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公益广告可视为围绕社会共同利益问题,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和情感化的方式展开的社会动员活动。作为一种情感介质,公益广告折射社会现实,并可作为引导社会情绪和促进社会行动的情感动员工具。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它主要通过“聚焦—脱域—共鸣—公众参与”四种机制进行情感动员,从而实现对社会公众的情绪引导和情感再造,推动社会问题的缓解和解决。未来应充分发挥公益广告情感动员功能,使其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下,大数据、5G、云传播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发展趋势。而广告相较于传统媒体等传播形式,更加具有吸引力。公益广告作为宣传思想内容、唤醒民众内心世界、构建情感体系的传播途径,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播方式上,也呈现出“年轻化”“创新化”的趋势。本文将从央视官方公益广告入手,分析新媒体时代下公益广告的传播策略和当代中国公益广告所构建的情感体系和集体记忆,探析公益广告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广告宣传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要使广告宣传获得成功,必须研究受众的需求动机,特别是其心理性动机。所谓心理性动机就是促使消费者购买的心理因素,如求新、求美、求廉、求名、好胜、好奇等,这些因素往往决定和影响着广告的诉求方式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常听广播的人可能注意到了,如今的广播广告越来越有人情味了,越发地打动人心了。的确,广播广告作为市场竞争的手段,正发生着重大变化,更多的广告正悄悄地把战略重点从理性诉求转向情感诉求。从情感上,心理上,趣味上等等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唤起听众的广告认同,这种情感诉求型广告,已经成为广播广告不可忽视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视公益广告的社会行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8,(2)
电视公益广告是社会问题解决或缓解的有效途径,关注其社会效果的意义要高于传播效果。公益广告的社会效果包括告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循序渐进的评价指标,研究运用实验法、借助SPSS软件发现:代言人使用和广告作品的创作国别是影响公益广告社会效果达成的重要因素;画面是影响公众对电视公益广告作品评价的最重要因素;公众对公益广告作品的评价会影响公益广告社会效果的达成;公众对公益广告作品的接触频次对公益广告社会效果的达成影响有限。电视公益广告需要不断丰富主题、创新题材、提升品质,以保障其诉求的社会行动效果得以兑现。 相似文献
10.
公益广告已经走进了公众的精神家园,对公众的生活、工作、精神产生影响,甚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重点论述当前我国公益广告发展与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原因出发,探究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策略,望对今后我国公益广告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时代,公益广告作为独特的宣传手段,面临着种种挑战,并亟须找到一条突围转型之路.本文在简要分析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引发更多主体对公益广告的关注与思考,推动公益广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公益广告在传统文化的传承、环境保护、弘扬高尚社会品德、倡导健康生活习惯等方面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商业化问题,公益广告成为了部分人牟利的工具,其传播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规范公益广告的商业因素,保证公益广告的纯粹性,提升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有极大的现实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廉政公益广告是我国新时期建设廉政文化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但是纵观相关研究文献,我国作出的关于廉政公益广告设计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为了可以有效实现对廉政文化的宣传,积极实施和推进数字化时代的廉政公益广告势在必行。基于此,本研究主要从廉政公益广告的视角出发,以数字化时代为发展背景,通过结合廉政公益广告的主题特点和社会功能,以及廉政公益广告在数字化时代下的传播过程及模式,分析当前我国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现状,并以此为基石,详细阐明基于数字化时代下的廉政公益广告的实施路径,以便营造廉洁社会氛围、促进弘扬廉政文化。 相似文献
14.
15.
16.
《新闻界》2015,(23):18-23
通过对2012-2014年间国内不同平台发布的食品安全公益广告进行文本分析与框架研究,了解国内食品安全公益广告的传播现状及问题。研究发现,"危害·恐惧"与"责任·诚信"是目前该主题公益广告的主要框架。前者通过渲染了食物的"毒性"或强调对人体的危害等方式来表现主题,食物成为罪魁祸首,人为与制度因素被淡化与忽视。后者将食品产业链上成员与消费者进行关联,强调产业行为对于公众生活的影响,这一框架被赋予了较高的道德意义与期望。这两类框架存在的主要风险在于两者都将食品安全视为整体来建构,较少从具体层面或问题入手,诉求对象混乱、关注视角单一以及缺乏具体改进建议,容易导致公众情绪恐慌与责难。 相似文献
17.
18.
5· 12汶川地震后,整个媒体行业的快速反应和行动力令人惊叹,在赈灾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媒体大幅刊登、报道一系列的公益广告,例如“分担风雨,共享阳光”、“爱”、“汶川梦想”等,对于鼓舞灾区人民士气、重建家园功不可没.公益广告的发布,不仅体现了媒体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也成功地塑造了媒体良好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9.
做强、做活教育报道,重在抓“活”、抓“新”、抓“巧”,要善于运用拓展式思维,跳出旧有的“课堂加教案、成果加分数”的老套路。重视人性化与人文关怀,发掘更深层次、能真正触及学生和家长群体、对接他们心灵最大渴盼与需求的教育新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