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元翰是整个中国科举史上仅有的两个"四元"之一,状元及第后,成为学者型的官吏和文士,其为官贤良方正、直言敢书。为学则博学多才,在唐代141名状元中只有他和王维列入《旧唐书.文艺传》,其学术文才可见与王维不相上下,故人称有"典诰之风",尤其是其女崔莺莺的浪漫传奇故事更使其在文学作品中卓著。  相似文献   

2.
杨慎出生于京师,幼年居住于新都,仕宦于京师,贬谪滇云是杨慎生命中最重大的转折性事件,在滇云的长期生活中,杨慎渐渐发现了滇云山川风物之美并且深情吟咏赞美滇云风物,同时与滇云文士结下了深厚情谊,他与滇云文士之间的往还唱和至今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3.
祝寿源于先民对死亡的非理性思考,寿辞伴随着这种仪礼活动而生。南宋寿词从题材内容看,主要有寿圣寿官词、寿亲友词和自寿词,不同的祝寿对象和创作动机使作品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品格。而逸乐的社会风尚、理学思潮的影响、文士内敛的心态和词体文学自身的特点则是促动南宋寿词勃兴的主要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4.
管灏是玉溪康熙年间进士,为滇中玉溪名人文士之一。其一生为官正直廉洁,一心为国为民。其诗意境空灵,多宁静之美,清新淡雅,纯朴恬淡,或抒写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及赞美之情;或表明个人心志,报国为民,不与世俗合污,气质高雅;或描绘隐逸生活的惬意安然,表达自己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向往。清代诗歌创作继承发扬了古诗缘事而发的特点,既不乏传统精神,也不缺现世美感,管灏诗极为深刻的体现了这一特点,无论模山范水或吊古抒情,反映社会矛盾的精神趋于淡漠,但善于融情入景,神韵悠然,更传神体写滇中情韵。  相似文献   

5.
禅意诗情入画境——论王维山水画中的意境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文士的以禅入诗、以禅入画,始于王维,禅宗思想对王维影响深远,他将禅意与诗情融合在其空灵清寂的山水画中,开拓出诗境、禅境与画境高度统一的美学境界,充分体现了空淡清幽的艺术风格。王维在山水画上的高深造诣在中国画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本文通过分析王维山水画中所体现出的意境,阐明王维绘画中的诗情、禅境与画境。  相似文献   

6.
杰出小说家吴敬梓生前与真州朋友、原提督杨凯缔有交谊,堪为文士与官绅交往典型之一例。两人之间的交游,既使吴敬梓获得一定的精神慰藉和生活之需,也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对其思想嬗变与诗歌创作都产生了微妙而积极的影响。其交游更为吴敬梓成功创作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潜心塑造汤奏(镇台)、汤奉(知县)等若干正反面典型人物形象,构拟诸多章回精采故事情节,积聚了丰富且珍贵的素材。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     
<正>国学研究以传统学术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学术视野予以深切观照,探讨传统学术的丰富内涵和思维路径,抉示其现代价值,有裨益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本期的三篇文章既有文学地理学的探讨,也有史学义例与文献编纂思想的研究,是新视野下的传统学术研究。地理环境、山川形胜对文化的滴定具有深远的影响,而进入人文视野的地理,则具有更为特别的意义。吴越襟海带江,形势险要,山川佳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于上,若云兴霞蔚”,使人应接不暇。永嘉南渡,吴越山川进入文士的审美视野,既充实了诗文的表现内容,也成为抒写时代文化与精神之载体。梁代文士吴均称美吴越山水,  相似文献   

8.
翰林国史院作为元代二元政治格局的产物位尊而权微,使得翰林文士生活闲适,任职稳定,加之其普遍深厚的书画艺术修养,保证了他们交往持久、唱和频繁、诗画理念趋同的可能性,从而引领元代题画诗创作风气。文人画的大兴,使得山水题画诗和以梅兰竹菊为主要题材的咏物题画诗成为最能代表元人精神和时代风貌的题画诗创作取向。在元人尚意与复古的共同艺术审美追求下,翰林文士的题画诗创作普遍气韵生动、意态丰满,以诗体的形式言说着书画艺术思想,实现了诗歌与绘画美感的互递,成为元人宗唐复古过程中无意识却最有力的工具,坚守并强化了诗歌作为正统文学的雅正清逸之风。  相似文献   

9.
牛僧孺的传奇集《玄怪录》虽以满足大家嗜奇记奇的兴趣为特色,而小说对唐代官宦府第和百姓宅舍的生动描绘,却真实而全面地展示了唐代官民的居住形式,再现了唐代官民居住等级森严的历史事实,特别是作者对奢华豪靡与简约朴素两种不同居住风俗风格的崇尚,体现了以牛僧孺为代表的中晚唐文士追求奢华与简朴的矛盾心态。《玄怪录》蕴含着深厚的居住风俗文化意蕴,成为展示唐代居住风俗的绚丽画卷。  相似文献   

10.
浅论汪元量诗歌的人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充分反映蒙古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汪元量诗歌的主要内容,而反对穷兵黩武的对外扩张,反映“驱口”、文士及宋亡宫人在元代的悲残遭遇,则是其诗歌人民性之普遍、深刻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魏晋名士借琴传达反叛精神、摆脱孤哀之境、寻觅心灵知己、表现脱俗雅趣,赋予琴以深刻独特的文化内涵,使琴成为标榜文人身份和特质的表征。盛唐文士醉心于琴,是把琴视为可以彰显文人特性、寄托文人情怀的文人雅艺,借琴明清高之志、示超逸之趣、显放达之态、寄深切之情,并将其咏之于诗,表现出对魏晋士人所赋予琴的文化意蕴的认同。盛唐士人雅尚琴艺,正彰显其受魏晋风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济阳蔡氏是发端于今河南的一个著名的文化家族,在两晋之际迅速崛起,成为中古时期重要的政治士族之一。博士蔡克作为文士,在"八王之乱"时进入军幕参与军机;蔡豹也在两晋之际外抗羯胡,内镇流民,济阳蔡氏由此崛起,开始渐次由文化大族而涉足军政;蔡谟由流民帅而接掌北府兵权,更贵至司徒、录尚书事,两晋的济阳蔡氏在政治上达到高峰。济阳蔡氏之所以崛起,有其深厚的政治资本与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3.
何良俊在文中是一个符号,他代表的是明嘉靖中后期活跃在南京附近、经常诗酒唱和的一批江南文士,被称为金陵六朝诗派或"金陵社集诸诗人"(钱谦益语).这批文士生活环境相近,人生意气相投,诗文风格相似,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吴承恩在嘉靖三十三年后编入南京国子监坐监的数年间,参与了这批文士的若干活动,形成了一段独立的人生体验.把吴...  相似文献   

14.
晚唐诗人杜荀鹤一生跋涉于艰难的仕进旅程,其进退心态颇为复杂.文章认为诗人既有苦求声名不甘庸世的寒士心态,也有取禄酬志谋身荣家的常人功利心理;以诗干谒体现了诗人求名的苦心谋仕的韧志.而仕旅的艰难与挫折,参以禅宗玄理的影响,诗人在仕进的同时又常萌生出退隐之思,诗人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泛见于其诗文之中.透此个案解析,似可烛照千余年来中国"寒士"的酸苦心境.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生有较高的政治参与度和敏锐性,对于政治事件也有自己的判断力,对于政治形态基本上可以理性、公正地做出评判,但是大学生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政治心态,他们的政治心态问题不容乐观。需要调查研究他们的政治心态,促进他们政治心态的良性发展,对其多维度、多渠道地进行综合引导。  相似文献   

16.
在阮籍和屈原的身上,都表现出同作为文士的浪漫品格,又有不同,源于两人独特的秉性与才情。屈原的自恋和阮籍的放达就是这种浪漫品格的具体表现。其次,两人的诗赋都表现了游仙之思,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屈原的仙界是个体情志的幻化,人神杂处;而阮籍的仙界则表现为一种永恒之在,仙心与玄思合而为一。最后,屈原的诗赋总体上表现为一种积极浪漫主义的风格,阮籍的咏怀诗则表现为一种消极浪漫主义的风格。这既是个性差异使然,也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杜牧,为官做人,才气纵横,抱负远大,继承了祖父杜佑以《通典》为代表的经世致用之学,一生怀有建功立业,有一番作为之心。其诗文作品中充满着浓烈的忧患意识,也包含矛盾心态。文章从杜牧的"大忧患"入手,分析杜牧作品中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8.
谢灵运的《拟邺中》以建安时代邺下诗人为模拟对象,成功地模拟了曹丕记忆中“欢愉之极”的生活。但是,在拟诗中的诸子放弃了各自的理想,安于享乐生活,且忽略了曹氏父子与邺下文士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邺下之游是存在于曹丕脑海中的完美记忆,而谢灵运却将它扩大为一个时代一个精英群体的集体性完美记忆。  相似文献   

19.
清代戏曲家张坚一生著述颇丰,尤以《玉燕堂四种曲》知名当世。然而后代岁月流转,资料湮没,人们只知其曲而不知其人。今裒辑资料成张坚传记及年谱简编,以期为治曲考古之助。其间对于张坚生平事迹、家世背景、与鄂尔泰之因缘、与袁枚和杨潮观等人之交往一一考索,于张坚一生际遇及心态演变也做了相应描述。  相似文献   

20.
黄庭坚一生嗜茶,留下百余首咏茶诗词。他生于茶乡,结交茶友,游走于茶寺,遍访天下名茶,其茶诗也充溢着茶的香气与诗的美感。黄庭坚咏茶诗词不仅描写了种类繁多的茶叶,精细的采制过程及清静的品茶环境等,还提炼了茶的内在品质。茶象征着君子之德,淡泊之志,而茶的这一品质与寺院佛法精神的融合,深化了茶禅一味的主旨。黄庭坚作为北宋文人的典型代表,其咏茶诗词是当时文士生活状态、理想人格及精神世界的投射,亦是北宋茶文化及社会风貌的缩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