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献信息服务在知识创新中求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文献信息服务与知识创新、知识经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文献信息服务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它在知识创新中如何求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李风 《新闻实践》2014,(12):57-58
宁波晚报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稳步拓展互联网用户,以面向移动终端为主攻方向,以注重用户体验为手段,通过交互式传播,增强产品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媒体影响力、舆论引导力,挖掘品牌价值,促进了转型升级,形成了自身特色。一、拓展用户,重视终端,打造宁波晚报"双百万读者"自2011年宁波晚报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伊始,即以移动传播为主,重点拓展移动终端,进一步延伸、扩大了宁波晚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和新型社交网络广泛应用,相对于传统意义下的三网融合,进入了以网络、业务和终端融合的新三网融合时代。中国电影营销将基于新三网融合时代,在融合视听新媒体的同时,把握影视市场,找准营销方向;推广前期的宣传,做好整体的营销策略;丰富营销方式,双方互利共赢;收集信息,及时反馈,从而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孙健 《军事记者》2010,(11):10-11
在全媒体时代,"台网融合"提升了广播的网上影响力。它不仅使广播新闻报道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开创了广播新的传播模式。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的主要部门,我们会积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推动军事广播事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莉 《编辑之友》2011,(5):66-68
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自2004年进军媒介领域,引领了资讯传播的新时尚,被人们喻为"第五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出版形式,手机出版掀起了报业数字化之路的第二次浪潮。手机报具有携带方便、读取自由、及时可靠、亲近传播等特点。截至2010年,全国各类报纸整体推出手机报近2000种,手机报的用户数量直线攀升,而我国于2010年7月提出的"三网融合"方案的预热与推进,对于手机报而言,  相似文献   

6.
赵平 《新闻前哨》2020,(3):15-1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四力",既是构成本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本领能力的方法路径。当今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强化"四力"建设,壮大主流声音,是地市级党报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时代使命。2019年1月,鄂州市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作出了整合鄂州日报社、鄂州广播电视台,组建鄂州市融媒体中心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7.
赵巍 《今传媒》2010,(7):103-104
WEB2.0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以往电视台惯用的单向传输模式,"下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青睐,国外大量优秀电视节目通过网络走入了中国观众的视野。在这批电视节目中,最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信息环境、科研模式以及用户信息需求与行为的变化,作为传承知识使命、促进科技创新的图书馆正在经历重大转型与变革: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正在从以印本文献到以数字网络资源过渡,服务模式正在从用户到馆到融入一线、嵌入过程转变,服务场所正在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迁移,服务机制正在从以不变应万变(just in case)到因应而变(just intime),服务范式正在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转型。这是图书馆有史以来正在经历的一种关乎图书馆前途命运的严峻挑战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数字网络环境正从Webl.0推向Web2.0,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也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推进,信息生产与呈现的方式、用户信息需求和获取方式的变革给信息组织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向网络环境的“信息组织”、“知识组织”已经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中研究最为活跃、成果最为显著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0.
回顾新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 ,感到档案工作涉及的范围愈来愈广 ,已非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所能概括了的。在多元化社会发展形态下 ,形成档案的主体可以是多方面的 ,记录档案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档案部门提供利用档案的方式会是多种形式 ,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将是全方位的。这些特点对档案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呼唤档案工作者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客观分析“档案”这个事务 ,它与社会同步发展 ,但是 ,它的形成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其凭证、参考作用往往是在事件完结后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档案容…  相似文献   

11.
李红 《声屏世界》2016,(2):32-33
“互联网+”模式运用在播音主持领域,突破了以往电视主播只能通过所在媒体的音频、视频单一平台展现自己的局限性。“互联网+主持人”的模式开放、平等、互动,主持人通过网络、移动电视等多媒体平台,线上线下与受众展开交流,可以全方位展示自己。因此,“互联网+”为主持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覆盖面更广,内容更加丰富,相应地,它对主持人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媒介融合背景下,“互联网+主持人”的发展思路应该怎样体现?  相似文献   

12.
郭伟 《新闻世界》2009,(5):152-152
组建仅仅一年,从只“储”到“贷”,相继推出“好借好还”小额信用贷款、个人商务贷款和银团贷款等业务类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肥市分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合肥分行”)——这个合肥银行业的“新兵”,在创新服务中迅速发展,在提升服务中得到认同。其中,“好借好还”小额信用贷款从去年4月29日邮储银行合肥分行成立以来,日前已累计发放贷款1.27亿元。一年来,该行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被合肥市政府授予“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二等奖”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何旭 《新闻战线》2015,(7):71-73
从宏观上来说,互联网上的信息流动具有无限性,信息的核裂变传播,让信息以各自的集群,形成诸如世界各地一个个村落式的“边界”;从微观而言,互联网的技术运用、地域影响、产品经营随着竞争发展产生各自的“市场”式的“边界”。虽然有些“边界”比较清晰,有些“边界”比较模糊,但是不同的行业、产业、企业,受互联网的冲击和影响各不相同,其辐射和覆盖的领域和“边界”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姚军 《新闻战线》2020,(3):40-42
"守正创新"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不变与变的辩证规律。守正是基础、是前提、是保障,解决的是去哪里的问题。创新是动力、是能力、是守正的实现路径,解决的是怎么去的问题。作为全国新闻战线一支重要方面军,行业报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精髓,在"不变与变"中找准新的平衡点,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融合时代的中国电视史研究应当兼具历史意识和当代意识,以此保持观察力与责任感。本文主张一种作为电视史研究思路的“融合想象”,并由此提出“作为一种知识系统的兴起”、“作为一种实体机构的成立”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普及”3个电视史研究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16.
张霆 《声屏世界》2014,(4):22-24
在我国现阶段,电视媒体既是意识形态宣传平台,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还是产业经营主体。这就要求其节目办播必须兼顾意识形态、公共责任和媒体经济利益等多重诉求之间的平衡,讲求"积极向上"与"喜闻乐见"的统一,以此来保证自身的健康、合理、可持续发展。只有充分认识并做到这一点,才能使节目创新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推动我国电视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省周口广播电视台"乡村服务社"栏目从2010年6月开播,至今已历时三年多,栏目立足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服务、改革、创新、发展之路,创立了媒体与公司共同经营的"栏目+公司"式的电视产业链模式。如今,"乡村服务社"不仅成为广大农民朋友最喜爱看的栏目,也逐渐成为同行业中的一个知名品牌,并作为"周口模式"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电视台推广,"乡村服务社"的成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在8月23日召开的"下一代网络融合与发展中国峰会(CNCS)"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也兴致勃勃地前来参与探讨"下一代网络的融合与发展"。她说:"所谓三网融合,就是在一个网上提供三个网的业务,在一个网上融合话音、音视频、数据等多种业务(Triple play)。实现三网融合要建立在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上,这是必须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9.
创新传播、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传统主流媒体在新时期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一项“转基因工程”。做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党报集团更是应该在这场深刻的传媒大变革中勇毅笃行、不负使命,在推动融合发展中争创一流、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范围内的新媒体快速壮大、传统媒体不断转型升级,呼唤我们科学弥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缝隙",加速二者的融合以提升传统媒体自身的多元传播力。主动拥抱新技术、在交互与即时传播中介入内容生成,对于融合战略中的新旧媒体而言,无疑都是极其重要的任务。媒体融合是一个大工程,可以开阔思路、拓展空间,但融合本身永远不是目的,它只是手段、路径和方法,融合的最终目的不是消灭媒体差异,消泯个性,实现"传媒大同",而是顺应世界媒体变革大潮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