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禾 《成长》2005,(2):16-16
1984年的我,刚满4岁,和爷爷奶奶住在渔镇上。伙伴是一帮渔民的孩子,多是男生,常邀我一起去海边“偷”柴皮。海边有个造船厂,那里有好多用于造船的木桩,木桩上会贴着可以渗下树脂的树皮。我们常趁看船人不注意时把树皮凿下,“偷”回家晒干生火。还因为少见到鸡鸭鹅三禽以外的动物,我们一看到牛车就会狂追不已,争取坐上一程。  相似文献   

2.
邻居     
邻居这个词在我们土家族农村叫做“隔壁”。在农村老家的时候,我一律跟着乡亲们说“隔壁”,而从来不说“邻居”。只有进了城以后,我才随大流,将“隔壁”改成了“邻居”。因为我害怕别人说我“乡巴佬”。  相似文献   

3.
告别角落     
贫穷之于我似乎是一种“剥了皮又不准流血的悲剧”。为了忘却贫穷,忘却贫穷带给我的耻辱,我曾无数次逃到无人问津的角落里舔舐自己的“伤口”。  相似文献   

4.
琐记     
刘昌政  刘兰昌 《山东教育》2005,(19):115-115
我的年龄与共和国的年龄相同。人家问我过去有什么好习惯,我说几十年来坏习惯不少,好习惯不多。好习惯中有一件,就是不睡懒觉。该起则起,能做的事,尽量多做一点。形成这样的习惯,说来也简单,乃受教于马先生。  相似文献   

5.
老王     
杜保山 《河北教育》2005,(21):43-44
我在村小学代课那年,老王已教书多年,他教龄最长,年龄最大,待我们最好,我们都亲切地称他老王。  相似文献   

6.
父爱     
1985年的夏天是我记忆中最沉重的夏天,我考大学落榜了,我很痛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出来。  相似文献   

7.
那年秋天     
李清法 《现代教育》2005,(10):62-62
那年秋天,我高中刚刚毕业,村支书去找我,说“咱村的学校原是公社联中驻地,现在搬到外村去了。咱要自己办学校正缺老师,你去教书吧。”  相似文献   

8.
迷途的野马     
迷途的野马,陷入了黑暗。乱跑,乱窜,恐惧袭上它的心头。纵使它有火一样的烈性,却浑然不知这可能会使它丧命。  相似文献   

9.
迷途的牛     
罗伯茨 《良师》2010,(10):22-23
卡比内奥营地的名声颇为不佳。此处原有一头小公牛,身材健硕,却桀骜不驯,野性犹存。  相似文献   

10.
为师为范     
陈频 《教育文汇》2005,(10):51-52
我鬼使神差般地喜欢起音乐来,这绝对是受朱宝强老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书包     
周基礼 《南昌教育》2005,(B09):62-63
新学期开始了,与往常一样,大多数学生都换了新书包。看着那一个个色彩鲜艳、式样新颖的书包,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童年时背过的三个书包。  相似文献   

12.
点亮心灯     
当年念高三时,学校对我们的学习抓得非常紧,白天的课程排得满满的,晚上还有四节自习。我们像笼中的鸟儿,没有一点自由。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停电。  相似文献   

13.
师训难忘     
孙卫胜 《江苏教育》2006,(2A):42-42
师范毕业后,走上从教之路,在这近20年的为师经历中,总有几句话常在我耳畔回响,既有相处甚长感情笃厚的身边恩师,也有仅仅是听了其一次或几次讲座,便自认为我师的过客名家。  相似文献   

14.
高考往事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来临了。阅卷一俟结束,便进入录取阶段。于是。一轮明月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相似文献   

15.
怀念祖母     
杜叶华 《师道》2006,(9):53-53
祖母去世已经整整三年了。三年前的那个中午,当我接到父亲的电话,被告知祖母去世的噩耗时,只觉得耳朵“嗡”地一声,脑子霎时一片空白,竟然拎着话筒呆在那里,任泪水从脸上滑落。来不及吃饭,马上带着妻儿赶到老家。看到祖母安详地躺在门板上,我不禁号啕大哭。我自信是一个坚强的人,工作上、生活中无论遇到再大的挫折也不会轻易流一滴泪,但此时我却无法控制住自己。儿子还小,第一次看到我哭,而且是这么不顾一切。楞楞地站在旁边,有些不太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16.
责任     
周斌 《南昌教育》2005,(B09):19-21
“啪”,一声响过,文具盒从一个叫李高龙学生的课桌上掉落地下。寂静的教室刹时翻腾起来:“哇,吓死人啊!”学生们议论纷纷。我慢步走到他身旁看着他,只见他两手慌乱地朝荷包里藏着什么东西,嘴里鼓鼓地了停止了嚼动,我抬起手在他的桌面上狠狠地敲了一下,并指责道:“你干什么?上晚自习课还在吃零食!”这时,他倏地站起来,惊恐得眼睛里溢出了两行泪水,半截青色的辣椒从他手中毫无声息地落在教室的地面上。看到这种情景,也就算了,继续上晚自习课。  相似文献   

17.
称呼     
陈迪中 《南昌教育》2005,(B09):36-37
1962年暑假的一天,我正在自家菜园里翻地,忽然篱笆外传来邮递员曾哥的声音:“迪中,你的信,考上了!”仿佛记得当时并未怎样激动,一个月后,我便成了江西师范学院(现师大)外语系的一名新生。那时仍是困难时期,经常于晚饭后,与寝室的同学一道到校门口的小茅棚前买红薯吃;清一色的木板拖鞋在校园的水泥地上发出呱哒呱哒的声响。从那时起,便自认与老师这一称呼结下了缘分。参加工作后,凡听到叫“陈老师”的声音,我都会怦然心动,有时竟会回头张望甚或应答出声,过后又嘲笑自己的多情和尴尬:因为人家分明叫的是另一个陈老师。  相似文献   

18.
校园未了情     
大学校园对于青年人来说,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然而当我刚走进这所校园时,心情却有些苦涩。高中毕业六年后重新“回炉”,心态不免尴尬。那一年,我25岁,重返学校的目的十分明确,返城求职。  相似文献   

19.
我和爸爸     
看徐静蕾的电影《我和爸爸》的时候,我一个人蜷缩在沙发上不停地落泪。是不是父女之间都会有这样一个认识的过程?我承认,我对我的爸爸了解得不够。  相似文献   

20.
我的童年     
小时候,农村孩子大都中学毕业便回家种地,走不出一方水土。种好地多打粮食,一大家人和睦相处,是受到乡人普遍羡慕的。父亲也从未对我有过高的期望,他早早买好了一块宅基地,预备我长大后盖房娶媳妇。我上学的目的,无非是认识几个日常字,再知道些做人的基本道理。考试成绩的惟一衡量标准是看是否及格,及格便平安无事,不及格回家要挨骂甚至挨打,我也因此没少挨过父亲的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