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舆论监督要讲求有效性,不能为了批评而批评、为了曝光而曝光。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促进被曝光个人和单位改进工作、纠正缺点和错误,有利于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笔者从台州日报近年来开展舆论监督的新闻实践,谈谈舆论监督的有效性问题。 一、配合中心工作,提高监督效果 党报的舆论监督必须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配合中心工作的舆论监督往往更容易解决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去年6月17日,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监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司法部、国家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通过媒体作用表达民意、反映民情,具有覆盖面广、影响面大的特点。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不怕上告,就怕见报”的说法,说明了媒体的公开曝光不仅对社会腐败具有惩治作用,而且对不良思想道德和行为也具有揭露、批评作用。但是,舆论监督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到监督的效果和媒体的形象。一、当前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1、监督过于随意。舆论监督是媒体的一种职业行为,媒体要对所发布的事实承担责任。但在实际运作中,对某种社会现象是否开展舆论监督,怎样开展舆论监督,基本上是由媒体或记者自主决定,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程序、把关比较严的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方面可能比较严谨;程序、把关松散的媒体,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就是运用新闻报道的形式,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的途径,对人们的不良言行进行监督,这就是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4.
一年结束,作为负有舆论监督之责的媒体,也需要对一年的舆论监督工作进行一次盘点。本年度的舆论监督曝光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这些都属于成绩;而尚未解决的问题,或尚未取得回应的曝光,就是舆论监督的欠账,应该在年终盘点时抓紧追讨。如果舆论监督者只是曝光,而不能跟踪监督,则监督的效果必然不佳。舆论监督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这是舆论监督的规  相似文献   

5.
善用舆论监督 推动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功能之一,主要是对不良倾向、不道德行为、不合理现象进行曝光,以引起大众的评论和社会的谴责。要把舆论监督工作做好,需出以公心,服务大局。珠海市利用舆论监督推动经济发展。将舆论监督的重点规定为以政府机关公务活动为主体的政务监督和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用批评报道来曝光存在的问题。用正面事例来启发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投资软环境的改善。这样的舆论监督。不是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而是着眼于效果,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有利于推动实际工作,真正是激浊扬清,起到了舆论监督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光 《视听纵横》2003,(5):119-119
我围现行的监督体系,包括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四大体系。运用新闻报道的形式,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的途径,对人们的不良言行,进行监督,这就是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7.
李霞 《新闻采编》2007,(2):40-40
新闻媒介实施的以公开曝光、公开批评为特征的新闻舆论监督,是防止腐败与落后阻力加大,推进各项进步事业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然而目前我们的新闻舆论监督现状却让人忧心,仅笔者所在运城广播电视台自开办新闻舆论监督栏目以来,每年都发生多起批评报道记者受到人身与精神伤害、新  相似文献   

8.
医生要消灭的是病菌,而不是病人;舆论监督亦如此。 作为基层党报的新闻工作者,对待新闻曝光更要慎之又慎。慎重,并不是说取消或减少舆论监督,而是指恰到好处地把握曝光的时机与分寸,也就是“曝光度”。新闻曝光的分寸,增一分则过,减一分则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是党报“内容为王”的主打品种,是党报公信力的具体体现。尤其是那些政治性强、采访扎实深入、能够揭示问题实质的舆论监督报道,会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引发受众和社会的热议,从而推动政府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但是,多年来,有的党报的舆论监督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刊发的舆论监督报道缺乏政治深度,有的报道纯粹是跟风炒作,引起社会和读者的反感。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认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性质是新闻监督。但笔者认为,它不仅是新闻监督,还是政治监督,是将违反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等给党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通过党报这个新闻媒体公开进行批评或曝光的一种监督形式。  相似文献   

10.
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如达不到纠正错误,解决问题的目的,就会有损媒体本身的社会形象和信誉。所以,舆论监督必须促进整改,维护群众利益,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本文提出新闻媒体实行有效舆论监督应注意的问题,并认为要使舆论监督达到实际效果,被曝光者要有闻过则喜的度量。  相似文献   

11.
陈江苹 《视听纵横》2002,(3):105-105
新闻批评是指新闻记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社会丑恶现象。目前新闻界在进行批评报道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已经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和倾向。记如何加强对自身角色的认识和把握,已经成为新闻批评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舆论监督,既要注意做好公开的批评报道,又要做好编写内参、处理信访问题等工作,使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这样,可以使舆论监督在注意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策略上有更大的机动空间和回旋余地,有利于把舆论监督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  相似文献   

13.
任远 《传媒》2000,(5):11-12
近年来,新闻舆论监督在我国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很多社会问题,群众深恶痛绝的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等问题,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起到了良好的震慑作用,舆论监督的威力得到社会的公认.媒体舆论监督环境的极大改善,是同党和政府的重视分不开的.党的十五大强调指出了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并且上升到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的新高度.同时,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中也指出:对消极腐败现象要进行批评和揭露,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4.
端正态度 提到舆论监督节目,人们往往把它与批评报道、曝光联系起来.的确,新闻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公开报道事实发表意见等新闻传播活动形成或影响社会舆论,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涉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务进行监察和督促.然而,在实施舆论监督中出现了失度、失衡、失范的情况,有时甚至不但没有达到化解矛盾,维护安定的作用,反而激化了矛盾.这是完全背离舆论监督宗旨的.  相似文献   

15.
“曝光”刍议苏理立“曝光”是舆论监督的有效方式“曝光”,或者说是问题报道、批评报道,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方式,在新闻传媒中,是不可或缺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媒,在弘扬先进思想、宣传先进典型、传播各种信息和知识的同时,需要利用这种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相似文献   

16.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主旋律报道的一种表现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舆论环境的改善,各级电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数量上呈现出加强的趋势。继中央电视台开办《焦点访谈》栏目以来,全国各地电视台舆论监督栏目已经遍地开花,推出的一大批社会影响很大的舆论监督报道,对社会上各种丑态和劣行进行了公开揭露批评,受到了群众欢迎。但如果认为新闻评论节目就是曝光、就是批评,那就不免有失偏颇了。正面题材也应是我们县级台电视节目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的效果,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最近某地检察院提出把法律监督和新闻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对媒介曝光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问题时,要主动联系、了解情况、及时查办,媒介也  相似文献   

18.
王金山(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支持新闻舆论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真诚地欢迎客观公正的舆论监督。希望新闻记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舆论监督,要敢于曝光阴暗面,勇于鞭挞假恶丑,对于那些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仇和(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报道对社会的各种丑态和劣行公开揭露,进行曝光,是深受百姓欢迎、社会效果强烈的一种新闻形式。在邪恶面前,敢讲真话,敢揭露实情,敢主持正义,这需要强烈的责任感与正义感,需要有勇气和锐气。但是,舆论监督又是一件担风险的事,一不小心,麻烦便惹上身,它常常弄得记者、编辑自己好尴尬,有的竟吃上了新闻官司。那么,如何避免新闻官司,把握好舆论监督的度,对一名新闻工作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传媒运用新闻报道的小形式,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的途径,对人们的不良言行进行监督。它是人民监督的一种媒体形式。舆论监督有其自身优势:辐射宽,影响大,干预强。“不怕你通报,就怕你见报”,就是人们对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形容。所谓:“言及乘舆,则天子动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就是舆论监督的力量。目前,对新闻传媒来说,舆论监督的现状如何?该采取什么对策加强舆论监督,提高舆论监督质量?的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