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STEAM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整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STEAM教育都强调跨学科性,主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工程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文章尝试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对融入价值、融入可能性进行探讨。通过分析STEAM教育理念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并选择设计制作类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教学设计,以期能丰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式,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2.
夏萌  袁怡佳  陆佳亮  吕智国  邵凌翾 《教师》2024,(11):108-110
在新工科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物理化学课程面临着传统教学模式与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之间的矛盾。文章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物理化学教学,将前沿科技知识融入课程内容,并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表明,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自 STEAM 教育被提倡以来,因其突破传统单学科、重视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而被越来越多的国内教育机构所推广。STEAM 教育理念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思维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在中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中,在STEAM 教育理念下,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情景学习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对于STEAM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研究非常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STEAM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在全球受到广泛关注,发展STEAM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将STEAM活动的理念与Scratch少儿编程课程结合,选择"打地鼠"案例,并基于6E设计型学习模式从参与、探究、解释、工程、深化、评价六个方面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实验策略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试图突破传统物理力学实验教学的束缚,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素养.本文首先阐述STEAM教育理念的发展背景及其特征,然后对STEAM教育理念的本土化和学科化展开分析,并且以高中物理力学实验课程为案例研究将STEAM教育理念运用于我国高中物理力学实验课程中的可行性.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到高中物理力学实验课程教学中,能进一步丰富教师的实验教学策略,提升高中物理力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深入探讨STEAM教学法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有效性,研究主要侧重于课堂教学,通过设计和实施一系列基于STEAM教学法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进行全面评估。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教育调查和实践反思以及经验总结。研究发现,STEAM教学法能有效地整合各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容忽视的是这一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逻辑推理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还强调了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进行教师专业发展和确保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实现STEAM教学法在小学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和持续改进。综上所述,文章不仅为STEAM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也对如何有效地将这一教学模式融入小学课程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STEAM教育作为一种以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模式,对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合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趣味性、跨学科、技术性、合作性是STEAM教育的鲜明特点,教师可通过设计课程资源提高STEAM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本文将STAD型合作学习引入到STEAM教育课程设计中,旨在课程实施中,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进步即成功的意识,不断鼓舞学生取得进步。依据构建模型,以博弈数学课程为案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探索学习能力、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塑造了积极的人格和价值观。该模型是一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方法,就STEAM教育而言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教育努力在学科教学中融入STEAM教育思想,但我们的STEAM教育课程中的师生教学互动大多还停留在知识的传递上,还没完全把各学科融会贯通,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没有得到增强。本文先介绍了STEAM教育理念和艺术的关系,接着探讨了小学科学教育融合STEAM教育中的艺术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良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低、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从STEAM教育理念为指导,采用5E探究式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以九年级“智能风扇”章节内容为例,从学情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验证5E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和动手实践等能力,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2):153-154
新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新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指导方向,我们应充分培养学生聚焦问题、解决问题、延伸问题的能力,从而充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STEAM理念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在STEAM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针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课程设计改进方法,以期通过本文研究STEAM理念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借助于STEAM理念更好地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必要的信息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STEAM教育理念对信息技术课程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STEAM教育理念强调将信息技术与多学科进行融合教学,让学生形成整体性的学习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文章从STEAM教育理念概述入手,对STEAM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应用策略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解决传统编程课程中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梳理当前编程教育研究现状,引入STEAM教学理念。在借鉴ADDIE模型与项目学习模式并综合多种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面向逻辑能力培养的编程课程教学实施模型——元项目教学模型,并以Scratch教学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效率,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教学是融教学与研究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涉及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学习资源建设、实践教学组织和课程考核改革等方面。通过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学科研究思想、学术交流和创新思维能力,使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需求相互渗透,为学习者提供自主知识建构的学习支持服务,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14.
STEAM教育是跨学科整合的一种综合教育模式。该教学项目从不同的角度,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设计中,使学生在理解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体会艺术与科学的交叉融合,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生物学知识,也能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该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受到同行和学生的好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高校应打破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理念,构建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更新教师的教学思维和知识结构,从而推动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文章主要以高校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原则为出发点,来探究当今我国各大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融合创新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人格。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可以通过调整教学结构、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等途径真正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创造性学习"的内涵,明确了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意学课程群的背景、目标和课程设置内容。认为:构建"创造性学习"模式需要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主体性行为;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阶段,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重视师生和生生交流;建立立体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创造贴近生活的原创性作品。反思教学改革,为提高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创新人格提供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修复技术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学科,因其课程内容多、课时量少,所以无法充分体现其在环境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实际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类专业环境毒理学方向研究生的实际需求,重新制定教学大纲,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使其更适用于环境类研究生的实际需求。此外,在实验中引入案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在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9.
混合式教学作为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的结合,成为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对多位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高校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发现高校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时存在以下问题:线上课程资源有待加强,难以有效满足教学需求;高校网络环境不够通畅,尚未完全支持教学实施;学生学习理念有待转变,混合式教学投入度不高;不...  相似文献   

20.
A significant contention underpinning the commentary around STEM / STEAM is the evidence of discipline hierarchies, and inherent binary perspectives and/or biases that lend themselves to privileging one or more disciplines over another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context. The current focus on increasing engagement with STEM in Australian schools provides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how the creative and liberal arts, and arts‐bas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are being adopted to significantly enh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utcomes in and for STEM educ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design for a STEAM education programme evolves and is adopted in an Australian context. Tasmania represents one of the most vibrant creative communities in Australia.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one of the lowest levels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Entrenched teaching habits and disciplinary hierarchies often create significant barrier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EAM despite genuine goodwill and enthusiasm for STEAM among teachers and within school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despite the contrasting dynamics extant in the Tasmanian educational context, it is here that some of the nation’s most curious and exciting examples of STEAM teaching and learning have emerged. It offers an example of an innovative learning project and proposes the means by which these disciplinary strands have been effectively entw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