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进入高度解析的"微粒社会",由于差异化的单体特性受到关注,人们易陷入脱离群体归属的孤独困境.在个人通过提升共情能力消弭差异的同时,微粒社会通过技术手段促成新型网络社群关系,实现社群高效精准的匹配与管理,助力人们回归"具身"的有机交互,创造"人机共生"的网络社群交互环境,维系网络社群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的时代和技术变革下,传统的读书会面,临重重危机,不仅需要引入新的管理方法,自身也需要顺应时代需要而进化发展。网络虚拟社群正是网络技术变革带来的新型阅读组织模式,虚拟阅读社群是在网络空间里形成的以阅读分享为目标的虚拟活动团体,是传统读书会在网络上的再生和拓展。该文为2009年第四期“数字时代的阅读专题”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3.
虚拟主播行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直播服务行业,在青年亚文化领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B站虚拟主播群体通过人设建构的形式实现了个人与虚拟形象的数字融合。对于虚拟主播而言,人设的建构既是“面具”又是“工具”;对于粉丝而言,人设能够实现对于完美形象的幻想。虚拟主播独特的被建构性和虚拟性,使得其与粉丝社群之间达成了独特的互动传播行为,在社群互动中形成双向的情感支撑。  相似文献   

4.
马希刚 《传媒》2024,(4):45-47
音乐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随着互联网发展,显现出新的功能与形态。音乐社交媒体通过优质乐评、新颖设计与鲜明机制汇聚了大批忠实用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虚拟社群。基于音乐网络社交媒体中虚拟社群的实际应用情况,对虚拟社群的群体及个体应用进行挖掘,体现虚拟社群的价值,对音乐网络媒体在全场景、全链条竞争层面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一种名为"夸夸群"的新型网络社群进入大众视野,以高校夸夸群为代表,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现实与网络身份的不对等、求夸与夸赞信息的持续流动、自我与群体身份的认同感;建群之后,夸夸群的发展动力主要有三点:建立群体规范、建构身份认同、形成社群文化;但对于夸夸群而言发展动力机制没有完全形成,最终演变为一个普通的闲聊群,失去了原初的功能意义。未来,夸夸群会被层出不穷的更多新社群所取代。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数字化浪潮的袭来,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的界限愈加模糊,中国互联网空间上涌现了大量的虚拟社群。在众多虚拟社群中,粉丝社群是声势最大且最为引人注目的。网络粉丝社群的凝聚力从何而来?为何网络粉丝社群具有高度的行动同质性?新媒体技术在其中扮演着何种角色?本文从互动仪式理论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参与式观察与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的粉丝社群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互联网直播是维系电视剧粉丝社群的重要仪式,实时讨论是相互情感连接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苏丹 《视听》2021,(4):124-127
从古代的神像祭祀到现代的偶像崇拜,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从未停止过.人格化的偶像崇拜促使年轻人成为粉丝,粉丝们又自发组成了形形色色的线上、线下粉丝社群,最终形成独特的饭圈生态.本文借助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手段,从线上网络粉丝社群的分析入手,对明星肖战的虚拟粉丝社群进行拆解,探究不同类型粉丝群体的行为特征,旨在对不同类型的粉...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网络为首的科技给人类带来新质的生活样态,逐渐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网络空间,网络的触角深入人类社会各个层面,反映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社区中,同样存在这样一种人——他们经常发贴,且帖子会受到特别的关注,他们多是扮演了引导网络舆论的角色。这些领袖同样可以被视为虚拟社群中的“明星”。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报告是一个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后的反馈调查报告,反映了学生在网络学习社群模式引导下开展网络社群学习小组,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本报告通过各种量化和有形指标的收集和统计,评估了该学习模式产生的效果和无形价值。本研究报告为新媒体时代传播人才掌握有效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可借鉴数据。  相似文献   

11.
网络社群的结构与行动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丽丽 《今传媒》2012,(2):21-23
在网络兴起之后,"网络上的社群"因其具有的集体的凝聚力、信息传递的快速性以及行动反应的迅捷性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探讨了不同的网络社群结构与行动机制间的内在关系和特征。  相似文献   

12.
程名 《东南传播》2012,(9):69-71
网络传播的社会本质特征是社群化。社群化传播塑造了特定网络空间的归属感并促进了后现代的"地区性"文化的形成。地区性文化塑造了网络空间结构,而网络空间的特定结构方式促进了网络民俗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网络社群是若干个体共同使用某种网络应用而连接在一起,遵循明确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通过持续的网络互动而形成的具有一致目标和行动能力的群体。近两年出现的"互怼群"、"夸夸群"、"原谅群"等网络情绪管理社群,是青年人在表达与纾解情绪过程中建立的新型支持系统,在炫耀性的文字狂欢和游戏化社交实践中,他们能够获得短暂的快乐幻象和浅表性的精神愉悦,但并不能建立真正的支持和认同。对压力和困境的情绪化抗争凸显了青年人无力应对现实困境,情绪管理社群的游戏化互动最终指向意义空洞和价值缺失。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虚拟社群参与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受众端,以"使用与满足"及"社会认知理论"为主导范式。本研究尝试跳出使用者的行为分析框架,从虚拟社群关系的社会本质采探讨虚拟社群的参与动机。研究发现,虚拟社群的流动性特征,既满足了成员个体性表达,又实现了在共同体中的情感共应,因此成为虚拟社群参与的根本动机和交往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社群从最初的网络社区逐渐发展成以移动端为核心,连接人与信息等一切的社群生态。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属性社群,以映客美拍为代表的直播社群,以AB站为代表的弹幕视频分享社群、以知乎为代表的知识类社群等,共同构成了新型网络社群的基本格局。舆论是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就舆论来说,新型网络社群具有"双刃剑"性质:既可以是一种建构性力量,也可能是一种解构性力量。新型网络社群中舆情的传播速度、广度和深度,舆情的生成、演变模式都发生着很大变化,舆论生成规则也在改变,经典传播理论在新型网络社群舆论场受到冲击,出现"两级传播"弱化与"意见领袖"泛化、组织"把关"弱化与个人"把关"泛化、"沉默的螺旋"疏离与回归的"钟摆效应"等变化,给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探讨新型网络社群的兴起条件与主要特征出发,继而以网站备案信息在福建省的短视频直播社群美拍及近年来频频成为涉闽热点舆情发源地的知乎、微信等社群为切入点,分析新型网络社群的在闽现状、问题成因、给福建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甘露  关博韬 《现代传播》2022,(12):146-153
从技术驱动、消费主义与个体化进程等液态社会理论的三大核心议题出发,系统分析其对虚拟趣缘社群情感互动的影响过程和机制。互联网技术带来资本与劳动的分离,进一步凸显出其工具性、功利性特征,从而降低了情感互动的匹配概率;消费主义所带来的礼品经济、社交攀比和差异化能力体系等因素降低了虚拟趣缘社群内的情感互动频率;基于个体性的情感互动是自我投射式的,反映在信息获取上是“过滤泡泡”或“信息茧房”,在社交上是“共同的兴趣”,而在个体的情感栖息地上则是网络趣缘平台提供的“记忆云”机制。网络虚拟趣缘社群看似带来了新的情感互动场所,但群体成员之间的情感互动更多体现在表层,鲜少能深层次、有质量地互动。  相似文献   

17.
陈浩  吴世文 《新闻前哨》2008,(12):41-44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权力源和影响源。媒介事件经过以网络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的广泛参与和传播将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从整个华南虎照片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网络社群正是借助新媒体事件的解放力量从而实现了自我赋权,并彰显了自身的影响力。网络社群的自我赋权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日常权力仍需时日,而且必须积极地加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8.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化媒体,构建了独特的网络社群组织,体现出自组织、后现代和群体动力学三个话语体系特征。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社群在自组织过程中,展现出去中心化、解构权威、割裂社群等多种变迁趋势。与此同时,也反映出网络群氓、伪真实、群体极化等一系列负效应。只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才能更好地引导媒介环境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理性的网络社群秩序。  相似文献   

19.
论虚拟网络社会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飞速增长,虚拟网络社会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虚拟网络社会开拓了政治发展的新渠道和新空间,推进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另一方面,虚拟网络社会也给我国的政治稳定、政府治理、意识形态、政治文化以及国家安全等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在特定范围内给我们的政治秩序带来冲击和挑战.本文研究和探讨虚拟网络社会对于我国政治发展产生的正面推动作用及其伴随而来的负面影响,并针对“虚拟网络社会”所产生的负面政治影响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米琪 《视听》2016,(7):154-15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广播在人们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中扮演较为重要的角色。而"网生代"群体对网络媒体的习惯性使用,也使得网络广播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在网络广播日渐受到欢迎的今天,网络广播对当下新兴互联网经济形态——社群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以"罗辑思维"为例,就网络广播在社群经济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