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的手头上有两份小学试卷.一份是我在匈牙利工作时布达佩斯市14区的小学语言毕业试卷,一份是朋友的孩子在某小学考试的语文试卷。说起这两份试卷,我想起我们的考试.想起我们的教育,我想起“钱学森之问”。还是让我们先看试卷吧。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育的每次变革都和数学观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着。自从“数学是一种文化”的理念盛行以来,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努力张扬数学文化的数学课。张齐华老师执教的两个版本的《圆的认识》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课例。将两个版本的课一比较,我们发现,张老师就数学文化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这正如他在教后所言的那样:“与其向着数学以外的‘花花世界’去寻找课堂的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3.
在 1999年即将结束之际,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举办了全国教育电视节目评奖,中国教育电视台推荐的新闻专题节目《脊梁的精神》荣获一等奖。现将该片创作过程中的点滴体会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我国教育电视媒体自诞生以来,便始终将“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为己任,坚持把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作为宣传报道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也因此说“人物报道是教育电视新闻节目的一大特色”。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教育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人物报道题材不少,但有影响的成功之作却不多。笔者认为,除客观因素之外,一些节目在…  相似文献   

4.
经典散文《背影》落选于某版新课标教材,据说原因之一是文中反映的生活距现代社会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其次是文中父亲形象学生不喜欢,诸如形象太老土,不够帅,爬月台买橘子违反交通规则,做事婆婆妈妈女人气等。教材  相似文献   

5.
《小二黑结婚》作为一篇已被无数人反复解读的经典,我们不光看到里面透露出来的政治与社会学意义,也看到了那些在今天看来非常陈旧的故事与人物背后体现出来的女性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6.
《小二黑结婚》作为一篇已被无数人反复解读的经典,我们不光看到里面透露出来的政治与社会学意义,也看到了那些在今天看来非常陈旧的故事与人物背后体现出来的女性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7.
《赤壁赋》为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课文,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品。从苏轼独特的处世哲学出发,分析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出的对人生、自然与时空的思考,进而拓展深度教学,体会苏轼旷达的性格和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  相似文献   

8.
孙周兴先生翻译的《林中路》,总的来讲,准确、简洁、流畅、典雅,既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海氏著作的晦涩玄奥,又很好地传达出了其神韵本色,但有两处翻译却值得商榷。本文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分析了孙先生之所以这样翻译而读者之所以也容易接受这种翻译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小学自然学科的性质决定在自然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实践,才可能达到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要求。 当前自然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其典型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得多,大多数时间被教师占用。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让学生充分实践的角度去寻找办法。  相似文献   

10.
我把自己的身份换成小学语文教师。我翻开《五花山》这篇课文。我在想我应该怎么对学生讲它。,这时候问题来了:我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小学生呢?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们每天看到最多的是什么?除了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  相似文献   

11.
儒道两家是先秦诸子中最具代表性也是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两个学派,这两个学派在很多的思想观点上都有所不同,但是在道德教育方面却都非常重视.本文通过对两家各自的入门级的德育著作进行比较,总结出两家在德育观念上的差异,并分析其优劣,总结出儒道两家在德育方面互补的必然性.以为当今的德育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40年代,语教育史上有两部影响比较大的语教学论专,书名都叫《中学国教学法》:一部是阮真先生编的(正中书局1936年出版——以下简称“阮”),一部是蒋伯潜先生的(中华书局1941年出版——以下简称“蒋”)。本就从介绍这两部专人手,谈谈从20世纪的语教学论研究中所反映出来的有关“语(国语、国)”这个学科教学的一些问题,其中有一些,可真称得上是“世纪难题”了。  相似文献   

13.
逯新君 《阅读与鉴赏》2007,(5):52-53,47
《故乡的榕树》是香港作家黄河浪所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获香港1979年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奖,曾被  相似文献   

14.
人生大部分的时间是站在过去而不是站在现在或将来以遥望未来,甚至更多的人是驻足过去、审视过去。诗歌也不例外,回望、追忆、缅怀过去成了历代文人挥之不去的叙述母题。正如古罗马的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所说:"倘若对过去的重大事件逐一寻根究底,过去的一切  相似文献   

15.
从阮、蒋和整个20世纪其他一些语教育论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关语教学的“世纪难题”,而在这次世纪之交的语教育大讨论中,这些问题都又一次地被提出来讨论过,有的现在还在讨论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1GU DU DE QIU每每品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都会有一种参透不尽的感觉:爱,为什么悲;悲,为什么去爱,而且刻骨铭心?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郁达夫为什么悲?而我为什么强作悲伤去领略郁达夫的"悲凉"却又读不到"悲凉"的感伤?  相似文献   

17.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美〕帕克·帕尔默  相似文献   

18.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初语第四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中,一个"兼"字,乍看无足轻重,其实不可或缺。词的上片运用了比喻辞格,将"明月"喻"圣君","琼楼玉宇"喻"朝廷"。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政治上遭到压制,虽然他一心想报国,可最终还是被贬官密州任太守。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心情十分悲  相似文献   

20.
当冬天下雪时,总有孩子会问妈妈:“雪下面是什么呢?”有的妈妈会很认真地说:“雪下面当然是泥土呀!”有的妈妈会很愉快地说:“雪下面自然是小苗啰!”有的妈妈竞神秘地告诉孩子:“嘘,悄悄地,悄悄地,雪下面是春天呢!”面对这三个答案,孩子们的表现各有不同:第一个孩子有些失望地低下了头;第二个孩子嘴角浮现出笑意;第三个孩子眼睛里写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