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长辛 《学周刊C版》2010,(12):106-107
众所周知,尖子生代表着一所学校最强师资力量和最高教学水平.是每所学校都极其重视而且下大力气培养的重点对象。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教育领域.他们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方向。就英语教学而言.尖子生的培养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首先.教师要识别出有潜力的尖子生,让他们带动更多的学生成为尖子生。其次,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注重基础。再次,教师要加强课下作业、辅导和交流的工作.让学生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2.
尖子生成绩好,多才多艺,听话懂事,所以师生们对尖子生都高看一等,致使一些尖子生在美丽光环的下掩盖了一些不健康心理,即使是一些比较外显的问题,也往往被教师宽容地一笑置之。这样造成尖子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上出现了种种不良现象,如高分低能、思想负担过重、情感脆弱、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骄傲自负等心理缺陷。因此,班主任有必要更全面地了解、认识尖子生,多一把衡量尖子生的尺子,理性面对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养,做好尖子生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任何一所学校 ,尖子学生都是备受呵护的特殊群体 ,同学的羡慕 ,老师的宠爱 ,凡此种种 ,似乎都为尖子生的顺利成才铺平了道路 ,可结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意。有些尖子生往往会由于心理上的问题而出现思想、品行上滑坡。那么 ,造成尖子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1 自我目标过高。大多数尖子生目标过高。希望什么都超过别人 ,由于尖子生对自己的目标常常高得不切实际 ,就常常会产生失败感、挫折感。2 自我优越感过高 ,尖子生在自己的光环效应下 ,少数人产生了意志行动上的惟我独尊的心理障碍 ,他们听不进教师、同学、家长的批评与劝说 ,从来看…  相似文献   

4.
尖子生的培养一直是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尖子生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内、课外有意识地针对训练,重点从心理暗示、研究能力提升、思想发展动态把控等几个核心方面去落实,明确目标、树立意识、专项训练、增进交流,呵护他们更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班级尖子生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和核心。培养尖子生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很多高中普通班的班主任感到头痛和困扰的问题,是一所高中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尖子生不是天生的,是在适合他们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在新课改背景下,合作小组成为一个班级的基本学习单位,如何选拔和培养尖子生,如何对尖子生进行科学的指导、跟踪和评价,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尖子生是指某一门学科或某几门学科成绩拔尖的学生.在班级中,尖子生是老师的宝贝,即便有什么毛病,就是犯了错误,老师也会舍不得批评--"一俊遮百丑",因此尖子生总是特别讨人喜欢,老师几乎看不到他们的缺点;在学校里,尖子生是学校的招牌,学校指望他们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捧回奖杯、夺得荣誉,这对于打造品牌学校、吸引生源,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于是他们集"百千宠爱在一身";在家庭里,尖子生是父母的骄傲,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为了让孩子的成绩始终居高,父母可谓煞费苦心,他们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会尽量地满足,孩子的某些毛病,只要一想到学习好,就能不当一回事.基于此,在教育中,尖子生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悄无声息地任"尖子生"跨入了"人格特困生"的行列. -"一俊遮百丑",因此尖子生总是特别讨人喜欢,老师几乎看不到他们的缺点;在学校里,尖子生是学校的招牌,学校指望他们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捧回奖杯、夺得荣誉,这对于打造品牌学校、吸引生源,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于是他们集"百千宠爱在一身";在家庭里,尖子生是父母的骄傲,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为了让孩子的成绩始终居高,父母可谓煞费苦心,他们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会尽量地满足,孩子的某些毛病, 要一想到学习好,就能不当一回事.基于此,在教育中,尖子生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悄无声息地任"尖子生"跨人了"人格特困生"的行列. -"一俊遮百丑",因此尖子生总是特别讨人喜欢,老  相似文献   

7.
武烨 《学周刊C版》2013,(28):54-55
尖子生不是天生的,是在适合他们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我们每个人,只要智力不是太差,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环境的熏陶,都有可能成为"尖子生"。如何培养尖子生,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别人的有益经验,归纳和总结如下。一、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学法研究自从我们学校实施"352"高效课堂以来,学校鼓励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学法研究,编写适合不同层次学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群使家长羡慕,让老师得意,令同龄人生出些许敬畏甚至不解的孩子。“尖子生”,是他们共同的符号。虽然他们与同龄人坐在相同的课堂里,但他们的所学所想早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同学,他们大多曾在各种竞赛中获奖,别人做不出甚至看都看不懂的难题到他们手里便迎刃而解,下课后他们与老师探讨的问题也总是那么高深莫测……带着对“尖子生”的好奇,作者向20位尖子生提出了一个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尖子生,顾名思义,就是成绩拔尖的学生.平时学习中尖子生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在解题能力上,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运用转化与化归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是一个常用的思路,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解题教学的安排,可见教师引领的好坏决定了一名学生能否成为尖子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我从事实验班的高中化学教学已经四年,实验班里确有不少学业出众的尖子生.这些学生是我国科学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希望,是科教兴国持续高速发展的希望.把这些学生培养好,使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研究对尖子生的培养,就成了实验班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钟艳 《教师》2013,(28):35-35
尖子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班上学习的主心骨,是老师得力的助手。也是班主任操心最少的学生,但往往这些较少的操心或关心会对尖子生造成负面的影响,可能会使尖子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造成班级的不稳定。怎样教育尖子生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们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2.
(一)以学生为本,树立其写作信心,激发写作兴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语文教师都把写作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尖子生上,而对大部分学生,往往只教给他们一些作文应试法,这种做法既不能把尖子生扶上去,又大大地挫伤了多数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很不可取。实际情况是,我们每个  相似文献   

13.
工作中发现 ,每年中高考前 ,中学都会出现一些神经症患者和有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生 ,重点学校居多 ,尖子生比例偏大 ,学校、教师、家长万般焦急而又手足无措。尖子生群体的心理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崇尚分数与名次。他们把目前获取的分数与排列的名次 ,判定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平时与分数和名次同喜同悲 ,致使尖子生成为应试教育的俘虏。2自恃清高。优越的环境助长尖子生自命不凡的心态 ,过高的抱负产生了以我为中心的意识。3兴趣狭窄。他们总是把关注的目标全部投向考试科目 ,对考试以外的一切活动漠不关心 ,从而导致兴趣爱…  相似文献   

14.
我们这里用了“尖子生”而没有用“优秀生”的说法。“尖子生”和“优秀生”其实是不能划等号的,只有真正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称为优秀生,某一门学科或某几门学科成绩拔尖的学生只能称作尖子生。尖子生都是学校和老师的宠儿,他们头脑聪明,成绩优异,常常能为学校为班级争得学科竞赛的荣誉,但他们还有许多不为人知或者虽为人知却往往被有意无意忽视了的另一面: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嚣张、跋扈、霸道,个人意识或者说个人主义极为严重,只能接受表扬和荣誉,经受不住半点批评和挫折……这些评语对他们来说也许太尖锐了,但绝没有过分。很多老师说,不提起这些,好像他们都很优秀,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确实还有很多缺陷。这些缺陷如果放在普通学生身上,老师们是不能容忍的,为什么在尖子生身上我们就视而不见,甚至放纵容忍了呢?尖子生现象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尖子生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在几所学校作了一些调查和采访,并组织了三篇稿子,分析尖子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个性缺陷,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刻的根源所在,期望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和教育者的关注、重视和深思。  相似文献   

15.
我们这里用了“尖子生”而没有用“优秀生”的说法。“尖子生”和“优秀生”其实是不能划等号的,只有真正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称为优秀生,某一门学科或某几门学科成绩拔尖的学生只能称作尖子生。尖子生都是学校和老师的宠儿,他们头脑聪明,成绩优异,常常能为学校为班级争得学科竞赛的荣誉,但他们还有许多不为人知或者虽为人知却往往被有意无意忽视了的另一面: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嚣张、跋扈、霸道,个人意识或者说个人主义极为严重,只能接受表扬和荣誉,经受不住半点批评和挫折……这些评语对他们来说也许太尖锐了,但绝没有过分。很多老师说,不提起这些,好像他们都很优秀,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确实还有很多缺陷。这些缺陷如果放在普通学生身上,老师们是不能容忍的,为什么在尖子生身上我们就视而不见,甚至放纵容忍了呢?尖子生现象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尖子生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在几所学校作了一些调查和采访,并组织了三篇稿子,分析尖子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个性缺陷,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刻的根源所在,期望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和教育者的关注、重视和深思。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人们对后进生的心理问题研究得较多,而对尖子生的心理问题探讨得较少.其实,尖子生因在学校或班级中受的表扬较多,极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心态,严重影响进步和提高.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尖子学生产生的各种不良心态,采取相应的对策,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我们这里用了“尖子生”而没有用“优秀生”的说法。“尖子生”和“优秀生”其实是不能划等号的,只有真正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称为优秀生,某一门学科或某几门学科成绩拔尖的学生只能称作尖子生。尖子生都是学校和老师的宠儿,他们头脑聪明,成绩优异,常常能为学校为班级争得学科竞赛的荣誉,但他们还有许多不为人知或者虽为人知却往往被有意无意忽视了的另一面: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嚣张、跋扈、霸道,个人意识或者说个人主义极为严重,只能接受表扬和荣誉,经受不住半点批评和挫折……这些评语对他们来说也许太尖锐了,但绝没有过分。很多老师说,不提起这些,好像他们都很优秀,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确实还有很多缺陷。这些缺陷如果放在普通学生身上,老师们是不能容忍的,为什么在尖子生身上我们就视而不见,甚至放纵容忍了呢?尖子生现象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尖子生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在几所学校作了一些调查和采访,并组织了三篇稿子,分析尖子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个性缺陷,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刻的根源所在,期望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和教育者的关注、重视和深思。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越俎代庖、本末倒置,常常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怪事:成绩优秀的尖子生因不满教师的“机械重复”而敷衍教师;学习困难的后进生因不堪忍受教师的“格外关照”而顶撞教师。有些教师甚至很痛苦地说,现在的学生真是没良心,教师满腔热情地为他们操劳,他们竟这样对待我们。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敷衍、顶撞和埋怨中逐渐失去真诚、信赖,变得淡漠、疏远。这是多么的可怕与悲哀啊!  相似文献   

19.
<正>高中尖子生的培养工作千头万绪,要做到有条不紊而又卓有成效,的确不易。班主任要达到培养尖子生的目的,除了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外,还要注意讲究方法,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培养尖子生,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补短扬长,发展个性,不断壮大尖子生队伍。首先要澄清一个问题,尖子生不完全是培养出来的,但也绝对不是像一些老师所说的:尖子生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天生  相似文献   

20.
背景 我任班任的高一(19)班,初始有学生50人,是我们学校的实验班.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女生多于男生,他们大都是初中时的尖子生,由于初中时教师与家长过多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培养,使有些学生不但任性,而且私心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