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类比,就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推理出它们在另一些特性上也可能相似的思维形式。应用在物理学习中,就是将陌生的物理现象与你熟悉的、相似的物理现象进行比较,从而揭示出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的本质。根据事物属性之间的关系,类比法常用的有性质类比、关系类比、协变类比等。  相似文献   

2.
类比思维又称类比推理,也称类比法,它是依据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演出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重要思维与推理方式,属合情合理的范畴.大数学家欧拉曾经说过“类比就是大胆的创造”,这不仅说明类比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面,也说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在实施新课标、  相似文献   

3.
类比是依据两个 (或两类 )不同对象间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 ,将一个对象的特殊属性迁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 ,从而作出可能判断的逻辑推理方法。其中的相同性或相似性可能是表面的、次要的、偶然的 ,也可能是主要的、本质的、必然的。作类比时 ,选取具有本质特征的属性 ,效果好。它的基本模式是 :对象Ⅰ中有 :A、B、C、D对象Ⅱ中有 :A1、B1、C1,那么 ,对象Ⅱ可能有D1类比思维的推理方向是从特殊到特殊 ,它既不同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 ,也不同于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法 ,它把归纳法和演绎法简并为同一个过程 ,应用类比思维可以在两…  相似文献   

4.
物理类比思维是一种由特殊到特殊或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逻辑推理方法。它一般是首先比较两个(或两类)不同的对象,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或相似点,然后以此为根据把其中一对象的已有知识结论,推移到另一对象上去。具体到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公式推导、物理现象、实验方法等,抓住它们和类比对象某些方面或某种意义上相似的特征,将新授知识与过去所学知识类比,或将所授陌生的知识与生活中一些中学生熟悉的容易接受的知识现象进行类比,特别是在资料少到不足以进行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情况下,运用类比可扬长避短,为学生学习物理启发思路,得出正确结论。学会正确方法,不但能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学会探究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而且还能将新旧知识贯穿起来,收到温故知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类比思维又称类比推理,也称类比法,它是依据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演出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重要思维与推理方式,属合情合理的范畴.大数学家欧拉曾经说过"类比就是大胆的创造",这不仅说明类比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面,也说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类比思维是解决陌生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学生一旦具有类比思维,就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或其他相似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可从概念的形成、定理法则的推理、问题解决的探索中、知识的整理中渗透类比思维的培养,体现高中不同知识块的联系和变式教学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间存在着的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猜测它们之间也可能具有的其它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思维方法.由于类比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及合情推理能力,更能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类比思维题.下面对活跃在高考中类比题的类型作一剖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桂珍 《科学教育》2001,7(1):40-42
类比思维,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联想,即由一种事物引起另一事物的回忆,二是类比,就是在不同的事物间找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即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类比思维是和创造性密切相连的,学生在类比中联想,顿悟,使思维不断升华,从而产生创造的灵感,教学中我们要深挖掘教材内容,纵横归纳,使学生充分地类比和联想,大胆地模仿与尝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与跟它有某种相同特征的事物进行比较类推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在数学教学中,不需要严格的论证的“类比思维”方法也是解决新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类比思维让学生充分开拓自己的思路,运用已有熟悉的知识、方法、经验或技能对陌生的不熟悉的其他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数学类比指在数学问题的研究中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它与联想发生着必然的和本质的联系,其推理的过程是从某一具体对象的属性,在直觉思维的启导下联想到另一对象已获得的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并以此为依据,把其中某一对象已知的属性迁移到另一对象之中去.显然,数学类比思维方法就是根据两种数学对象类似之处的比较,由已获得的或筛选可  相似文献   

11.
类比,就是根据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推理方法。本文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经验,阐述了类比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并从教学内容中的类比、解题方法中的类比等多个实例,说明运用类比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所谓类比,就是通过寻找与确定两个(或两类)不同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对其中一方的特征和规律的认识来推测另一方的特征和规律。用类比方法解题时可从以下三方面人手:①分析题给条件,寻找对象及其对应关系,为类比提供信息;②展开联想,建立对象及其对应关系;③尝试类比,推理求解。  相似文献   

13.
联想类比是根据两个研究对象或两个系统在某些属性上类似,从而推想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也相似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一种典型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也是科学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同样,在物理解题中,通过对规律的联想类比,往往能启迪思维、开阔思路,达到简捷明快、出奇制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戴军 《考试周刊》2012,(11):127-128
类比思维是从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似关系中,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似的一种思维方法。类比思维类属创造性思维的范畴,是一个人进行学习和研究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神奇效果。特别是在探究未知世界时,类比思维可以帮助你对未来有所预见。  相似文献   

15.
所谓类比,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或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思维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较复杂的实验和知识.  相似文献   

16.
赵一鹏 《化学教与学》2012,(4):29+28-29,28
类比是指根据给出的一种对象的相关信息推断得到另一特殊对象与之相似或相同性质的推理方式,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发现的一种基本思维手段。类比教学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习者更好地对学习内容理解和认识,在新旧知识的结构相似性基础上通过类比的方法,设计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根据已知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的相应性质。现以苏教版化学必修1的教学为例。  相似文献   

17.
探析类比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化学学科所具有的特点,阐述了类比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根据类比方法的基本思维模式、类比方法的重要地位、类比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及类比方法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多侧面地论述了类比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8.
类比,是一种推理方法,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类比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运用类比拓展,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运用类比鉴别,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度。  相似文献   

19.
直觉思维中类比能力培养例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结构、形式或数值特征上的相似性,把信息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类比的实质就是信息从模型向原型的转移,其步骤可由下列框图表示:  相似文献   

20.
在化学学习中,类比方法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学生理解、记忆各种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但我们知道,类比具有或然性,当类比的结论正好落在两者之间的差异上时,这时推断的结果就会失真。我们把这种在类比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或与预期结果不同的现象称之为类比时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