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特约专稿     
《青年记者》2012,(13):27
新闻媒体正在变成关系媒体?传播关系和关系传播有什么关系?新媒体对人类关系有什么影响?请看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刘宏在《新闻传播对人类关系的影响》中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赵新利 《青年记者》2009,(19):15-17
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与中日关系走向密不可分。日本媒体一贯对中国保持极高的关注度,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3.
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与中日关系走向密不可分。日本媒体一贯对中国保持极高的关注度,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亚洲大国的关系究竟如何 ,不仅历来为世人所瞩目 ,而且也为学者所重视 ,尽管两国政府在公开场合或外交场合都强调友好是主流 ,但实际上目前仍处于比较艰难的阶段。而日本媒体的舆论导向又为中日关系起到哪些作用 ?著名日本问题专家、新加坡学者卓南生教授 ,围绕以上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下面是卓氏在北京大学一个公开演讲会的发言 ,读来饶有趣味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受众踊跃参与媒体发起的各种讨论。人们借助媒体搭建的社会公共话语平台,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纷纷在大众传媒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经常参与媒体讨论、发表看法的都是怎样的一群人?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参与节目、发表看法?他们对媒体搭建的社会公共话语平台有什么期待?  相似文献   

6.
正品牌是什么?从实质上讲,品牌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还代表了对顾客长期利益的承诺。为什么要突出地方媒体的品牌?因为地方媒体总体上属于"弱势群体",它的品牌建立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有符合自身定位的要求。本文就此对地方媒体的品牌进行粗浅的探讨。一、地方媒体为什么要提品牌再造上面的问题其实是想引起看官的思考——媒体跟品牌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地方媒体尤其要注重品牌的塑造?原因只有一个:自身的生存发展受  相似文献   

7.
张洪忠  沈菲  李昊  贾全鑫 《新闻界》2020,(4):48-56,5
有认识的人或者同一区域的人患有新冠肺炎,是否会更加相信疫情谣言?使用什么渠道会影响对谣言的信任度?本研究探讨新冠疫情中的接近性、传播渠道与谣言信任度之间的关系,在网络平台采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五座城市有效样本813人份。建立中介模型研究发现:疫情接近性对谣言信任度没有直接效应,只有通过人际传播才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通过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的间接效应则不成立;同时,新闻媒体使用与疫情谣言信任度呈负相关关系,人际传播、社交媒体使用与疫情谣言信任度呈正相关关系;学历、年龄与疫情谣言信任度均是显著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徐明 《国际新闻界》2012,(1):120-121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访华行程匆匆落下帷幕,201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大幕即将开启。如何评价中日关系四十年的变与不变?如何看待后小泉时代的中日关系与舆论走向?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特地于2011年12月31日邀请中日关系史学会名誉会长吴学文和新加坡旅华学者、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卓南生,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对谈。  相似文献   

9.
和则双赢,斗则我伤:正确处理政府与媒体的关系 <青年记者>:您和媒体打交道多年,在您看来,当前政府部门与媒体问的关系有哪些新变化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简单化地对待媒体和记者,是媒体盲和政治上不成熟的典型表现。在西方,媒体和政府的关系被看做是情人关系。媒体和政治权力好像是矛盾的‘情人’关系,既无法和对方完全正常地生活在一起,又离不开对方。在国内,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是怎样处理与媒体和记者的关系的?虽然不好用西方的观点来简单概括,但是,有两种关系是非常富有代表性的,一种是情人关系,另一种是敌人关系。  相似文献   

11.
日本首相安倍访华,中日关系出现了"破冰"良机,双方媒体的进一步沟通与交流成为实现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大目标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分析两国迥异的价值取向和新闻媒体对信息的差异性解读,进一步思考媒体双向交流机制的构建与实现.  相似文献   

12.
郭明全 《今传媒》2007,(11):77-78
媒体对企业而言,是个很特殊的角色,是企业外部关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关系. 我问过一些企业如何与媒体相处,大都说不清.有的说我们每年花很多钱在媒体上做广告,媒体和我们关系很好,他们都听我们的;有的说我们不需要做广告,不和媒体打交道,也不考虑如何与媒体相处;如此等等,答案都很幼稚.还记得央视广告标王"秦池"酒是怎样被《经济参考报》文章《滚滚川酒入秦池》拉下马的吗?还记得一向躲避媒体的德隆系唐氏兄弟是如何倒台的吗?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财经媒体的迅速崛起成为传媒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它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且融入全球经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高速发展的财经媒体,给中国媒介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财经媒体应把握什么样的报道方向?本文或许能给人们一点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一直是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近年来新兴媒体中的典型代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实践中应当形成何种关系模式?本文通过梳理学术界有关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关系相关研究的演进脉络,并以伦敦奥运会期间媒体实践为例,阐释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共生与竞合"的关系模式及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财经媒体的迅速崛起成为传媒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它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且融入全球经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高速发展的财经媒体,给中国媒介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财经媒体应把握什么样的报道方向?本文或许能给人们一点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财经媒体的迅速崛起成为传媒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它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且融入全球经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高速发展的财经媒体,给中国媒介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财经媒体应把握什么样的报道方向?本文或许能给人们一点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灾难是媒体的热点,相比较而言,防灾减灾是新闻的冷点.媒体应该报道哪些防灾减灾新闻?如何处理与防灾减灾组织的关系?在防灾减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美国媒体有一套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媒体对政府的支持和监督、政府对媒体的控制及影响二者关系的核心因素等方面.对中美媒体与政府关系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媒体与政府关系模式图,揭示了媒体和政府关系的多变性、相对性及辩证性。  相似文献   

19.
从自媒体发展开始,新闻自由即是新闻活动的表现形式与空间,而媒体责任是新闻自由的新闻媒体赋予新闻自由的一种义务,因此,媒体责任与新闻自由不仅是新闻媒体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么他们之间终究有什么关联呢?笔者针对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情况,窥探新闻自由背后的媒体责任,以此抛砖引玉,能够得到对新闻自由背后的媒体责任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使新闻媒介的媒体自由与媒体责任得到更好的衔接,推动媒体我国新闻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必读性是衡量媒体与读者关系的指标,也是媒体运作是否成功的标志,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媒体,无人问津又何能谈得上引导人、净化人、教育人、鼓舞人?这自然无法让媒体实现它的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