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人数大幅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给社会、企业、学校、学生本人都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压力相当程度上来源于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难以匹配上。当今大学毕业生存在综合素质、就业能力良莠不齐的问题,用人单位为了应对竞争压力提高了用人要求,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用人要求间的差距成为制约了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因而把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探索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的同时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综合多方因素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上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创业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调查厦门大学420名本科生,统计其创业意向,进而分析阻碍无创业意向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为:"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创业资金"和"个性不适合创业".有创业意向大学生的创业动机特征呈低级需求动机、中级需求动机和高...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就业难实质上是劳动力市场所体现的一种结构性矛盾,即大学生供给需求矛盾。不少高校都开设有关创业教育的课程,但实际成效不甚理想,实践与理论剥离、校企对接不紧密、政策保障不健全等因素都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弊端。文章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基于"双向参与"机制的视角,深入阐释大学生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创业问题提供些许意见支持。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论文从大学生本身和高校两个影响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用的特点与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举办专用介绍会和专业就业辩论会、根据就业方向和教师的专业及学校的硬件条件建立兴趣小组和与企业合作等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校门离企业有多远?现在大学生在就业时普遍缺乏就业力,企业总是抱怨大学生不"职业",分歧使大学生与企业间有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阻碍大学生就业.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大学生缺乏就业力操心.最近贯能管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发布了包括"就业指导、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就业推荐"、"人才定制"服务在内的"大学生就业力"培训『服务体系,并就大学生就业力到底缺在哪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但由于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对人才的相关需求有较大差距,落后的就业体制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文章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结构矛盾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下大学生考虑的重要问题和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特点主要是侧重公务员与事业单位招考、选择有人才缺口的企业、推迟就业选择考研,大学生心理素质低下、高校扩招和高校就业机制残缺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为此,文章认为高校应从作为负责方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条件、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压力、加强和社会单位的合作几方面探索大学生就业指导科学化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要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就业难,难就业"令不少毕业生感叹不已.出现这种情况既有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的因素,也受大学生盲目追求"大都市、好单位、高工资"的影响,还与学校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工作效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问题。随着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因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认知与企业需求之间不匹配而导致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尤为突出。通过对高校毕业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比较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问题上的认知差异性,据此提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对企业产生了巨大影响,自然波及到大学毕业生就业。企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需求下滑、行业工资差异大等因素影响了毕业生就业心态,进而影响就业率;校企的地位不对等,企业主导地位继续提升,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随着毕业生人数增长和供求矛盾的衍化,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国家扩大内需,社会搭建平台,院校加强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成为破解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综合策略。  相似文献   

11.
和谐就业观框架下的高校就业工作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领域存在很多不和谐因素,首先表现为大学生的现状和社会需求的不平衡,其次表现为社会现实与大学生就业需求的不平衡.针对这些不和谐因素,高校应统一认识,全员推进就业;把握社会人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本,树立和谐就业观;转变职能,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就业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性因素,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对职业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凸现。本文分析了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独立院校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在规模上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其竞争取胜的关键性因素。研究视角是基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现状,引用质量功能展开(QFD)理论,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为主要研究方法,在企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素质的社会需求方面,构建并运用QFD模型研究分析了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提出有助于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发展,使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那些自身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或就业机遇欠佳的毕业生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了就业困难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根据成因大体可以分为由家庭困难因素主导、学业困难因素主导、能力/素质因素主导、身体/心理素质因素主导、专业/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主导这几类。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应从开发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完善就业困难大学生援助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有力促进了大学生就业。但大学生基层就业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基层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教育体制不完善、思想观念有差距等等,使得大学生在基层"下不去、呆不住、干不好"。因此,要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利用媒体公共服务等有利因素,建立基层就业长效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良好基层就业社会评价体系,有效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扩招、国际经济危机、高校发展规划不科学、企业要求过高、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低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将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今,"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领导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措施之一.而各级科技园区也在积极探索着如何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帮助和服务.让我们高兴的是,许多科技园区内不仅有缓解企业初创期资金需求的专项孵化基金,还有为孵化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产品检测、产品开发、技术培训等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不仅有针对孵化期企业的专业知识培训,还有覆盖面广、注重实效的各种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给社会带来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过大,每年的就业岗位数量无法满足就业需求,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基于生态学的角度,通过对"非学习因素"技能培训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性和目的性的分析,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经由"统包统分"转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竞争就业",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在这种形势下,就业指导课程意义重大也已经在我国实施了几年,但现今仍然有大学生出现盲目就业最终找不到工作,而单位的需求量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引发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大学就业指导课程要足够的重视度,不能够仅仅形式上的理论讲授,而是需要改进方式方法、与时俱进,结合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及国家优惠政策,不断的更新内容,运用全局理念,在课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引导大学生树立好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本文将主要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的现状出发,着重分析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何家健 《家教世界》2013,(4):210-211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高校扩招以后,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备受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社会和高校高度关注的是毕业生的就业率问题,相对忽视了就业质量。就业质量的高低可以用当前热门的"幸福感"来衡量,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我认为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因素有职业规划与个人能力;客观因素有:教学质量、社会环境、企业发展定位、福利待遇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提炼主要的因素,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