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了解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学会pH试纸的正确使用   深刻体会溶液的酸碱度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1.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理念、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课外阅读能力   ……  相似文献   

2.
1.1知识目标:了解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学会pH试纸的正确使用深刻体会溶液的酸碱度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溶液的酸碱性用酸碱指示剂能测出,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常用pH值表示。pH值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有关溶液pH值的试题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出现。1 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 例1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有无错误?如有,如何改正? 解析: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其操作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值。从该操作方法中知: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污染待测液)或用水润湿pH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 :掌握盐水解的本质 ,并能分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等科学抽象活动 ,培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通过实验设计、实验观测和实验操作等培养科学实践能力。3、德育目标 :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4、情感目标 :通过科学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教学方法 :“科学程序法”科学程序法是遵循科学发现过程的一般程序 ,力求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科学实践活动中 ,像科学家那样独立地探索认识客观世界物质变化的规律、获得化学知识 ,…  相似文献   

5.
初中化学实验八“酸的性质”中,要求学生用pH试纸测出稀盐酸(1∶4)、稀硫酸(1∶4)、稀硝酸(1∶4)三种酸的pH值。笔者认为欠妥。溶液的酸碱度用pH值来表示时,其范围通常在0~14之间,此时C(H+)[mol/L]、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如图1所示。当溶液中的C(H+)或C(OH-)大于1mol/L时,用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并不简便。例如,一些溶液中的C(H+)与pH值的关系如下表:所以,当溶液中的C(H+)大于1mol/L时,一般不用pH值表示其酸碱度,而直接用H+浓度表示。而本实验中,给出的三种酸为:稀盐酸(1∶4)、稀硫酸(1∶4)、稀硝酸(1∶4)。如果将稀释过程中溶…  相似文献   

6.
尽管初中化学知识简单,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等.而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理念得到不断深入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应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重点强调"实验"、"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等,通过扩展教学方式,进而丰富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各项能力.《溶液的酸碱性》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p H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并通过探究生活中的物质酸碱性,感受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7.
高三化学新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未知物检验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渗透赏识教育。教学重点:未知物质组的检验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评价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学用品:试管、酒精灯、试管夹、Na2 SiO3固体、约0 5mol·L- 1的NaOH溶液、AgNO3溶液和稀盐酸、酚酞指示剂、Na2 SiO3溶液。教学过程:1 创设探究的情境高二(9)班的学雷锋小组在化学实验室义…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0~61页,“左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领会和描述“左右”位置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倾听与交流能力、质疑与评价能力。德育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习惯,并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成功感。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的意义。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大家看,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正忙着…  相似文献   

9.
1.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学会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形成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2.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  相似文献   

11.
一、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常使用酸碱指示剂。初中化学中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剂与无色酚酞试剂,其变色情况如下表:检验方法:取待测溶液少量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剂或酸酞试剂,观察溶液的变色情况,据此可确定溶液的酸碱性。二、pH值的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即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值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它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如下;(l)pH值一7时,溶液呈中性;pH值<7时,溶液呈酸性;pH值>7时,溶液呈碱性。(2)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大,溶…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在pH试纸上进行的微型电解、实验、纸色谱法、验证溶液酸碱性以及演示水解平衡等实验。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介绍1.知识背景:酸碱指示剂是指能跟酸或碱的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初中化学曾提到: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是最常用的两种酸碱指示剂。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想知道某种物质的酸碱性,如土壤、唾液、菜蔬等,但又不能马上找到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因此通过本课题的探究活动,可使学生寻求到一种利用身边植物和用品就能简单地检测物质酸碱性的酸碱指示剂代用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相关的体验。2.探究主题:探究酸碱指示剂代用品。3.活动目标: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动…  相似文献   

14.
谢京武 《化学教学》2002,(12):22-23
教学目的 :①理解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概念②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可能方法③了解浓溶液及稀溶液的概念④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区别⑤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教学重点 :饱和溶液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 :饱和溶液概念的建立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烧杯、酒精灯、试管夹、食盐、熟石灰、硝酸钾、高锰酸钾、蒸馏水、量筒教学用具 :投影仪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实验探究、共同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 :(在实验室授课 )[复习提问 ]①什么是溶液 ?②溶液由什么组成 ?[引入…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室外美术活动中通过行为造型“花朵”以及运用各种材料组拼“花朵”,在活动中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各种形式、各种材料装饰组拼成花朵。教学难点组织教学,组拼成花朵的过程中各种材料的恰当运用。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16.
《盐类的水解》教学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包括盐类水解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重点内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有的是呈碱性、有的呈酸性而有的呈中性的感性认知,并通过讨论活动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后,教材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究盐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教材以常见典型的氯化铵、醋酸钠和氯化钠三种盐在水溶液电离出的某些离子能与水电离出的H+或OH-形成弱酸或弱碱的过程,分析这一过程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从而深刻地从微观粒子变化的水平揭示盐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溶液的酸碱性"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基于学优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应用科技前沿素材帮助学生了解溶液酸碱性在医药领域、纳米科技的应用以及在科技领域的测量方法,让学生感受化学学科的价值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的科学好奇心、崇敬感,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内驱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已经成为化学学习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确定实验能力培养的层次和重点,将实验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并要处理好强化基础知识与实验能力培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学观,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应贯彻的总体原则。现代教学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一、实验启发通过实验启发学生思维,即从感性材料入手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引起学生探索的冲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在讲解盐的水解时,先用PH试纸试验三种水溶液的酸碱性,实验结果表明:CH3COONa水溶液显碱性,NH4Cl水溶液显酸性,NaCl水溶液显中性,然后逐步…  相似文献   

20.
一、课标内容和在中考中占分比例 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酸碱腐蚀性;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占化学总分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