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
市场经济与德育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市场经济发展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影响,指出德育人文关怀可从三个方面引导人们的人生价值取向,有利于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德育人文关怀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阐明德育人文关怀应以促进人们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为目标,并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价值支撑和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3.
魏东初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8):59-61
德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板块,是培养合格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与独特的学科规律。高校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高扬人文关怀的旗帜,但是当前高校德育在人文关怀上颇为缺失,忽视大学生主体个性与自我价值,偏重理论说教,缺乏情感体验与实践培育。必须通过强调人本理念、强化师资建设、优化校园文化、丰富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努力,打造高校德育的人文光辉,从而取得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市场经济发展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影响,指出德育人文关怀可从三个方面引导人们的人生价值取向,有利于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德育人文关怀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阐明德育人文关怀应以促进人们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为目标,并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价值支撑和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5.
中学德育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将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有机统一起来,无疑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中学德育的效益。在德育目标普适化、道德价值取向多样化和德育内容生活化等趋向的指引下,通过加强人文关怀,重视德育主体参与;积极开展心理疏导、素质拓展等活动,以网络道德教育为突破点,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并举,来提升中学德育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7.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6)
从我国和西方各国德育理论的发展均可看出,在任何时代,任何背景下,德育的中心都离不开人,人由始至终都是德育思想中一个最根本的基点。德育人文关怀的合理性,不仅立足个体人格的需要,同样也是满足社会健康的良性发展需要。梳理古今中外德育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不难看出,人文关怀始终是德育研究与实践的核心与终极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关注人格发展,尊重人性自由,将会一直作为德育的基本走向继续向前发屉。 相似文献
8.
德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他们会在这个阶段开始关注自己的行为举止,遇到种种思想观、价值观上的难题.本文认为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应从深入了解中学生的需求、关注中学生的发展入手,确立新的德育环境,创造新的德育环境,优化新的德育环境,创造新的德育载体,以此来构建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体系. 相似文献
9.
职业院校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内容,本文主要阐述了人文关怀在职业院校德育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要求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是高校提高德育实效的终极目标。目前高校德育人文关怀不够,应在科学性观的指导下,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关注和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德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陈秋燕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8(1):87-90
人性教育与大学德育之间在理论目标、内容特征、教育效果等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重视人性教育有助于优化大学德育效能、促进大学德育的创新。以人性教育的视角看,创新大学德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激发道德追求,感受至善之美;关注价值体认,提升生命意义;培养民族情感,展现人性魅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核心是道德素质.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健全人格,要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德育工作者必须确立全人教育理念,更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在德育过程中深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牛学锋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5):86-8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万乐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3(1):40-43
对人才的重新认识,导致创造教育的开展,德育在创造中起主导作用,创造教育是实现德育目标的载体之一,通过创造教育提高了德育效益;创造发明活动是德育的有效途径,而德育工作的创新,又优化了创造教育的环境;班主任的积极参与,使创造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教育也促进了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正确认识网络对高校德育的负面影响,将有助于高校德育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课程关乎大学生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的提升,意义非常重大.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课程管理体系·需要在德育课程生成、实施和评价三方面贯彻人本主义精神,使大学生将德育内化为自我发展的要求,自觉自愿地参与学习,成为人格健全、社会责任感强、政治觉悟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方式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延光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5):105-108
信息网络技术为高校德育方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方式要由“滞后式”向“超前式”转变 ,由“单线型”向“网络型”转变 ,由“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型”转变 ,从单一模式向多样化格局转变 ,从“制度约束”向“制约和自省相结合”转变。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落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想元 《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7(2):21-24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部分高校认识不足;工作落实不够,成效不明显;学生认同度不高。提出了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切实转变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置于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教育水平;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评估体系;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全员参与,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德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问题,并从德育理念、目标、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对加强高校德育进行了探讨,认为高校德育应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经济学教育中道德教育缺失的现实,基于道德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机理,分析了经济学课程中融入道德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结合在《资本论》选读、西方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课程中对道德问题的讲解,探讨如何在教授经济学知识的过程中,将对道德作用的理解嵌入其中,说明遵守道德规范是利己利人的,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实现。提出应该在大学经济学教育中端正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