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愿光辉的出版思想发扬光大──纪念马克思主义出版家张仲实林理明张仲实原名张安人,陕西陇县人。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出版家,1993年是他诞辰90周年纪念,同时又是他从事新文化出版活动60周年纪念。我们缅怀他在中国革命出版事业上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梳理出版学科建设的历史,并分析了新时代出版学科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应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为指导,加强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习近平总书记出版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总结当代中国出版业发展规律,挖掘中国出版历史规律的认识与历史经验,研究出版与技术的融合发展,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出版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出版活动的立场、观点及方法。文章通过历史溯源和文献梳理发现,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理念坚守包括两个层面:出版物要坚持党性原则,受众传播要坚持出版的人民性,其中,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第一要义。百年间我国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融合创新包括:出版媒介已从纸质媒介发展到全媒体;监管主体经历了从政治家办报到党管媒体的发展;出版生产始终坚持联系群众,因时而变,尊重时代规律,结合社会实际。  相似文献   

5.
王磊  牛晋芳 《出版广角》2015,(11):78-79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一套大型丛书,第一辑50卷已于2015年8月全部出版.该丛书分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三个研究主题.在权威的编委会指导下,该丛书坚持长期规划,分辑出版,致力于遴选国内外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打造高端出版平台.该丛书第一辑推出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研究精品,凝聚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力量,获得了学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推动我国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是在理论继承、历史扬弃、实践反思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坚持无产阶级立场、坚持为群众服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思想引领。面对新时代的新状况、新问题,要积极推动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出版工作的阶级性,增强出版从业者的首创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的出版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出版工作;坚持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实现党的领导与出版自由有机统一;坚持出版工作的思想引领功能,以调查研究优化出版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版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出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力军和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出版物引导大批革命者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革命道路,革命出版活动锻炼了一批党的领导骨干,马克思主义出版物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使大批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现代出版》2013,(1):F0002-F0002
赵家璧(1908~1997),中国编辑出版家、作家、翻译家。他长期从事出版工作,热爱出版事业,极富创新精神;善于选题组稿,在组织编辑系列化丛书方面尤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出版已走过百年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典在中国出版传播,以便于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从源头活水中汲取大智慧.党在百年历程中,从最初引进译介马列经典著作的尝试,到后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出版发行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成熟,这对于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从胜利走向胜利意义重大.在此过程中,党不仅把马列经典著作编译出版,而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出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著作,这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著作的出版传播,为党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回望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的百年出版传播历程,可以深刻地把握其发展规律和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主题出版,顾名思义,就是围绕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大局,就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重大理论问题等主题而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这类选题既有权威专著、理论通俗读物,也有长篇小说、报告文字、纪实文学  相似文献   

11.
曾几何时,国内的翻译图书,尤其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曾用外国文学出版社的副牌)、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三足鼎立的天下。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出版行业进入市场,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无形中打破了原先的专业化分工,不少出版社纷纷涉足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外国文学出版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为读者提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出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出版力度逐渐增大,出版的种类、数量和方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文本的系统性、可靠性和完整性都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养志 《科技与出版》2021,(7):前插1,5-18
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出版事业中的客观反映和体现,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观察世界、处理出版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是马克思主义对出版现象和出版活动的总的看法及规律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植根实践、服务人民,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出版观自创...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是新世纪的显著特征,也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全新境遇。数字出版是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媒介新景观,积极运用并发挥其在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动适应时代变化的必然选择,这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出版中不断推进内容创新、平台创新和终端创新,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吴迪 《出版史料》2009,(2):44-50
今年2月25日,我国著名的出版家、印刷家和发行家——王益以九十二岁高龄逝世。王益老先生以生活书店练习生身份步人我国的出版界,历任我国新知书店广州分店经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大众书店经理、中共中央华中局宣传部出版发行科副科长、新四军政治部宣教部出版发行科科长、山东新华书店经理、华东新华书店经理、华东军政委员会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出版总署发行事业管理局副局长、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局长、国家出版局副局长等职,是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倡导者和主要组织者。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译著知识生产主体、载体、客体三个维度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克思主义译著出版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的影响。从知识生产主体来看,新中国马克思主义译著作者国别多样,以苏联为主;作译者群体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出版机构的政治性、学术性较强。从知识生产载体来看,新中国马克思主义译著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具有跨学科性。从知识生产客体来看,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术语中国化,篇章内容精准化。马克思主义译著出版有助于促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主体专业化,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并影响着我国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进程,促进马克思主义知识再生产,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的专业化、中国化。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出版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百事待举。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出版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专门领导出版工作的国家机关——出版总署。这一时期,一方面出版总署统一集中了革命的、进步的出版事业,对私营出版业进行团结、利用和社  相似文献   

18.
19.
杨晶 《出版广角》2016,(13):79-81
从普遍规律来看,马克思主义学术普及读物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实现自身发展。从中国现实来看,马克思主义学术普及读物出版遵循着以“引进来”推进“本土化”,靠“引进来”刺激“走出去”的历史逻辑。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学术普及读物的推进必须在历史经验和现实趋势中厘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养志 《科技与出版》2021,(10):前插1,5-20
深入系统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研究,是新时代赋予出版理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文章在对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思想观点和出版实践进行理论概括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和总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的新发展,以期有助于出版工作者铸牢理论根基,坚定理想信念,形成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出版问题、探究出版实践的理论自觉,树立崇高的政治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