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中的典型问题不仅是学生巩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载体,也能相应地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可从一个热学问题的分析、解答和思维总结中,让学生学会此类典型问题的解题规律和一般方法。"管内水银溢出问题"是研究压强的重要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总结,寻找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物理知识教学过程中,如能正确地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3.
探索物理教学规律,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是一门基本概念和规律性都很强,同时又能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的自然学科.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在物理教学上始终信奉的是从“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做好实验”着手,以求达到学生“能详尽地、正确地分析物理过程,有效地运用物理规律”,前者是过程...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来巩固所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这样做,学生的知识缺乏系统性,思维缺乏逻辑性和综合性。教学中,若能通过典型题目的"一题多问",可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物理教学更有针对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会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引入学生"说题"这一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说"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能准确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检测学生对概念及规律本质是否理解透彻,是否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物理学科的思维方法,从而制定对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中应挖掘物理概念的内涵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应努力挖掘概念内涵,通过物理实验、具体事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杜绝死记硬背现象;在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分析具体实际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然后用物理概念、规律进行思考,做到分析有据,即要解决的问题应与物理知识挂钩,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等进行判断和推理,切忌"想当然"。学生习惯套用公式解题,将物理问题数学化,而对物理公式的内涵认识不清或不去理会,这是学生缺乏物理意识的又一重要表现。如要求学生计算已露出水面的粗细  相似文献   

7.
物理规律教学是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搞好物理规律教学,能使学生全面、灵活、牢固地掌握知识,能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根据物理规律教学特点,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了大量地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物理规律是建立在物理概念基础上的更深一层次的物理知识,它反映了物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物理规律的教学是物理现象教学和物理概念教学的归宿,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然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虽能够准确地说出物理规律的内容,在解决问题时也能正确写出相关的公式,但在具体展开的过程中却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领会物理规律的内在含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是过于强调规律的形式,以期通过相关习题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的内涵,忽视了在规律教学中对应的场景和过程构建,没有挖掘其中各物理量的本真,只注重物理规律的"壳",而忽视"壳"里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达到对实际问题分析、还原和构建物理模型能力的考察",解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实际问题分析、还原和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笔者认为解题时应"明确物理过程,建立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关键是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还原和构建物理模型.学生构建模型的情况,直接反映其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等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10.
物理演示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这能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原理和规律是通过实验发现和验证的,所以实验是物理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源泉.学生不仅能从实验中去认知事物,而且可以通过实验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然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应加强实验教学,通过物理实验启发学生由"观"生"趣"、由"趣"生"疑"、由"疑"导"思"、由"思"得"知",既开发学生智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又培养和增强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科中的规律、定理基本都是从大量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帮助学生更好更透彻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水平,本文围绕"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培养"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情境教学"是以体现教学内容为基本出发点,创设合理的物理情境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欲、突破教学难点,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手段.它的特点在于教学过程中以合理、感性的情境作为反映物理现象实质,揭示物理规律的重要手段,使学生能切身感受物理规律和物理知识的潜在背景,寻求正确结论,以达掌握知识、开发潜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下面我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剖析.案例一学习"平抛物体的运动"时,我要求学生观察水平抛出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让他们喜欢物理,愿意学物理1.利用物理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本身能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特别是学生实验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数据记录等,在教师的指引下,经过分析、归纳、总结、概括得出结论,并将此提升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层面上,这样的过程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演示"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中,可在瓶内加入一薄层酒精,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是一门"悟性"要求较高的学科.所谓"悟"就是要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上要透彻,尤其要对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有透彻的理解,对物理概念、规律内容中所蕴涵的丰富内涵要有确切的解析,按照五W(what、why、when、where、how)的原则,最好能够将每一个概念、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如何能让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必须为"四化"建设的需要服务,在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知  相似文献   

16.
函数图像法是一种能直观、形象地描绘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本文通过多方面举例,阐明了物理函数图像法在研究物理规律、处理物理问题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使用“一题多解”的教学方法能产生三个层次的作用:第一、巩固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第二、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第三、对于某些典型的物理习题(应用不同的规律能得到不一致的解),还能使学生掌握规律与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实现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18.
多年教学实践中,颇感头痛的是,初中学生总是很难走出物理现象分析的"想当然". 一、"想当然"现象溯因 1.物理知识本身抽象程度比较高 "物理知识并非是自然界实际存在的物质运动原原本本的照相,而是人们对它们进行思维加工、去伪存真、抽象出纯物理属性,抓住主要矛盾,构造出理想的物理模型和物理环境,进而用它们描述自然界物理现象和物理运动规律的一套理论."[1]物理大纲明确提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物理概念是某类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抽象化概括化的思维形式.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是物理概念的联系和发展.它们是物理学学科的基础,要想正确解释物理现象、真正解决物理问题,必须掌握物理概念与规律.学生之所以这么"想当然",就因为没有完全掌握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形象而具体地呈现物理模型的建构过程,创设适合学生分析、理解物理规律的思维平台,同时还能形象化地呈现抽象的物理变化过程.如此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进而可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课程系统阐述了机械运动、热运动和电磁运动等物理现象,深入地研究了各种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那么,对于刚刚踏入中学校门的学生来说,怎样才能学好这门学科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一些"小"窍门,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一、对于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会"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规律是正确解决各类问题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