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大量的流行俗语,这些俗语大都源于热门事件,其语义理据多是内外一致性,其结构理据大都是对原来语模的沿用或改用。流行俗语的语义和结构会在模因机制的表达和传输阶段发生变化,传播节点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越大,传播速度越快,传播平台转变越大,其理据变化也就越大。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的流行俗语规范应该针对不同平台、不同传播节点、不同传播频率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2.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织就起全新的传播环境。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主体的传统媒体日益被新媒体所取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之间具有的耦合性,使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新的机遇。在传播途径更为多样;传播手段更为灵活;传播内容更为丰富的情况下,高校掌握运用技术的不到位、不充分;新媒体自身存在的弊端以及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恶意渗透都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产生了消极影响。只有立足高校,分析现状问题,制定计划并提出对策,才能促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更好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王琰 《新闻知识》2012,(12):55-56,95
新媒体在与传统媒体的不断冲突与融合中,为广告主进行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媒体环境。在这种崭新的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策略应当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变化。本文将从广告传播策略的产生背景出发,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策略的具体表现和问题所在,最终将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策略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处于新媒体时代,各种互联网新平台层出不穷,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多元性等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进行公益宣传的方式,新媒体的存在提高了企业微公益的宣传力度。本文通过了解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微公益话题对企业的价值,阐述了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微公益话题传播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加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微公益话题传播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等传播新渠道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传播环境得到建构并逐步被大众接受,而传统媒体的传播环境却因此遭到挤压。地方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成为其探索新型发展之路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做好精准化传播、做强本地化视角、做多传播"接触点"和做宽传播互动渠道四方面论述了当前"区域广播传播"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2008美国大选中,新媒体延展了信息向度和扇面,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新媒体颠覆了传统主导的广告方式,成为候选人话语力量的增效器;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议程设置",规避了由媒体施加给受众的"伪环境";新媒体创造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政治游戏,激发了美国年轻一代巨大的政治热情.新闻传播史和美国政治史的研究者将会记录这一政治传播生态中的媒体革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广告产业也发生了巨大转型,借助新媒体平台短而精、传播快捷、受众多样化等特性,广告传播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新媒体的发展对广告传播的影响"的探究上,采用理论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详细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告传播领域的变化,并提出了一些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优化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广告产业的创新发展给出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一、什么是"新媒体"?媒体是一个不断演化、具有很强自适应能力的传媒集群。因而,"新媒体"是一个有时间维度的概念,在人类传播史上,不同的发展阶段就有不同的"新媒体"出现。我们平时常说的"新媒体"实际上是指网络传播时代的新媒体,即"网络新媒体"。"新媒体"是有明确的界定的,它应具有与以往媒体相区隔的独特的传播特征。比如说,交互性就是"网络新媒体"最重要、最富特色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在极大延伸人传播能力的同时,也对责任的延伸提出更高要求,新媒体环境中更大能力与更大责任的平衡,是构建一个更为强大且更为有序新媒体环境的基本前提.本文将围绕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能力与责任的延伸关系,从其异变的呈现、不平衡性问题展开讨论,并最终落笔于新媒体时代媒介责任:关于平衡延伸能力与责任建议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韦眼 《新闻前哨》2022,(14):67-68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化传播成为主导方式,重构文化传播形态。随着文化类节目《国家宝藏》等进入用户视野,增强文物传承与传播的关注。新媒体环境下,探析文物传播现状及传播新形态对文物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进行艺术推广和传播,也成为一个颇有价值的话题。本文以此为关注点,结合相关文献,通过对51空中艺术馆这一具体案例在运行方式、创新性、不足等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在新媒体背景下艺术传播的形式、可能性与策略,并据此提出对该领域现状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潘源 《新闻世界》2014,(3):145-146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品牌传播模式带来了诸多挑战。企业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利用新媒体对自身品牌进行传播尤为重要。而企业要想使品牌传播达到目的,就必须通过整合新媒体的方式来开展品牌传播,以提高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申雪凤  季雅丽 《传媒》2018,(13):73-75
城市是一个多元的综合体,城市形象的构建与传播是政府、媒体、团体组织和每个公民都应该关注和参与的.在媒体环境日趋变化,网络数字媒体日益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情况下,城市形象传播开始借助新媒体出现新的转向.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的新变化,寻求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营销整合传播之策.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品牌传播模式带来了诸多挑战。企业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利用新媒体对自身品牌进行传播尤为重要。而企业要想使品牌传播达到目的,就必须通过整合新媒体的方式来开展品牌传播,以提高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曹蔚 《青年记者》2015,(5):62-63
新媒体语境下"碎片化"的受众受众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划分。受众的所指也是不断变化的,受众群的个体间存在差异性与多样性。由于受众具有流动性、广泛性、隔离性和匿名性的特征,其需求也是难以界定的。同时,受众在大众传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播呈现出双向性,对于信息的选择也是由受众心理所决定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碎片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受众"碎片化"  相似文献   

16.
赵新利 《青年记者》2016,(10):89-91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以网络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体现出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舆论由精英阶层引导,主要影响对象也主要分布在精英阶层中.新媒体环境极大促进了草根文化和感性思维的扩大化传播,卖萌传播层出不穷.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表现出较强的“草根特性”,感性色彩较强.日本政党、政客和政府在政治传播中,对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感性逻辑有深刻的理解,在政治传播中注重通过新媒体和卖萌方式开展传播.其中一些卖萌宣传手法对我国的政治传播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为高校更有效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新的契机,但是新媒体的出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环境更为复杂,为了实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我们必须了解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与方式,提升大众的媒介素养,不断完善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监督与管理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模式。本文借助于"混沌"理论尝试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新型的电视传播模式,提出"细分受众、实时传播、主持引导、内外互动"的电视传播新模式——"混沌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指的是运用数字设备、高新技术达成信息传播目标的新媒介,具有模拟性、超文本、数据性等特征,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与方式.新闻传播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中有所改变,重构传播格局,优化媒介生态,新闻不再是特定时段、特定版面、特定电视频道的专属性内容,在微博、抖音、微信等新媒体环境中均可浏览、传播、制作新闻.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助...  相似文献   

20.
正一、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推广的重要性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电视消亡论此起彼伏,新媒体到底给电视带来了什么?美国学者伊莱休·卡茨做出以下判断:"新型媒体的兴起使电视对家庭和社群的整合作用消失,受众群体的碎片化使电视特定的传播模式正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社交媒体将重塑电视。"①新媒体于电视而言不是替代,而是对电视以往的中心化传播模式造成了冲击,从受众、内容生产到传播模式,电视的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对电视的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