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一片赞誉北京亚运圆满结束后,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骄傲和自豪,而更多的是探索和思考。亚运精神能否永存?亚运产生哪些滞后效应等一系列问题的答案,都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寻找。对此我院体育社会学教研室,带着社会赋予的使命,抛砖引玉,对北京亚运效应有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他们认为: 利用系统思想对亚运效应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才符合现代管理思想。才能全面地系统地去认识亚运效应。中国人民强大的凝聚力,使北京亚运得以圆满成功。只有巩固亚运凝聚力,才能使亚运精神永存。巩固亚运凝聚力的关键在于如何掌握人们心理的变化规律,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亚运意识汇集了中国人巨大的民族情感和强烈的爱国热忱,是全国人民成功举办亚运而形成的一种共识。这种共识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对体育的某些偏见。亚运意识正在升华为奥运意识。实现体育强国还要具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北京亚运显现了竞技体育的特殊功能,发出了光和热。但还远远不够,还没有经受过奥运会强烈的冲击波。因此要在亚运基础上,抓住有利时机,更好地运用和发挥竞技体育的特殊功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距离第十一届亚运会的举行只有一年了。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在亚运会前应具有何种国民心态来投入亚运会前各项准备工作并力争在亚运会上取得优良成绩呢?这是一个在亚运会前亟待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态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公众对亚运场馆的情感,可以更好了解公众对亚运场馆的态度。为了更好研究公众对亚运场馆的情感,特选取了新浪微博这一新兴平台,截取2011年7~8月份新浪微博中所有包含"亚运场馆"的帖子,利用词频分析工具对微博内容进行主题词分析,提取出表达公众情感的高频词汇,引入情感价值论的分类方法,分析网民对亚运场馆的情感,并对网民情感分别与网民性别、网民使用媒介工具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北京亚运谁能以个人夺金牌最多而戴上皇冠? 以往,在大型综合型运动会上有幸佩戴此金冠的多为游泳好手,如勇夺七枚奥运金牌的施皮茨和汉城奥运六枚金牌得主奥托。从亚运看,射击,田径、体操等项目,均有可望夺冠的好手在上届亚运,射击骁雄许海峰、邱波各夺四枚金牌,李宁在1982年亚运夺四枚金牌,上届亚运仍三冠在握,为两届亚运个人夺冠第一人。体操好手李敬,则是北京亚运的金冠候选人之一。此人已  相似文献   

5.
2005年行将过去,迎来2006年,又是一个亚运年。从1990年第11届北京亚运到1994年第12届广岛亚运、1998年第13届曼谷亚运、2002年第14届釜山亚运,武术进入亚运会奥林匹克赛事,已整整4届。15年间,武术所走过的这一延绵连续的历程,是竞技武术不断发展,亚洲及国际武联乃至各国武术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结果,当然亚奥理事会的决策和决定当属功不可没,亚运会上增添了除奥运项目之外的亚洲特色项目,如武术、藤球等。  相似文献   

6.
张新萍  邓春林 《体育世界》2009,(10):113-114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对亚运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内涵进行辨析,阐释了亚运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契合与广州亚运文化的岭南特色,继而对借助亚运文化弘扬岭南文化的独特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具体实施途径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充分利用亚运后继效应促进广州文化大省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和谐亚运"、"经济亚运"、"人文亚运"、"科技亚运"和"绿色亚运"的理念和视角,结合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实践,探讨了广州承办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将对广州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城市环境、城市建设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并对此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8.
广州亚运会--物流竞技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成功举办2010年广州亚运会需要高效率、低成本的亚运物流系统支撑。目前,广州的物流系统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管理上,尚不能达到广州亚运会的要求。为此,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广州亚运物流系统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广州亚运物流系统的组成、内容和特点,广州亚运物流服务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对广州亚运物流系统的规划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观众在体育赛事中起着特殊地地位。赛场礼仪和赛场文化是亚运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亚运赛场观众礼仪和赛场文化,提出了实现亚运赛场观众礼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期待觉醒     
围棋进亚运,增加了一次展示自身魅力的机会。对于韩国棋手来说,他们此次亚运之行可谓是完美的经历。作为东道主中国队,未能摘金无疑留下了遗憾。仔细分析,这与韩国擅长快棋、充分利用规则、认真备战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1962年至1986年期间《体育报》报道的亚运会内容进行分析。这一期间《体育报》的亚运报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特征明显的阶段:新中国初期亚运报道的政治色彩浓厚;"文革"中亚运报道的语言极具特色;改革开放初期的亚运报道明显透露出反思和鼓励;20世纪80年代的亚运报道紧紧围绕"金牌霸主"之争。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02,(7):5-5
亚运会前男队主力只参加两次国际比赛:中国公开赛和美国公开赛。所以我们把中国公开赛当作亚运会前的一次练兵,男队主力倾巢出动,观察一下他们的状态,从中及早发现问题,同时检验一下几对新的双打组合。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英国女王王冠上的宝石和世界上其它价值连城的珠宝石无不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洗涤,浸透了贪婪者和无辜者的鲜血的话,那么全世界各项体育运动的奖杯也大多有一部不同凡响的鹰难史。- 这些金光闪闪的体育奖杯  相似文献   

14.
广州亚运场馆建成后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州亚运场馆建设即将大规模地展开。亚运会结束后,场馆面临如何继续开发利用、收回投资的问题。鉴于此,对建设、使用广州亚运场馆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若干分散政府投资风险、避免赛后大量场馆闲置的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利用亚运场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个月,朱宝新成了知名人士了。不过,直到眼下,他的名气还没大过他的亚运小彩旗。你看那街道两旁。商店内外,会议桌上,小汽车里,宾馆内,百姓家,“春城无处不飞花”,白的红的绿的,挂着的插着的摆着的——亚运彩旗无处不有,给迎亚运的北京又增添了热烈气氛。五彩缤纷的亚运彩旗给北京增了辉,也为朱宝新这个年轻人扬了名,彩旗“出生”一年来,朱宝新为它写下不少故事。这小伙子是个体育迷,家住丰台,经常大老远的跑到“工体”看比赛。有一次他去看足球,从那欢声雷动的热烈气氛中获得启发。他得让场面更热闹一些,要是八万空着手的观众都有面小旗,那劲头,那场景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啦啦队就以青春活力、动感时尚为代名词,在距离广州亚运会还有一年多时间,由2010年广州亚组委批准、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广州健力宝集团联合主办的健力宝亚运啦啦队全国选拔赛于10月正式启动,各项亚运主题相关活动同时进行。据统计,亚运啦啦队海选赛共计1014支队伍参与报名、个人赛参与选手532位,而参赛总人数则达到20812人,空前的规模创造了中国啦啦队选拔活动的规模之最。  相似文献   

17.
游泳(含跳水和水球,下同)自1951年第一届亚运会起,即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至1994年广岛亚运会,已产生了348枚金牌,是亚运会金牌大户之一,是亚运会金牌争夺战的重要阵地。纵观历届亚运大会,人们清楚看到:游泳强国即亚运强国;游泳三强即亚运三强;得游泳者得天下。从1951年首届亚运会起,日本连续8次夺得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名,可说是亚运强国了。从日本所获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胡斌 《体育学刊》2005,12(5):26-28
根据亚运会对场馆的严格要求,结合广州的实际,认为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中要体现出人文亚运、科技亚运、绿色亚运的精神,要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比赛和训练的关系、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注重场馆规划的远见性,场馆建设的先进性和科技性,以及赛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19.
2006岁末,适逢四年一度的亚运盛会,亚洲网坛的各股力量齐聚多哈。此前,中国网球曾经8次冲击亚运金牌这一亚洲网球的巅峰,其中既有包金揽银的喜悦,也有颗粒无收的窘迫。回顾过往,几多荣誉,几多失落,其间包含的故事,恐不为今日球迷所熟知。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广州亚运会体育场馆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以往奥运会、亚运会场馆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议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时,应着眼于广州市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旧场馆,适当修建新场馆,尤其要考虑亚运场馆的会后利用问题,避免“后奥运现象”。同时,将亚运场馆建设与广州市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联动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