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世友 《新闻窗》2012,(3):75-76
电视民生新闻及其特点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现象迅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民众生活中的问题,反映民众日常生活现状,深受民众的喜爱。电视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目前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高飞 《记者摇篮》2006,(6):37-37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主要关注普通老百姓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它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以笔者之见,所谓电视民生新闻是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  相似文献   

3.
从"好看"到"有用",从"小民生"到"大民生",从"市井新闻"到"公共新闻",电视民生新闻经历了长足发展的二十年,确定了"内容为王"的制作理念,然而电视有声画一体、形象生动、冲击力强、传播内容丰富的特点,作为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应当充分利用电视的特点在视觉听觉上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传播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4.
目前关于民生新闻的定义争议很大,学界迄今尚无一个明确的定义。吕焕斌在《民生视角本色表达》一文中认为:"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动电视与观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民生,民声     
李让 《记者摇篮》2006,(6):33-33
所谓“民生新闻”,是指以广义的社会新闻为自身定位,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相伴生的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电视评论方式,主要通过主持人对新闻的点评表达媒体的观点,评论与新闻紧密结合,形式短小精悍,甚至出现了一句话的评论。  相似文献   

6.
姚娟 《新闻知识》2013,(2):23-24
"后民生新闻时代"、"公共新闻"、"大民生新闻"三个概念,是与电视民生新闻相关的三个关键词。"后民生新闻时代"似乎在宣告电视民生新闻的终结,"公共新闻"、"大民生新闻"则指出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之路。无论电视民生新闻的前景如何,其民本取向的精神内核不能丢失。  相似文献   

7.
马凤雷 《视听界》2013,(2):85-86
有人认为,电视民生新闻自诞生以来,一直与群众和生活贴得很近,没有必要“走转改”,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不可否认,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是民生,因为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实际,被群众喜闻乐见。自从电视民生新闻诞生之日起,它就在践行“走转改”的新闻理念。民生新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声、民心、民情、民意,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8.
究竟什么是民生新闻?主要观点有: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老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主要是以群众为中心,展现的都是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主持人作为新闻节目的形象代表,自然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与风格由于其节目特性,与传统时政新闻节目有所区别。本文着重分析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提出了一些关于培养好的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提高民生新闻质量之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贵平 《新闻前哨》2005,(12):40-41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的同时,警惕新闻的“庸俗化”倾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突出个性化,规避同质化。 电视民生新闻的同质化主要反映在不同地区的节目类型相似、缺乏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内涵;节目构成、主持风格、采编播手段、节目包装以至节目内容上都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11.
电视民生新闻是以电视为载体,用民生的视角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态,报道发生在普通百姓身边的人和事。如果以《南京零距离》为起点,电视民生新闻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六年来,作为城市电视媒体具有核心竞争力新闻形态,电视民生新闻占有电视自制节目的无限风光,它以本土化的新闻内容和亲民化的传播理念,以及互动化的传播手段获得了社会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
试谈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走热,成为电视新闻业界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那么,什么是电视民生新闻呢?正如“新闻”定义的众说纷纭一样,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公认的权威定义。但是,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要素,还是形成了其基本的共识,比如电视民生新闻叙述的角度、叙述的方式,电视民生新闻关注的内容等。本文试从这几方面着手,并结合电视民生新闻应注意的问题,对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一、平民的视角,平易的叙述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以传者为中心的。长久以来,媒体的镜头大都存在两种倾向:—是“仰视”,节目“官气”太重,给人一种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之感,  相似文献   

13.
陈淼 《新闻实践》2005,(7):57-57
这两年,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很多民生新闻栏目都创造了收视奇迹。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值得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去关注和解决。一、民生新闻要通俗,不能“媚俗”民生新闻要通俗而不能“媚俗”,就要切实把好二者的度。有些民生新闻内容琐碎,形式流俗,缺乏对新闻主题的深度开掘;有的甚至打着民生新闻的招牌,挖空心思地变相传播一些低级趣味的内容,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在形式化和庸俗化的路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的冲击,针对这种情形我国不断加大对传统媒体改革的倡导,使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优势助力下获得更好发展,并更好地发挥社会职能。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观众信任,特别是民生节目为群众提供了更可靠的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信息。但是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结构,新媒体的信息获取更便捷、更及时,使电视民生节目难以满足群众的信息获取需求。针对这种情况传统媒体需要尝试与新媒体融合,加强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的创新,提升人们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关注。本文主要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内容进行分析,明确电视民生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当前民生新闻编辑现状,并探究融媒体下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主要是指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的关联.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融媒体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给电视民生新闻带来挑战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在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要抓住这一机遇,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上进行突破创新,实现和融媒体技术的良好融合,进而使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 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6.
周珂 《新闻界》2013,(5):39-43
电视民生新闻走过了第一个十年,取得了辉煌,但传播内容琐碎化、低俗化、同质化、新闻越权以及公信力下降等问题也暴露无疑,收视率的下滑便是明证。电视民生新闻的出路在哪里?本文认为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型是一种必然趋势,其中电视观众公共讨论意识的增强、竞争的需要、媒体责任意识的加强及公共领域的构建这几方面的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并提出在报道内容、受众定位、报道方式和反馈环节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成为当下最受人们欢迎的新闻类型之一,为了更加贴近百姓们的生活,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方式和策划角度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大部分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主要是将普通老百姓当做新闻事件的主体,将话语权交给人民群众,以平民视角看待某个新闻事件,极大体现了"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因而民生新闻引起了百姓的关注和共鸣,提高了民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本文结合当下电视民生新闻存在问题,探讨如何以"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为前提进行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策划,以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卫星电视渐次开播的民生新闻栏目呈现出百花齐放、迅猛发展的趋势。电视民生新闻一直在左手媒体、右手民生的行走中占领传媒市场,起着关注民生、服务大众的作用,受到群众的欢迎。然而,已经走过12年发展历程的电视民生新闻,今天,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和再次定位的困局。电视民生新闻出现了新闻报道价值低、节目内容庸俗化、娱  相似文献   

19.
叶丽  胡鹏程 《今传媒》2009,(9):74-75
民生新闻是"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本文从如何提高这类节目的新闻质量上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姚娟 《新闻界》2013,(13):31-34
电视民生新闻由辉煌走入困境,向公共新闻和大民生新闻转型是学界认可的两个发展方向,然而,二者都存在实际操作上的困难。电视民生新闻应适应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做到关注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民生内容转向民本精神、突出社会大众的教化涵养作用、深入开掘民生新闻内涵四点,在文化视域下寻求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