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小玲 《学周刊C版》2011,(8):127-127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广泛的阅读能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就是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儿童的天性就是喜欢与人交流,一旦他们认识到并掌握了语言文字的交际作用,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将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锻炼自己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罗刚淮 《辽宁教育》2013,(4X):89-90
<正>沐浴更衣,软床斜倚,持一卷书,或沉醉,或凝思,或失笑,或蹙眉,思想逾越万里,精神通达千年,岂非人生之快事?焚香闭户,独守书房。伏案笔记,或读或耕,有时下笔千言,有时驻笔沉思,有时妙句偶得,有时遍寻词源,其情也洽洽,其乐也融融。"人,诗意地栖居",是德国古典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哲学家海德格尔借诠释他的诗来解读存在主义,又以存在的维度解读诗,这是海德格尔艺术哲学与众不同的地方。显而易见,海氏的这一个"存在",不是物质的"存在"。"为精神建造一个家",在他的语境里,无疑是追求"精神"上的"存在"说。阅读对于人生,便正是精神家园,有阅读才有灵魂的皈依。阅读相对于漫长而乏味的人生旅程,如一段纯真的时光,又似一处旖旎的风景,常常让人驻足难忘。而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这阅读既是生存发展的砥砺,更是生命的给养和润泽,为生命的勃发铺设下丰韵的底色。我爱阅读,就像爱好旅游一样,就在那散淡无羁的悠闲里,不期然地走进那梦里水乡。书店偶遇闫学的《教育阅读的爱和怕》,毫不犹豫把它买下。回到家里,置茶饭于不顾,如饥似渴,匆匆地把书读了一遍,一种他乡遇知己的温暖感觉不禁油然而生。闫学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2002年被评为特级教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教育报》"年度十大读书人物"。曾到全国各地执教公开课,其课堂神韵如茶,淡而  相似文献   

3.
<正>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宋朝诗人周弼的这首《夜深》,生动展现了沉浸于文字世界而浑然忘我的情景。回首望去,我的青春也与阅读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些看似只有黑白两色的书页,如朵朵繁花,装饰了我那原本单调贫乏的青春岁月。从记事起,贫困就和我的家庭紧紧捆绑在一起。学校减免了我的学杂费,每个月我还能领到贫困生补助,虽然上学没有问题,但买课外书就属于奢望了。  相似文献   

4.
韩正合 《成才之路》2010,(36):29-29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所特有的渊博广袤的知识储备与人文视野,以及发自内心而又敏锐灵动的教育智慧,即语文素养,是为学生提供良好教育的前提。如何让我们来自根部的专业"底气"——语文素养更充盈,我想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一头抓着语文,一头抓着学养,然后从中间串联起学生。真正的教育家无一不是嗜书如命的人。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就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用诗意的教学,培养学生品味阅读的能力,实现陶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诗意教学,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途径1.在情境中阅读,激发热情在阅读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作品,调动情感通过作品与作者发生心灵的碰撞,从而产生情感的交流,这样学生会获得与作者感同身受的体会。课堂中,设计诗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人学”“心学”,又是“美学”,文学用语言艺术构筑了一个个美的世界。阅读教学只有将作品中美的语言对象化于学生的语感好美感,将作品中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沉潜到作品的深处,对文学的意境进行整体的感受和玩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美学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古话常常满含着智慧直扑人心,例如“文字缘同骨肉亲”。文字往往是从鲜活的内在生命中萌芽、成长,最终绽放的花朵,折射着个体情感阅历的缤纷色彩,是整个人生健康精神、诗意情怀和人文理想的瞬间定格。当我们穿过语词的密林,沐着涤荡万物的长风,任清澈温暖的语言之泉在心灵深处静静流淌,那是多么美妙的生命体验!安徒生借小女孩的手一次又一次擦亮火柴,其实是为世人燃起了一朵又一朵悲悯的光焰。  相似文献   

8.
在日渐狂热的读图时代,"视觉瘫痪"、"思想失语"等病症正侵蚀着学生语言吸收和思维释放的天性,此时深度阅读更显可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领学生怀着对生命的关切,循着前人深刻美丽的精神轨迹,追求自我的内省与超越,让学生始终保有一份对语言之爱,成为阅读思想的探险者、诗意人生的缔造者.这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2015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少儿馆将增扩面积,从原来的500平方米增加到1200平方米,孩子们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将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其实,积淀了百年历史的国图向孩子敞开,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儿。2010年5月31日国图设立少年儿童馆,开始为6-15岁的儿童提供阅览服务,同时通过延伸拓展...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应更具有诗情画意,给学生开辟一个全新的自由天地,陶冶他们的情操,拓宽他们的视野。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是审美的、诗意的及充满情趣的",为此,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诗意的教学方式,画意的阅读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染学生情感。下面就  相似文献   

11.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的质量,关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文素养;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什么样的阅读风尚,则关乎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的风貌,更关乎对优秀文本的创造水准和文化价值的传承程度。对于充满朝气、活力四射的中学生而言,新颖活泼、图文并茂的读物就如同一片五彩缤纷的原野,只要乐于徜徉其中,就一定能看到鲜花绿树,嗅到果实飘香,喝到清冽甘泉,体会到来自心间的遏制不住的愉悦和惬意……因此,阅读教学的作用绝不该是让学生去欣赏一条干瘪的毫无生机的丝瓜,而是在品尝一瓣甜汁四溢、唇颊留香的哈密瓜。关键是教师如何进行恰…  相似文献   

12.
13.
《教师》2019,(36)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较少,所以在实施群文(诗)阅读的时候,教师需要根据低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精挑细选,以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给学生提供更多听、说、读、写的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自己得先有一桶水。”这一桶水怎么来?我认为,读书是最佳捷径。早在几千年前,韩愈就对教师下了定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做一个“终身读者”是每位老师的天职。  相似文献   

15.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时,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能手。让孩子能分享阅读,分享爱,让书每天充斥着孩子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本应是富有诗意的教学,并在这种诗意盎然的教学中,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人文素养得以提高,个人素质得以完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熏陶演绎可使人生充满诗意。但长期形成的重传授、重应试的传统,使诗意的语文教学缺乏理论支撑;对知识急功近利的训练,使生机盎然的语文阅读变得琐碎、枯燥;忽视语文教学的审美规律和要求,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激情消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迷失,使其本应深厚的人文素养、健全的人格心灵显著缺陷,最终导致教师倦教语文,学生厌学语文,语文教学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7.
秦文君 《小读者》2012,(7):37-37
秦文君觉得一个人最终是不是会选择阅读.对于自身成长是很关键的,所以说,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阅读习惯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阅读被赋予强烈的功利色彩。阅读,就是教师讲解书本知识,图解课文。然而,新课标告诉我们,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为学生今后人生发展奠定基础,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所在。而非功利的审美体验感悟,虽然似乎离考试较远,却是阅读的本质,是人类梦想诗意的表现。让阅读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体验阅读的愉悦,用阅读所得来指导生活,可以让生活更富有高尚的志趣,更有诗意的展现。  相似文献   

19.
石留芳 《教育》2021,(4):59-60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进行文化的感知,体会到英语的魅力.诗意阅读是英语阅读中的较高境界,诗意阅读的教学设计应当被理解为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它所追求的是将教育思想和英语教学原理完美结合并加以正确运用,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能够既切合教学的规律性,又反映英语知识的规律性教学,展现的是教学创造精神和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20.
正沐浴更衣,凭窗倚栏,持一卷书,或沉醉,或凝思,或失笑,或蹙眉,心情逾越万里,思想通达千年,岂非人生之快事?焚香闭户,独守书房,伏案笔记,或读或耕,有时下笔千言,有时驻笔静思,有时妙句偶得,有时训诂求源。倚马成文是快乐,"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也是快乐。读书写作,人皆说苦,我偏说乐。是苦是乐,吾心自知。"人诗意地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