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汉语三音节新词语与类词缀的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节和双音节词为主,近年随着词汇的发展,三音节词语有增加的趋势。本文通过举例对汉语三音节新词语的语言现状和类词缀语义虚化及偏离原义的分析,试探讨类词缀和三音节新词语发展的相互关系。语义可偏离原义较远、构词能力强、可类推的类词缀较易与双音节词语组成三音节词语。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日语流行语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其研究大多从美学、社会学及语法学出发,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日语流行语类词缀的学者寥寥无几。一个类词缀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其演变机理包括隐喻、转喻及类推。深层次挖掘及解读日语流行语类词缀特点及其内在演变机理,对深入了解日语流行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东北方言词缀中,"子"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它既有增强语气及幽默感的作用,也有语法上变动词为名词的作用。文章主要从《东北方言大辞典》中选取语料,从词缀"子"的分布、使用规律和发展趋势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近来,报纸、网络甚至生活中都出现了不少数量的门族词。作为连续体中的新兴类词缀,我们认为这个门既包括意义偏虚的类词缀,也包括意义偏实的类词缀,也就是说在××门中的门是靠近词根方向的类词缀,而‘××门’事件/丑闻/风波中的门是靠近词缀方向的类词缀。  相似文献   

5.
词尾“化”的来源、意义及“X化”动词语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追根溯源,认为“化”尾是由单音节动词“化”虚化而来的,它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文章还讨论了“X化”动词的语义特征,提出“化”是表示变化发展,“X”表明变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江淮官话无为方言虽属北方方言,但是极少用“儿”这个词缀.在普通话里很多用“儿”词缀的地方,无为方言用“子”这个词缀.无为方言“子”词缀和普通话“子”词缀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特点.为展现江淮官话无为方言“子”词缀的特点,将选用具体的例子阐释无为方言“子”词缀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取"是一个结合能力很强的语素,运用语法化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古汉译佛经中"取+V"结构中"取"的发展演变进行考察,"取"在语法化过程中发生了结构的重新分析和语义的虚化,二者发生的阶段相互吻合。  相似文献   

8.
"笑"类动词是自然语言中最常用的动词之一。俄语中存在大量的"笑"类动词。对俄语中"笑"类动词进行统计与分析,将它们分为方式类动词和情感类动词,通过语义分析法分析俄语中的"笑"类动词,探讨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晋灵公不君》(《春秋左传·宣公二年》)一文中,“寝门”的注解存在“二门”和“卧室的门”的分歧,考察“寝门”在上古汉语文献中的用例并分析其语义构成,认为当释为“二门”.  相似文献   

10.
介词"为"在汉语中大量使用,具有特定语义。本文依据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对对象类介词"为"在汉语句子中的用法进行语义分析,探讨其英译方法。以期引起人们对对象类介词"为"的语义的重视,保证汉英对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说的雅致类形容词是指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中级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双音节形容词。这类词语存在教师解释难、学生理解难的问题。为此,笔者以雅致、高雅、优雅、高洁、清高五个词为例,尝试从语义、句法、教学策略等方面探索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在汉语课堂上解释这类形容词。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词语层出不穷,其中"度"作为构词语素,出现了一种新的用法,接连不断地生成新词,我们不妨称之为"度"类词。文章将主要讨论"度"的组合方式、使用情况及形成动因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找出它们的组合规律及成因。  相似文献   

13.
派生方位词"之上/下"是由助词"之"和名词"上/下"经常共现由跨层非短语结构重新分析而来."之上/下"已经脱离名词范畴,由实词虚化为虚词,是一个粘着后置的方位词.其语义的演变主要集中在隐喻作用下的泛化、虚化,从空间域到表示时间、范围、层级、状况等非空间概念.  相似文献   

14.
源于李绅《拜三川守诗序》,用“棍”称坏人在唐代就已出现,从“棍”的“无赖、坏人”义产生构成了一系列“X棍”族词.词族“X棍”是一个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形式是模槽“X”加模标“棍”,意义上的统一是表示一类具有共同属性的人;从语用功能方面分析,“X棍”族词都属于认知称谓名词,这个词族能够表达丰富的语义内涵,印在指称人时带有明显的性别指向,语义上表达的是对男性的鄙视,并且含有骂詈的意味;词族“X棍”的形成是语言中的类推机制和经济原则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毫"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它具有量词和副词两种词性,而其本身是表示名词"毛"的意思,本文将从历时的角度探讨"毫"是如何从名词变为量词和副词的,并对名词、量词、副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古语“画虎不成反类狗”究竟应该怎样来理解,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明确的答案。由于古人没有对“画虎不成反类狗”作注解,又没有直接相关的证据可以说明“画虎”的确切含义,所以现在只能在传世文献中找寻线索,给“画虎”作出一些可能的合理解释。一种可能就是,“画虎”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描画”老虎。东汉以来已经有了在门户上画虎驱邪的风俗,所以“画虎不成反类狗”的“画虎”就是指“描画”真实的老虎形象,是完全有可能的。还有一种前人没有提出过的可能解释,就是把“画虎”的“画”理解为“书写”的意思。“虎”字与“犬”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形体是很相像的,在甲骨文和金文时期,“虎”字写得不好,就写成了“犬”字,也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并列短语的词汇化是现代汉语双音词产生的一个主要途径,文章以"避免"一词为例,从共时层面对"避免"的表义特点进行简要分析,从历时角度考察"避免"的词汇化演变历程,并就"避免"一词的词汇化机制从心理组块、韵律机制和使用频率三个方面进行考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国篮球“年龄门”事件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收集,并运用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对中国篮球“年龄门”事件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而杜绝或减少这一体育现象的再次发生,为中国篮球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语料库研究表明,词项的搭配行为显示一定的语义趋向:一定的词项会习惯性地吸引桌一类具有相同语义特点的词项,构成搭配.词汇系统中的季节词作为人类时大自然认知结果,其词义系统既反映了人类生活中共同的客观世界,又反映出不同语言社团所面对的有细微差别的世界.季节词汇语义场是研究不同语言词义共性和差异的重要语义场,本文拟以汉、英语基本季节词“春”和“spring”为例,借助现代语言研究工具语料库,对二者的语义韵特点及翻译进行比较,以期对季节词的语义韵比较和翻译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从而对词汇搭配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共"与"一共"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的、意义相近的统计副词,它们在语义特征、句法功能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相同与相异的地方,本文对此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