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现状及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重要的、独特的节目类型之一。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今日说法》(中央电视台)、《法治进行时》(北京电视台)、《拍案说法》(重庆电视台)等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名牌法制栏目、节目,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同时,其发展到今日,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面对荣誉和问题,电视法制节目该如何发展?在下面的这组文章中,本刊特约请专家、学者,电视法制节目负责人、制作人,就法制节目的发展历程、经验、教训、制约节目发展的因素以及未来拓展的空间等展开研讨,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2.
唐巍巍 《新闻窗》2014,(1):33-34
电视法制节目经过20余年的成长与发展,在当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影响和水平,成为近年来成长速度较快、质量稳步上升和品牌建设走在前列的一个重要的电视节目类型,呈现独特属性、特点和价值理念。各种收视率调查数据显示,电视法制节目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仅次于新闻节目,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而且观众对栏目的满意度都非常高,88.6%的受访者表示喜欢法制节目。  相似文献   

3.
吕艳  钟继红 《声屏世界》2005,(10):31-32
作为中国电视节目体系中特有的一枝奇葩,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制栏目,即1985年5月22日诞生的《法律与道德》开始,我国电视法制节目已经走过了二十个春秋。成为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品牌建设如火如荼的重要节目类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法制节目不断涌现.且纷纷扩版增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电视台全部开设了不同类型的法制栏目①。  相似文献   

4.
潘新庆 《记者摇篮》2005,(4):12-12,30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重要的独特的节目类型之一,经过20多年的成长和发展,现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影响和水平,成为近年来成长速度较快、质量稳步上升和品牌建设走在前列的一个重要的电视节目类型。  相似文献   

5.
谢文光 《记者摇篮》2006,(11):48-48
现阶段,电视栏目是电视节目最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电视荧屏上的电视栏目品类繁多,数量庞大,为广大电视观众提供了丰富的电视节目资源。众多的电视栏目,令观众目不暇接,观众只能有选择地进行收看。一个电视栏目,怎样才能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得到观众的青睐呢?品牌塑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上佳办法。要想搞好电视节目的品牌塑造,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锻造节目的优秀品质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之本,在于节目的质量。观众收看电视栏目,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观看节目内容。如果节目的内容具有优秀的品质,能够吸引观众,观众自然就爱看。如果栏目的…  相似文献   

6.
邓斌 《声屏世界》2006,(10):30-31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人与法》节目开办至今已经有9个年头了,9年的历练确立了它的品牌地位,在听众当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9年时间里,节目形态常变常新,我国各大媒体运作中的法制节目的主要节目形态都曾经历和正在经历。《人与法·空中神探》是其中一档寓教于案、寓法于案、寓乐于案,极具参与性、互动性的破案型法制节目。这档节目从2004年2月一经推出,就受到听众的喜爱。作为这档节目的责任编辑,在总结节目运作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之余,更多的是对节目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思考。新型的节目形态迎来收听率的飙升说到法制节目,听众很容易把其同…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法制节目在观众经常收看的电视节目类型中高居前列,仅次于新闻节目,而且一般观众对栏目的满意度都非常高,88.6%的受访者表示喜欢法制节目。  相似文献   

8.
在最近的20年来,法治问题越来越成为公众所关注的问题,法律知识在人民群众中越来越普及,相继而来的就是法制节目的出现,法制节目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节目,成为继娱乐节目后观众比较喜欢的一种节目类型,例如《法治进行时》、《拍案说法》等。可是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法制节目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找出目前我国法制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白晶 《记者摇篮》2009,(5):92-92
电视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出现,迅速成为继新闻、娱乐节目之后的第三大电视节目门类。从中央到地方,各个电视台纷纷推出法制节目,导致同类节目竞争激烈,节目定位重复率高,导致许多法制节目遭遇收视瓶颈。面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首先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从文化层次、专业与否、收视心理对法制节目受众进行细分,分析每一类型的受众的具体收视需求,以不同类型受众的不同收视心理和收视需求为出发点,策划、制作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法制节目。  相似文献   

10.
中央电视台全力打造的大型人物访谈节目《大家》,今年已经走过了第五个年头,作为一档能够体现主流价值观与国家电视台风范的高品质节目,《大家》栏目得到了观众和业界人士的高度认可和赞赏,成为精品栏目之一。它对嘉宾的选择及节目中个性化的呈现方式,它所开创的口述历史的电视手段,它从品牌节目到品牌活动的演化与融合,不仅使观众在关注知识巨匠们独特生命历程与人格魅力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法制频道——喧嚣后的沉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耘耕  周聘芬 《新闻界》2005,(5):31-32,40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中错综复杂矛盾的出现,人们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度,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度不断提高.作为传媒基本载体之一的电视与法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调查,法制节目在观众经常收看的电视节目类型中高居前列,仅次于新闻节目,而且一般观众对栏目的满意度都非常高,88.6%的受访者表示喜欢法制节目。  相似文献   

12.
徐红 《新闻前哨》2010,(8):44-45
我国电视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家电视台都在为创立高知名度、高收视率的节目而绞尽脑汁。在市场运作中,品牌的成功意味着市场的成功。节目品牌一旦确立,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就会通过观众的传递,迅速扩大节目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观众的信赖,并建立起忠诚度;其信誉和影响还可以从一个节目放大到一组节目,  相似文献   

13.
谈话节目在激烈的电视栏目竞争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品牌影响力。并且,谈话节目一旦主持人成熟了,节目形态稳定了,它的生命周期就会延长,社会认知度也会增长,不像一些娱乐节目那样容易被习惯“喜新厌旧”的观众所抛弃。谈话节目制作成本相对低廉,新闻性强,观众忠诚度高,因此它常被作为一个频道乃至一个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识。所以,谈话节目具有力量而且力量巨大。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谈话节目虽然力量巨大,但是并非每一档谈话节目都具备力量,国内近200 个谈话节目中能引起观众较高关注度的节目并不多,尤其是具有强大竞争力,能与娱乐类栏目相抗衡的谈话节目就更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视节目的增多,电视观众对于节目选择的权利范围越来越大。观众在长期看电视的情况下,已经无意识地产生了一种收视惯性,他喜欢一个节目,就会在同一个时间去收看它。从而使观众造成持续的关注度,品牌节目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荣斌 《声屏世界》2006,(4):45-46
一档法制栏目要想真正形成品牌,只有走个性制作、个性表达之路,用主持人的个性品牌来提升栏目的个性品牌。一个法制节目主持人要想真正在节目中彰显个性,形成品牌,核心在于是否具备关怀意识。法治关怀历史上凡是被称道的法律都是以对法律的终极关怀为基础的。“终极关怀”是人的关怀,离不开人的诉求。就法律而言,人们诉求的就是公理、正义和公平。“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他将形同虚设”。①这里的信仰就是对法所表现出的忠诚意识、巨大的信任和高度责任,它包含着社会对法的理性推崇,寄托着现代公民对法律的终极关怀。法制节目不论是普及法律…  相似文献   

16.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节目体系中最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据统计,目前经广电总局批准开办的电视法制频道共有9套,广播电视法制栏目超过200个.特别是已经形成了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名牌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等.近年来的各种收视率调查数据都表明,电视法制节目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优秀法制节目的收视率更是经常雄踞同一时段节目收视率榜首.  相似文献   

17.
电视媒体品牌化经营包括品牌定位、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 在练好内功,策划并制作出观众喜爱节目的同时,首先要针对受众进行节目品牌推广、品牌影响力的营销,让观众参与节目,收看节目,极大地提升节目的社会效益,使节目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同时针对广告主进行注意力营销,以便更好地提升节目的经济价值,为节目发展和生存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电视法制节目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繁荣于世纪之交,现已成为中国观众最为熟悉与欢迎的节目类型之一。电视法制节目为什么在近几年成为广大观众持续关注的热点?电视法制节目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哪里?电视法制节目创作与制作中应当注意和处理好哪些关系?这是亟需我们探讨的命题。 一、电视法制节目持续走红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频道品牌是指频道名称、节目标识、节目风格和特色、节目宗旨、节目声誉、节目包装、节目结构、观众认同等有形无形因素的总和。媒体经营靠品牌,靠树立媒体形象。①  相似文献   

20.
翟延峰 《青年记者》2007,(20):45-46
《文涛拍案》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一档法制节目。在节目中,凤凰名嘴窦文涛以亲民的视野、新颖的说书人风格为观众演说号称"大案、要案、奇案、公案"的社会传奇,将一个法制节目办成了一个说书场。节目在形式上综合运用各种影视手段起承转合,丰富了情境,强化了感染力,被称为"新派电视评书体"。可以说,这档有点"另类"的节目有很多值得内地传媒机构和电视工作者借鉴的个性和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