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凯恩斯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其“一般逻辑”之一是用适度通货膨胀刺激消费.从罗斯福到尼克松,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措施就是实施凯恩斯的反危机主张.然而,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恶性通货膨胀条件下人们正常的储蓄偏好及未来实际收入不确定性的增大等原因,美国经济中出现了一个不合逻辑的现象--通货膨胀的效应与预期目标相反,高通胀率伴随着高储蓄率.“储蓄热”不仅使赤字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大打折扣,而且导致通货膨胀不可收拾,美国经济初陷“滞胀”困境.  相似文献   

2.
新基督教右翼,是指美国宗教,特别是基督教新教中一些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宗教保守派。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新基督教右翼组织主要派别有道德多数派、基督教联盟等。美国新基督教右翼势力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对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滞涨危机给予了多种解释,但鲜有人考虑同期美国严格的环境管制对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透过大量原始档案文献,可以发现环境管制的成本最终通过价格上涨的形式传递给了普通消费者,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是诱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坚持环境史的史学本位前提下,借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跨学科研究,求得惯常历史叙事的新解,既是环境史研究经济转向的表现,也可以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弥合,进而从史学研究的本体、认知、方法和层级等方面推进环境史的创新。当然,更重要的是揭示国家宏观环境战略的向下延伸与微观层面环境公共政策经中观向宏观的复杂反馈。事实上,宏观政策并非原封不动地自上层传递到下层,微观执行层面也有着自身的权变与因应。环境史的经济转向不仅有利于挖掘历史要素层累嬗变的内在机制,丰富历史的面相与内涵,而且有利于揭示环境-经济-社会之间复杂的协同演进关系,服务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90年代,美国的环境管制路径逐步由命令-控制型演变成市场调节型,即将经济刺激和市场调节手段引入环境治理之中。命令-控制型环境管制以20世纪70年代通过的大量环境管制法案和新成立的环境管制机构为典型代表,对医治环境污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亦因自身的严重弊端而亟需变革。大量原始官方文献显示市场调节型环境管制的酝酿萌生与对命令-控制型环境管制的反思桴鼓相应,经历了漫长复杂的生长培育机制,期间里根的新保守主义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刺激,最终因自身的诸多优势而成为美国环境管制的主要手段。美国环境管制路径的转向源于当时美国社会的特定情势,作为美国社会治理转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里根执政的核心理念的强力因应。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步入"紧缩时期",社区学院面临多样化的学生群体、肩负更多教育使命、教师质量问题突出等挑战。社区学院选择通过教学发展来应对和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集中展现了这一时期美国社区教学发展的组织与实施过程,详细归纳教学发展的内容与措施,并客观分析这场教学发展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孙悟饭 《学子》2004,(2):39-41
弹玻璃球这绝对是属于男孩子们的专利。童年时代,又有谁没沉甸甸地揣一兜玻璃球呢?那时候,弹玻璃球介于现在策略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之间,有多种玩法。比较常见的是在地上挖出五个坑来,分别为一坑、二坑、三坑和皇坑,中间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受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美国女权主义者为推进妇女解放,争取平等权利,掀起一场"新女权主义运动"。与此同时,一些妇女运动的反对势力也迅速积聚,70年代在"新右翼"领导下形成反女权运动阵营,对妇女运动提出的各种权利要求大肆抨击,坚决抵制,有效遏止其高涨势头。  相似文献   

8.
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1965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在此前后,美国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构建新型职业教育体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争取各界大力支持职业教育与培训等措施,推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美国20世纪60—70年代顺利渡过社会转型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发生了一次以生态观为主旨的规模空前的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这次环保运动是美国历史上自然和资源保护运动的发展和继续,它直接起因是人们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的不满和恐惧,同时它也有着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与战前的资源保护运动相比,战后美国环保运动具有显著的特点,并且环保运动对美国的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保实践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70年代始,美国宣椎发动毒品战,时至今日,却成效甚微。究其原因,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理论上,美国毒品战陷于现实主义理论指导的困境,存在诸多缺陷;实践上,禁毒方式尚无得到有效安排,禁毒资源调配陷入误区。因此,美国开展毒品战只有在政镱调整上更灵敏,才可能提高禁毒工作成效,并最大限度地控制禁毒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中国学研究中关于中国地方史的研究,在反思费正清中国整体研究、立足于官方的中国政治运行研究模式的基础上,将关注重点转向中国地方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立足于省、县乃至乡域等地方视角,对王朝制度在地方的运行与效果、城乡地方性社会组织与跨地方性社会组织、城乡地方、社会生活、城乡妇女社会生活、民众运动与社会阶层、自然环境与社会变迁、文化与消费等较广泛的领域,进行了既具有理论色彩、又颇见实证性的研究,出版了一大批代表性著作,显示出美国中国学紧随时代潮流、不断自我超越及壮大发展的景象,这些均激活了研究者的思维,彰显了历史学的学科魅力.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中美间学术联系渠道的畅通、美国中国地方史研究者能深入中国社会实际、实地观察、查阅官民档案等因素是分不开的,几代移居美国的中国学人或由美国学成归来的学人们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美国中国地方史研究具有主流话语色彩,对中国本土地方史研究影响明显,我们仍需对其生成背景、脉络演进及得失加以厘清,避免跟风式的注脚性研究、视野和范围狭窄的碎化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快速发展,1953年人均GDP已达2000美元,在向人均GDP3000美元的目标发展。此时,前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给美国以极大冲击,而尼克松任总统期间实行的“新联邦主义”政策收效不大,加之战后婴儿潮出生的人相继达到劳动年龄,就业压力越来越沉重。于是,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合格劳动力,使得职业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并受到联邦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以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国家独立、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保卫中华和复兴中华文化也成为思想学术界的立论基调. 在此历史语境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有了新的发展,相应的儒学教育也呈复兴之势. 在清末废书院改学堂、推行新学制中退出历史舞台的儒学教育,在这个时期以书院讲学的形式再次出现,复性书院、民族文化书院、勉仁书院等相继建立即是例证. 但是,作为国民党政权抗战建国的手段和工具,复兴民族文化运动既是意识形态的政治斗争需要,也有国民党政权寻求合法性的内在驱动,是在民族和文化双重危机的局面下,民族主义与意识形态共谋的催生结果. 对于志在儒家文化复兴,承担民族文化前途使命的新儒家学派而言,其文化教育主张客观上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因此为民族国家建构意识形态所倚重,并获得自身发展的空间. 然而,官方意识形态对民族文化的策略性的建构,也必然为其发展给定了限度,事实上也预设了儒学及其教育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上世纪7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结构出现了一些调整,在层次结构上大量增加了副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授予量;在形式结构上,私立大学,尤其是私立营利性大学发展迅猛;在科类结构上,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今后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要注意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加强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试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这是美国历史上进行的第二次文官制度改革,也是在对近百年来的美国文官制度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次改革影响极其深远。因为改革法不仅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联邦政府人事制度应遵循的九条功绩制原则,而且,为了更好地贯乇功绩制的九项原则,1978年改革还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例如:为了提高高级人员的素质,建立了“高级行政职位”;推行“工绩工资制”;改革了传统的考核制度;撤消文官委员会,建立了新的人事管理机构;还明确规定了禁止官员采取的人事措施,这样明确规定官员的“被禁止的人事措施”,有利于监督、防止和罅官员们利用人权在人事管理方面营私舞弊。扩大了政府各机关的用人权;关少了退伍军人的优待范围等,总之,1978年对公务员制度所进行的改革,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调动公务员积极性,消除互相扯皮现象,以及推动公务员管理理论的研究等,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1870年以来工业革命和"消费革命"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史实,探讨美国20世纪20年代经济发展的阶段属性.认为此阶段的美国经济,既不是"通货膨胀下的繁荣",也不是"高度繁荣和经济稳定增长",而是泡沫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温少展 《广西教育》2010,(24):76-78
本文以1870年以来工业革命和"消费革命"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史实,探讨美国20世纪20年代经济发展的阶段属性。认为此阶段的美国经济,既不是"通货膨胀下的繁荣",也不是"高度繁荣和经济稳定增长",而是泡沫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经历数量上的历史性增长的同时,其内部构成也经历了一轮"信息化重组"。在这场重组中,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后形成的以"三方体制"为核心的协调的劳资关系体制逐渐解体,资本对劳动发起一场单方面的"阶级战争",劳资关系的疏离和对抗即"离斥"特征表现得日益突出,发达国家的劳工运动和劳工力量也日益衰落。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本文结合大量史料,再现了这一时期苏联的武器装备的发展状况,并重新认识那个逝去的历史一幕的得与失,从而表明在世界上和谐发展、合理发展经济、和平共处、不搞对抗、共同繁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探究20世纪7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政策特色及其政策不足入手,提出合理的完善策略,指导我国当今职业教育政策的制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