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绪元年(1875),清廷任命了第一个驻外大臣,但一直未建立系统全面的出使报告制度。直到宣统元年(1909)初,外务部奏定出使报告章程,发给清朝驻外使臣遵照办理。从宣统元年夏季起,清朝各驻外使臣开始执行该制度,陆续向外务部呈递了出使报告。外务部接到报告后,加以整合向皇帝奏报,并分类编纂,咨行各相关京内衙门。出使报告制度的建立对促进近代中外交流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1908年12月,荷兰政府拟定于海牙召开万国汇兑会,协商国际间贸易的货币汇兑问题,并照会清政府,邀其入会。后几经协商,万国汇兑会于1910年6月举行。这里刊出的有关史料,选自馆藏大清银行、外务部、度支部等全宗,主要反映了清政府围绕入会问题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及与会的部分情况,可供近代国际贸易等方面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云南档案》1998,(Z1):15-25
1904年3月10日成立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前身,1907年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辛亥革命后,定名为国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自成立后,不断扩大组织,征集会员,在全国各地区增设分会.于1923年6月1日在昆明召开成立万国缔盟中国红十字会昆明分会的大会,正式成立中国红十字会昆明分会.  相似文献   

4.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庆贺意大利、瑞士两国交界处所凿新泼龙山洞铁道——欧洲最长的一条铁路隧道告成,于同年四月至九月,在意大利著名工业城市米兰(档案中译为秘拉诺、密拉诺、米郎)举办赛会。该会总办邀请中国派员入会,外务部奉命第一次承办事宜,根据商部《出洋赛会章程》分饬各省备物赴赛,随即便有商人筹办货物赴米兰参赛,并获得奖牌。现从馆藏外务部全宗中选辑有关档案,予以刊布。  相似文献   

5.
提到白求恩,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说起贝熙业,大家就知之甚少了.贝熙业是一位在抗日战争期间无私地援助中国人民的白求恩式的医生.贝熙业民国初年来华,在中国生活了40多年,曾任法国驻中国使馆医官、法国医院大夫.1920年中法大学成立,任该校董事、教授兼校医.1954年离开北京回法国.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正义的抗日斗争赢得了贝熙业的肯定和无私帮助.1937年,贝熙业代表外国驻京医官向中国红十字会致函,表示愿意为红十字会服务,支援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相似文献   

6.
刘燕 《历史档案》2007,(4):48-52
清王朝时期中国与俄罗斯交聘往来,俄国驻北京传教士团都驻在俄罗斯馆.从康熙朝起,俄国使臣、商队在这里从事着外交、宗教、经济贸易和文化等活动.因此,在没建立使领馆之前,京城的俄罗斯馆起到了中俄交往的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7.
光绪三十四年,清政府外务部与美国政府商定,以美国掠夺的庚予赔款中的一部分,作为清政府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经费。为了办理赴美留学生事宜,成立了游美学务处。现从馆藏外务部档案全宗中选出部分档案,予以公布,供研究参考。——编选者方裕谨外务部为拟定收还庚子赔款遣派学生赴美办法大纲事奏折宣统元年五月二十三日谨奏,为收还美国赔款遣派学生赴美,谨拟办法大纲,恭折具陈,仰祈圣鉴事。窃查光绪三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外务部奏称,美国减收赔款,经与驻京美使商定,自拨还赔款之年起,初四年每年遗派学生约一百名赴美游学,自第五年…  相似文献   

8.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在该会成立之前,山西人谷思慎、王荫藩和何澄即分别于8月14日、8月20日入会,随后荣炳、景耀月、王用宾、阎锡山、温寿泉、张瑜、乔熙、荣福桐、井介福、崔潮、张呈样、丁致中、赵戴文等亦纷纷加入[1].其中,谷思慎被任命为同盟会总部执行部调查科负责人兼陕西会员入会主盟人,王荫藩、荣福桐、景耀月为山西会员入会主盟人[2].同盟会成立后即筹划在国内建立支部和分会,山西分会受国内北部支部(设烟台)领导,会址设东京,分会干事曾先后由谷思慎、王用宾、荣福桐担任.山西分会成立后便开始大力开展组织发展工作,一时之间在东京的山西籍留学生纷纷入会,仅1905-1906年入会且有据可查者就达50余人,居北方诸省之冠.对此,景梅九曾回忆说:"同盟会原来发起于南方同志,西北方面除了张溥泉外,最初加入的,还算山西人占了多数."  相似文献   

9.
1904年至1905年,日本和沙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地区的权益,以我国东北为战场进行了一场战争。战争持续了近一年半之久,最后日胜俄败。1905年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从而日本取得了在我国东北南部地区的支配地位。馆藏外务部档案中,保存有清政府驻日本大使杨枢致外务部密函数十通,反映了有关这次战争爆发前的形势、双方战备情况、双方海陆作战情形以及最后两国议和等方面的情况。现予公布,供研究日俄战争及当时国际历史形势参考。因函件较多,拟分三次发完。  相似文献   

10.
本刊1986年第四期曾刊布清外务部部分主要官员的履历单,现从馆藏外务部档案中,再选出外务部4名重要官员的履历单予以刊布,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北平红十字会,严格意义上应该称为中国红十字会北平分会。抗战胜利后,中国红十字会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员时期(即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期)。在这一重要转型时期,北平分会抱定会总会。嗣于1944年10月,伪华北政务委员会令该会停止活动,复改为伪华北救护委员会,隶属于伪华北医药卫生委员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13,(22):16-16
去年,中国红十字会因遭遇“郭美美事件”陷入信任危机。面对公众质疑,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红监会”)成立。但是,仅仅过去了半年,因在重查郭美美事件上的反复、对自身定位的不清等事件,红监会被推上了风口浪尖。1.你认为红监会有调查红会的权力吗?  相似文献   

13.
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上海暴发了各店工人罢市事件。沙俄驻上海总领事受各国驻沪领事之托,以领袖领事身分出面干涉,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禁止罢市,指名捉拿罢市首领。这里选刊的六件清外务部档案,反映了就此事件进行交涉的情况,揭示了列强国家干涉中国内政的事实。现予公布,以为研究帝国主义侵华史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4.
95年前的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正式开学。这就是清华大学历史的开端,此后学校规定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校庆日,延续至今。1.学堂成立背景。1900年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翌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当中有一笔庚子赔款,计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其中美国分得32,000,000两(合24,000,000多美元)。美当局承认他们索取的“实属过多”,同意将多余部分用于退款办学。经驻美公使梁诚等人的艰苦努力之下,退款办学终于得以在1909年开始实施。1909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由外务部和学部共同管辖,负责选派…  相似文献   

15.
总署,亦称总理衙门,均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简称,是清政府办理涉外事务的机构。咸丰十年十二月成立,光绪二十七年改称外务部。总署期间,将所存档案分门别类编辑成诸多专档,称为清档,以备查考。此次所发表的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外务部全宗清档稿本,是为咸丰十一年七月至十二月陆路通商清档,其主要内容是有关中俄双方关于议陆路通商章程的来往照会及章程草案,此外还有办理俄商携货由天津赴恰克图出口事宜咨呈文,现予发表,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郭慧 《历史档案》2006,(2):17-21
清驻意大利大臣黄诰为各国赛品情形等事致外务部函光绪三十二年六月1敬启者:五月二十五日寄上第八号公函谅邀察入。诰于二十七日往赴密拉诺会场,各国赛品次第齐备,而以陆运为大宗。所有电车、汽车、火车陈设一处,款式各有不同,盖因此会为开洞而设,特于铁路所行之车尤为注意。此  相似文献   

17.
光绪末年,清政府决定废止科举,各省陆续兴办新式学堂,为总率兴学育才之事,遂于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十日,发布谕旨成立学部。本组史料选自馆藏外务部档案,其内容除有关学部成立谕旨外,还有学部酌拟的本部机构设置、职掌及国子监归并、与礼部办事界限等事宜之折单。可供研究中国教育史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同济大学最近成立了图书情报学术研究会,凡从事图书、情报工作具有馆员职称或相当于馆员职称以上者均可入会。研究会的主要活动是举办各种学术报告、研究课题的  相似文献   

19.
刘志琴 《出版参考》2006,(20):12-13
一百多年前,上海的社交界曾经起了一场风波。原因是中国驻英使臣郭嵩焘在宴请外国宾客的宴会上,带了夫人,这是中国上层女性第一次进入官府接待外宾,在外国这是寻常礼节,在中国却引起舆论大哗。1878年11月15日的《申报》就刊出什么“传为笑柄”、“群指郭  相似文献   

20.
光绪三十二年中国参加意大利米兰赛会史料(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驻意大利大臣黄诰为米兰赛会中国赛品得奖事致外务部函 光绪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敬启者: 九月初二日寄上公函第十一号,谅邀察入.密拉诺会场已于九月二十五日闭会,曾经电达钧署在案.诰于闭会之前,即赴会场料理一切.中国赛品,计得奖凭、奖牌百有余张,已发出奖单,诰俟收到后,再行详列清单,咨呈钧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