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遗产保护是节约型、可持续社会的建设基础,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评价,要与以往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保护的工作相衔接,才能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同时,也应引入民俗学的视角,才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支撑。民俗学也要补充世界遗产学的现代知识框架和行动框架,去更好地发挥学科作用。  相似文献   

2.
"活态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顺利实施的关键。"活态保护"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三个部分组成一个动态的文化场,在这个场中进行着疏通传承渠道、存留文化空间和延续文化时间的工作,以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活态保护"具有的再创造性的确认、核心价值的确立和当代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三个关键点。"活态保护"必须贯穿回归生活文化,表达个性特征,突出多样性,展示创造力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有其起因,我国当前的现状决定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措施的重要性。目前在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在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3年,联合国通过了《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国人对“无形”文化遗产也日渐予以关注。《公约》把密切联系活态文化精神的形式归纳为五个方面: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显而易见,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这五个方面都与传承人的活动方式、传承手段、传承条件、传承内容和传承结果息息相关。因此,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最主要的是保护其载体,即传承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数量、种类、所处时代朝代和分布等方面对属于或与宗教有关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述评分析;指出了其所具有的世界性价值和意义;认为“国保”和“国遗”不仅分别为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和精华,而且两者之间有不少属于同一种宗教,是密不可分、静动相关、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相联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遗产地管理体制的科学与否是遗产保护是否有力的重要保障。从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自然化遗产的管理体制,分析了乐山遗产地现行管理体制的优势及弊端,提出了乐山遗产地管理体制建设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7.
8.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软件”研究、保护、传承与传播,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通力协调协作,有力的经费保障,专业研究人员的努力,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只有这样,保护工作才能真正扎实有效的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10.
去年12月27日,笔者有幸在广东省新课程改革交流会上观摩了四堂公开展示课,唐云波老师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之一.观后着实让我眼睛一亮,发现当不少同行还在抱怨新课程如何难上的时候,广东的同志却已经"决战"课堂,且卓有成效.回沪后,即把这些情况介绍给上海的同仁.现在,应编辑部之约再来拜读唐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想法就愈加清晰.  相似文献   

11.
文化遗产     
郭岩  陆晨虹 《中文自修》2004,(12):52-53
历史让我们长大,艺术使我们高尚,无论是有形的文物还是无形的文化遗产,都记述着人类的文明,需要我们用眼睛去欣赏,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体会,才能领悟到人类文明的内涵和真正价值。我们许多同学的文章,缺乏底气,缺少力量,究其根源,是书读得少,路走得少,是实践能力的不足和文化意识的缺失,这是当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所产生的负面——浮躁意识,功利主义在我们身上的影子。所以,从作文做人的角度,我们要静下心来,增强文化的底蕴和情感的层次,从人类历史文明,文化遗产中获得启迪和收获。  相似文献   

12.
"老虎笙"是楚雄彝族珍存的文化遗产,应深入发掘研究,向申报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努力;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审视"老虎笙",应从五个方面人手.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文化本体与生态环境保护、"老虎笙"所蕴涵的文化价值观构建与传承、坚持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一体和互动原则、"老虎笙"所在的社区与文化主体组织与利益协调以及借助旅游业适度进行产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13.
14.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传承"的思考和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技艺蕴涵知识属性和思想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的传承只有通过知识和思想的层面去体现,才能使传统技艺更好地被认识、理解和传承下去,从而更好地继承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2021年11月,由敦煌研究院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丝绸之路中国段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展 示与交流平台建设"完成了全部研究任务,"丝绸之路中国段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展示与交流平台"(网 址:http://www.silkroadshow.cn)开始上线试运行.  相似文献   

16.
17.
18.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辨析并界定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探讨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大国在保护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的小读者卢熠提问)为保护世界各国文化和自然遗产免遭破坏,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各国政府以申报形式提供遗产资料,经考察审核符合要求者列入正式保护名单。截止到2003年10月,我国的世界遗产共有29处。其中,文化遗产有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故宫、周口店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北京等地的18座明清皇家陵寝,甘肃的敦煌莫高窟,陕西秦始皇陵和兵马俑,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山西平遥古城、云冈石窟,江苏苏州古典园林,云南丽江古城,四川青城山、都江堰、…  相似文献   

20.
在对空间研究的学理论述基础上,从人与物质性空间互动的视角,以土楼文化遗产为例,分析文化性空间的生成与空间场域中的文化展演,构建一幅人群共同体在特定空间里的有序的文化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