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涛 《声屏世界》2014,(10):50-51
<正>时政类电视新闻节目早已有"本台评论""编后话"等评论模式,这些评论一般由节目编辑负责撰写,由新闻主播进行播报。随着引入评论员元素,时政类电视新闻节目开始体现出更加鲜明的"本台立场",彰显观点导向。2011年1月1日,大连广播电视台全新改版的《大连新闻》推出了评论员连线环节"编辑快评",并实现日常化播出。截至2013年1月1日,"编辑快评"已播发新闻评论400余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格局也受到冲击,许多新闻栏目纷纷做出了相应的改版举措,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的改版为例,探析在新媒体冲击下,电视新闻节目如何运用节目形态学的理念做出调整,以不断满足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在前有民生新闻的"冲击",后有网络媒体的"围追"的情况下,电视新闻专题陷入低谷,收视率的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各地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陆续停办或者改版成其他形式的节目,目前全国各省级卫视保留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已屈指可数。电视新闻专题如何看待自己,找准症结,如何在应对新媒体挑战,冲出重围中重塑品牌,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困境及劣势一、速度不快。新闻的生命力在"新"与"快",为了吸引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节目的时间有限性与信源提供相对无限性之间形成一种供需矛盾,将电影蒙太奇理念应用到电视新闻编辑中可作为缓解这一矛盾的尝试,通过对《60分钟》和改版后《新闻联播》联播快讯版块的分析,将新闻编辑从"聚合"阶段推进到"融合"阶段,并对蒙太奇理念应用到电视新闻编辑中的可行性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后,随着中央电视台新闻杂志节目《东方时空》的开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开始为业内人士所关注,《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的陆续出台以及午间新闻、新闻联播、晚间新闻的改革、改版,更使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成为人们争相使用的体裁。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如何搞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宛都播报》创办于2001年10月,是南阳市第一个以城区报道为主的电视新闻节目,是第一个以平民百姓为报道主体的电视新闻节目,是较早尝试"说"新闻的电视新闻节目,是迄今为止南阳市唯一获得全省优秀栏目评比一等奖的电视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7.
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流行带动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本文以《成视新闻》与《零距离》为例说明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表现为:硬新闻软化、软新闻浅表化;视觉效果丰富化;听觉效果戏剧化等方面。电视新闻从业者应正确对待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使之正确地为新闻服务。  相似文献   

8.
李茂华 《报刊之友》2014,(11):131-132
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流行带动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本文以《成视新闻》与《零距离》为例说明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表现为:硬新闻软化、软新闻浅表化;视觉效果丰富化;听觉效果戏剧化等方面。电视新闻从业者应正确对待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使之正确地为新闻服务。  相似文献   

9.
《记者摇篮》2010,(2):F0003-F0003
2009年丹东电视台按照“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优质化”的总体思路,对全台节目进行改版,新闻综合频道推出一小时电视新闻杂志《第一传媒》节目。在栏目个性定位为:百姓视角,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受众的需求以及信息时代媒体对于新闻评论的重视,2008年3月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TV透》在厦门电视台应运而生,它成了厦门首个开放式的电视新闻访谈类栏目。但近些年来,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成为最广泛的谈话类节目,观众收视出现疲软趋势。《TV透》栏目组意识到,只有不断提升节目品质,引入新鲜元素,大胆创新,才能重燃观众的激情。2013年3月4日,改版后的《TV透》栏目亮相于厦门电视台的晚间黄金时段。  相似文献   

11.
央视新闻中心在这个庞大的电视台中是重中之重。《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多档节目不单只是一档普通的电视新闻节目,它们还代表着某种导向。而在各地卫视崛起,网络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央视也必须选择改版。新闻中心的改版与改革又成为了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0月,央视经济频道的《第1时间》、东方卫视的《看东方》、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几乎同时火爆推出,立即激起业内专家和电视观众的好评。笔者试着从普通观众的视角,以上述三个栏目为参照,解析当前电视新闻栏目的版块化、品牌化运作模式和发展走势。 一、收视印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第1时间》、《看东方》和《1860新闻眼》这三个栏目均可定义为“大型新闻版块”或曰“电视新闻杂志”。它们具备共同的“大型”、“杂志”特征:节目时间长;细分为一组小栏目;由多个主持人串联。这三档节目的强势推出,可以看出当前电视新闻改版的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评论,是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体裁。在广播电视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分析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创新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以福建电视台改版后的《新闻启示录》为例,结合当下媒体的环境和受众的需求,对提升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提出了四点见解:一、重视节目选题的策划;二、深入挖掘新闻事实;三、注重动漫元素在节目中的应用;四、强化节目评论的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4.
节目是电视台的根本,新闻则是电视媒体的最基本特征.按照建设国际一流媒体的发展战略,中央电视台于近期加大改革力度,用国际化的标准推进节目创新以加强三个着力点的建设:一是新闻立台,二是强调频道的专业化,三是打造"品牌栏目".自2009年7月刮起改版风暴,到8月中旬为止,改版涉及了一套、新闻频道、二套、三套和四套,200多名主持人的一岗位面临调整.为响应央视的"品牌战略",新闻频道此次改版的目的是强化直播、调整节目编排、转变文风、创新新闻表达方式、增加信息含量、提高新闻质量,引起了最为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丹东电视台按照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优质化的总体思路,对全台节目进行改版,新闻综合频道推出一小时电视新闻杂志《第一传媒》节目。其栏目个性定位为:百姓视角,民生情怀,新闻热点点,资讯宽  相似文献   

16.
鲁艳敏 《传媒》2020,(2):24-27
近年来,江苏广电总台围绕提升整体传播力和复合影响力,在全面探索的基础上重点突破,推动媒体融合、节目创新不断向纵深发展。2020年1月1日,《江苏新时空》和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改版后全新上线,改版后的各档节目进一步发挥了全媒体新闻演播室的特点,放大了电视新闻的内容优势;借鉴国外先进的节目形态,全面提档升级,强化评说功能,增强节目的舆论引导力;增加电视观众及网络用户的互动环节,改变了传统电视单向传播的格局,以适应新闻态、直播态、互动态的多样式业务需求,提升新闻节目的互动性、鲜活性、可看性。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卜宇表示,此次改版是江苏广电力度最大的一次改版,对《江苏新时空》《新闻眼》以及江苏公共·新闻频道上的各个新闻栏目大到整体包装、版面设计、播报方式,小到字幕、角标、配音、主持人着装等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版,改版总体方向为“把正方向不走偏,提升品质不走低,强化创新不僵化,追求极致不打折”。  相似文献   

17.
朱玲 《新闻记者》2012,(3):67-71
娱乐化浪潮下,许多电视台以电视剧、综艺节目比拼收视率和广告份额的运营模式及竞争格局,曾一度使广电业经历一番混战。随着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和广电总局"限娱令"的推出,"新闻立台"的概念再度被追捧。面对新的竞争环境,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发展?本文试从政策面和市场面对制约电视新闻节目的因素进行梳理解析,并从传媒运营战略、节目创新模式等角度思考电视新闻媒体突破困局、进一步发展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分为早间、午间和晚间三个播出时段,从这三个时段的收视时间、收视人群、收视状态和收视需求四个方面解读,分析三个时段的新闻播出内容及居民的需求特点,结合居民的生活为以后安排新闻内容提供支撑。材料早间新闻,如:《新闻30分》《财经新闻》;午间新闻,如:《今日说法》《新闻30分》;晚间新闻,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早间新闻被誉为居民生活的营养早餐;午间新闻又是人们中午休息时段可观赏的节目,被誉为居民生活的"午间快餐";尽管已经开通了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和午间电视新闻节目,但是相对需求来说还是不足的,居民这个时间段正处于上班时间,开机率较低,因此晚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形式、品质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也即由叙事、新闻、题材、视听等元素构成的电视新闻节目设计模版."①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怎么样,直接关系到观众接受度,关系到收视率.最近,绍兴市柯桥区广播电视总台的电视新闻节目《柯桥区新闻》和《民生360°》收视率节节攀升,原因就在于节目形态越来越受到观众喜爱.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要强化受众本位意识,内容和形式中真正体现"三贴近",不断根据观众的需求调整、改进、优化节目形态,在创新求异中提升节目品位.  相似文献   

20.
彭文  武鹏 《东南传播》2012,(9):157-158
在"限娱令"背景下诞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公开课》在开播时受到广泛关注但最终以停播遗憾收尾,折射出当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困境。本文从分析《新闻公开课》停播原因出发,探讨在广电调控政策之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该如何抓住改革的契机,面对问题积极调整。停播也许不是结束,而是又一次重新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