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崔曜 《新闻世界》2014,(4):33-34
本文以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节目为案例,结合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分析电视问政作为新闻评论的新形式如何建构新的公共领域。本文将围绕公共领域三大要素——“公众”、“公共舆论”、“公共媒介”,探析公众在节目中扮演的角色,问政中公共舆论如何形成的,媒体如何作为"公共舆论的载体"提供政府与人民交换意见的场所。  相似文献   

2.
张萍 《今传媒》2013,(11):14-15
电视问政自问世之日起就饱受争议,究竟它只是行政管理的创新方式还是电视媒介致力于建构公共领域的尝试,对电视问政的不同认识将生成不同的节目内涵与传播效果。论文重点探讨电视问政如何强化公共性,实现对民众公民精神的启蒙,推动公民社会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王小娟 《今传媒》2012,(7):33-35
当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公共领域的研究出现两种对立观点,学理研究和论证综艺节目公共领域建设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文章从政府规制、受众与电视媒体的关系、受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公共领域的理论特征等方面论证了这种可能性,有利于推动当下电视综艺节目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的概念,试从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报道语态方面论述我国电视民生新闻是否存在着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5.
程细雨 《新闻世界》2013,(7):176-177
【摘要】作为时下热门的传播载体,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互动平台。迅速崛起的微博似乎为推进建构哈贝马斯眼中的公共领域提供了某种可能。本文以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为依据,探讨基于当前的微博语境是否已经具备了构建公共领域的条件。研究发现,现今的微博语境并不能达到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理想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微博确实为民众的言论表达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吴颖 《新闻世界》2012,(3):36-37
近年来,电视情感节目在荧屏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私人情感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的风行,凸显的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危机,即传媒在构建公共领域的过程中,不恰当地将私人领域放入公共领域。本文以电视情感节目为切入点,探讨在当今社会媒介环境下公、私领域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对传媒的影响,并阐述如何正确发挥传媒在构建公共领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电视公共新闻的本质是回归新闻的公共性,两者在本质上相通。本文试图借鉴公共新闻的公共领域建设特征,结合国内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探索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突破的途径,由"小民生"演变为"大民生"。  相似文献   

8.
吴涛 《今传媒》2011,(4):18-19
长期以来,中国的公共领域始终处于缺失状态,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环境则为公共领域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念为切入视角,围绕公众舆论、媒介特点发展变化、人这三大要素来论述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下,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相关问题。着重比较分析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不同特点对公共领域建构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在网络媒介环境下公共领域建构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狂欢化与公共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自春晚开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以广场式的狂欢化娱乐释缓了中国观众背负的政治、传统道德压力,以娱乐的方式完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社会个体、公众的建构.当下具有后现代特征、有广泛参与性的综艺节目构造了一个有民主性质的文化公共空间,但在消费主义挟持下,娱乐受众到民主公众、娱乐中的公共文化空间到公共领域的过渡并非必然.这种过...  相似文献   

10.
柴燕宾 《今传媒》2011,(10):17-18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网络技术升级到web2.0阶段,以BBS、博客、播客、维客等为代表的微内容短时间内也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由于微内容的主体的广泛性、大众化与多元性,信息交流系统的开放性与交互性以及内容的批判性和质疑性,契合了公共领域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因此对公共领域在信息时代的构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微内容以其特有的方式,在网络环境中集结公共话题,并对此展开争议与辩论,最终促使趋同意见的形成。在微内容的机制之下形成的网络公共领域,其拓宽了信息的来源,使人们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不同观点得到交流与碰撞,并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大量生动的素材。但是由微内容构建的公共领域也存在着相对不平等现象,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了各种力量的侵蚀,另外其个人性也会削弱公共领域的理性基础,多元化特征也带来了公共领域的"碎片化"等问题,必须对其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11.
报刊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制度性设置,为知识分子提供了想象和表达的空间,也为知识分子安排了以言报国的广阔舞台。中国历史上的诸多报刊中,知识分子为国家和社会的建构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路,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起到了历史性或决定性的作用,充分营建了一个文人论政引领的公共领域。本文浅析了报刊的社会背景对知识分子通过报刊构建公共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朱述超 《东南传播》2010,(10):34-36
本文认为自春晚开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以广场式的狂欢化娱乐释缓了中国观众背负的政治、传统道德压力,以娱乐的方式完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社会个体、公众的建构。当下具有后现代特征、有广泛参与性的综艺节目构造了一个有民主性质的文化公共空间。但在消费主义挟持下,娱乐受众到民主公众,娱乐中的公共文化空间到公共领域的过渡并非必然。这种过渡需要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做出有力的批判、提升与引导,更需要电视分级制等长效监管机制对综艺节目低俗化倾向进行有法可依的强有力干预。  相似文献   

13.
张晓静 《青年记者》2012,(11):65-66
2006年,Twitter网站创办,微博进入公众视野.2009年,新浪微博开办,随即国内各大网站纷纷开办微博.微博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使公众交流模式的更新. 微博构建媒介公共领域的可能性 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存在的构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由私人组成的公众.他们具有独立人格,能够在理性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辩论;(2)拥有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  相似文献   

14.
张泓  罗序文 《新闻界》2003,(6):18-19
“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中具有头等的重要地位。”(哈贝马斯:1999)。新闻(journalism)、公共领域(publicsphere)与民主(democracy)一向被社会学者认为是重要的″三角关系″。新闻媒体应该是公共领域的重要形态,是公民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途径。利用媒体资源来建立一个有效的公共领域模式涉及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模式才是有效的?二是当前的媒体资源有哪些?三是如何建立?有效的模式必须符合公共领域的内涵,这一内涵有:(1)公共领域是…  相似文献   

15.
王杨 《东南传播》2011,(6):27-29
微博以其即时、便捷、开放的传播特点和低准入门槛,为弱势群体和草根民众提供了话语表达平台,形成了"互动环境下的舆论场".微博中的民间"舆论场"给公众意见的自由表达提供独立空间,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核心概念不谋而合,通过有效搭建公共话语平台、降低人际交往成本,彰显了独立精神和理性批判气质,为公共领域重建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公共领域开拓了新的存在形态.作为公共领域的网络空间,在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因其不规范而存在种种危机.本文从公共领域的角度探讨了网络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7.
公民通过公共领域可以对国家相应的策略和工作进行评价和监察,对事务提出自己的意见,进而形成公众的舆论。合理的公众舆论在国家制定相关制度时起积极引导的作用,与之相反,不合理的公众舆论会阻碍国家制度的制定,并且影响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在公共领域下的新闻媒体对公众舆论起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现实情境下,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对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是有借鉴意义的,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可以说是为这种借鉴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一虎一席谈>在议题设置上体现了公共性特征:1.话题聚焦公共利益;2.现场参与模式遵循平等原则;3.在矛盾与冲突中寻求共识.从这些特征中我们可以发现电视谈话节目有构建传媒公共领域的可能与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电视民生新闻走过了第一个十年,取得了辉煌,但传播内容琐碎化、低俗化、同质化、新闻越权以及公信力下降等问题也暴露无疑,收视率的下滑便是明证.电视民生新闻的出路在哪里?本文认为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型是一种必然趋势,其中电视观众公共讨论意识的增强、竞争的需要、媒体责任意识的加强及公共领域的构建这几方面的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并提出在报道内容、受众定位、报道方式和反馈环节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席悦 《新闻世界》2014,(6):136-137
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态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用户的交互性得到尊重,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可以参与到针砭时事的公共环境中。其中微博的兴起,更是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使得使用者参与的意识越发强烈。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微博当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在出现之初与出现一段时间后,大众对其的关注度及评价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变,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随着时间的变化大众的观点也会出现变化呢?本文从公共领域理论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