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沉默的螺旋"理论以多学科视角阐释个体意见表达的社会心理过程,其落脚点在于揭示舆论的一致性趋势不可避免。互联网的发展使该理论的前提假设面临挑战,多种变体模型和概念相继被提出,在我国互联网语境下,学界的探讨诞生了"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两个概念。"反沉默的螺旋"与"反向沉默的螺旋"虽基于共同的逻辑起点却各有侧重,前者重在驳斥舆论一致性不可避免的铁律,后者旨在揭示劣势意见逆转为优势意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沉默螺旋"理论提出来的年代里,该理论准确的描述了当时的舆论环境 ,但目前人类社会的交流已经进入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也随着网络时代里新媒体语境下的特征进行新的发展和补充,在我们观测到的现象里,至少在小范围内,即在某一公共空间内,沉默的螺旋仍在生效,但放在整个中文互联网的视角下,舆论则不再沉默,在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特征下,中文互联网在各虚拟社区呈现"多个螺旋同时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从新媒体语境下审视沉默的螺旋——以网络传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文霞 《今传媒》2011,(4):97-98
本文从诺伊曼"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假说前提出发,探讨在网络空间中所谓的心理因子和社会因子等概念的表现形式,结合个案呈现"沉默的螺旋"的继承与创新,得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空间中仍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还适用于当下社会大环境?其内涵是否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本文以新浪微博热点事件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并据此总结了在新媒体时代下,"沉默的螺旋"效应的一些独特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作为大众媒体传播强效果论的"沉默的螺旋"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变化。文章通过对"沉默的螺旋"的运行机制和新媒体传播现状的分析,揭示出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的"隐性沉默",并得出结论:新媒体环境下"沉默"依然存在,但控制舆论的力量已经分散。  相似文献   

6.
根据德国传播学家诺埃勒·诺依曼创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假设,大众传媒能够凭借自身强势地位,通过有效手段,直接影响意见气候,造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而当代学者认为,具有开放多元、互动全息、分众匿名等特性的新媒体崛起,“沉默的螺旋”的理论根基在动摇。然而,“意见气候”实质上以一种新的形式存在着,“沉默的螺旋”在当今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并没有失去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翁杨 《当代传播》2003,(2):66-68
沉默的螺旋模式由努尔-纽曼提出后,受到了中外传播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对之投以极大热情,有的甚至将之视为圭臬,奉为媒介意见改变大众意见的一个无可怀疑的铁律.笔者认为,该理论和心理学上的从众心理论、趋同理论并无本质不同,只是从媒介和大众传播的角度来考察受众态度改变的一种社会心理机制而已.同时该理论的缺陷是明显的,沉默螺旋的出现是失衡的传播生态造成的,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否则会导致迷信媒介的强力作用,造成传播生态的失衡,甚至加剧传播生态的失衡.  相似文献   

8.
9.
10.
当传播的步伐进入网络时代时,网络以其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的三个特点征服了人类。当网络传播经过兴起、发展、成熟至今时,那些曾经成功诠释了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理论在这个网络媒介大行其道时,被毫不留情地提出了置疑,“沉默的螺旋”理论也未能幸免,本文旨在证明该理论不仅没有因为强势的媒介——网络媒介而沉没,而是以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1.
雷阳 《新闻世界》2014,(9):115-117
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在传播学界关于舆论学的研究中享有极高的声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民众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表达意见,这一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出现了反沉默螺旋理论。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考察和分析,阐述了现代网络传播环境下沉默螺旋和反沉默螺旋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王晓慧 《报刊之友》2010,(11):139-141
随着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和神奇的魔力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我们在尽情享受它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由于互联网平等性、匿名性和不受地域的限制,所以很难对互联网受众施加群体压力。于是有学者提出,作为经典传播理论——"沉默的螺旋"之理论假设,即害怕被孤立的恐惧心理在现今网络时代早已不复存在,该理论也就丧失了其现实意义。究竟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沉默的螺旋"是否依然奏效,该篇文章就从"沉默的螺旋"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假设出发,并结合网络传播的一些特点,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最终得出结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并不会沉没。  相似文献   

13.
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刘建明 《现代传播》2002,5(2):39-41
沉默的螺旋作为受众对媒介议程的反应模式 ,被中外绝大多数传播学者奉为无可怀疑的定律。反对沉默螺旋模式的学术观点虽然陆续发表出来 ,但许多学者不屑一顾 ,传播学引进中颇有鱼目混珠的倾向。面对媒介意见的倾泻 ,受众并非毫无主见。受众一旦形成广泛的社会主体 ,对利益认定非常执著 ,媒介特有的议程很难对其产生感化作用。中外媒介传播的大量经验表明 ,沉默螺旋不仅不是普遍规律 ,而且在意识形态冲突的社会完全失效 ,代替沉默螺旋的则是舆论背反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有争议的议题出现,人们就会对此众说纷纭。在这些不同的意见中,可能会有很多种意见,但是随着几次公开的议论、发表之后,可能只有一种意见占据明显的上风,其他的意见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弱化,最终可能只能听见一种声音,这种现象就是生活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  相似文献   

15.
宋夕  李超 《新闻世界》2014,(1):92-93
"沉默的螺旋"顾名思义"沉默的大多数"该理论重要前提之一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趋同心理,它强调的是大众传播对现实中个人的影响。而在网络空间中,大众可以借助自媒介在某社区、论坛、博客、微博、陌陌等个人平台上自说自话,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自己表达观点的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媒体和网络语境的现状论证了社会孤立的动机并没有消失,只是网络群体对个人压力的呈现方式有所变化,压力的强度相对减弱,但"沉默的螺旋"并没有从网际消失。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并通过研究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诺尔·纽曼青年时代在纳粹党的生活经历对于她后来的理论影响很大。第二,环境要素。现代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和过去的社会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不能简单预测个人意见表达的变化,特别是过去个人社会活动范围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互联网的出现使交流范围扩大至全世界。第三,跨文化方面的问题。诺尔·纽曼忽视了文化、地区的差异对于个人沉默效果的影响。第四,诺尔·纽曼忽视了社会事件的类型、性质及人的个体性差异对意见表达的影响,只是将人们的意见表达行为简单地划分为意见表达和沉默。  相似文献   

17.
张珺洁 《视听》2021,(3):175-177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社交媒体的普及使普通网民能规模化地公开表达自己对公共事件的看法和立场.转型期的中国,虽然舆情环境发生巨变,但"沉默的螺旋"这一经典理论在很多网络事件中依然适用.本文以2020年上半年钟美美短视频爆红事件为例,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运行机制以及在新媒体时代衍生的"反沉默的螺旋"在此案例舆情发...  相似文献   

18.
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1974年首先提出"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把对舆论的考察引向社会心理分析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正确指出了大众传媒对于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作用。在当前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有了更加具体而现实的内涵。本文通过对中国网民结构和舆论特点的分析,具体阐述"沉默的螺旋"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迎来了媒介融合发展不可逆的趋势,本文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并通过对受众心理、舆论阵地重心转移、媒介环境变化的分析得出结论:网络空间中在一定的范围内"沉默的螺旋"效应依然存在。形成意见气候的条件发生改变,对受众心理研究由个体转变为群体,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网络传播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研究核心,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重新考察、定位与论证,从而探求网络传播环境下"沉默的螺旋"健康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