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史向来是国史研究领域的"显学",不仅是因为这是五千年中最后一个汉族封建王朝,也是因为朱氏王朝276年的国祚,遗留下的史料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有太多的故事可供后人想象或演义.君不见,那套《明朝那些事儿》常年高居历史类图书榜单之首,就连方舟子这样的网络红人都要"戏说"一把明史,以显示一下自身的学识. 然而,殊不知浩如烟海的明史资料,或由于作者立场各异,或由于为社会现实考量,各种史料文献的记载间有太多的抵牾,让人很难分辨其中真假.即使如那个年代的学人著作,诸如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张岱的《石匮书》,都难免有阙误之处,更不用提如今这些四处流传的野史了.  相似文献   

2.
郭美兰 《历史档案》1999,(3):133-135
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3000多件(册)明朝档案,尽管数量不多,但对研究明史却具有其他史料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拟将这部分明朝档案的由来、内容及其价值和作用略作概述。一、明朝档案的由来。档案是历史正在进行过程中形成的文书,历代统治者对文书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王朝也不例外。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在总结建国后的立法定制和所作所为时说;“华风沦没,彝道倾颓,自即位以来,制礼乐,定法制,改衣冠,制章服,正纲常,明上下,尽复先王之旧,使民晓然知有礼义,莫敢犯分而挠法。”(《明太祖实录》卷14)明朝的文书…  相似文献   

3.
孙杰 《档案》2014,(3):38-42
榜文是基于朝政的急需,由六部及都察院衙门,或巡按各地的大臣,以皇帝的名义奉旨发布的文告。作为诏令的一种重要形式,榜文有其特有的功能,保存至今的榜文也成为研究明朝历史的基本史料之一。但由于榜文实物的缺失,学术界对于明朝榜文制度,尤其是榜文发布程序的研究做得很不够。灵台县博物馆馆藏永乐二十年"为钞法事"榜的发现,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明代榜文制度特别是榜文的发布程序,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郝强 《兰台世界》2020,(2):154-157
对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其原则、体例,名之"书法",也可谓之"笔削"。以发展中的人为中心,对校武英殿刊本《明史》及诸版本《明史稿》中"何真传"的内容,辅以《明实录》及其他明清时期的相关史料进行互校,异同之处得以管窥近百年间明史相承修撰的书法痕迹。  相似文献   

5.
治明史者,一般都根据《明实录》、清政府官修的《明史》、清入关前的史料以及某些野史笔记。但是,《明实录》主要记录的是各朝皇帝的言行,很多重要的史实并不记录;清人修的《明史》,对女真是中国的臣属、女真侵扰、掳掠中国、朝鲜的事实讳莫如深;清入关前的史料,以个人见闻为根据,也有相当的片面性。所  相似文献   

6.
明朝米价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后基本上一两银子可以购大米二石。《明史·食贷二》:“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明代一石约等于现在的94.4公斤。按2006年大米价均价1.75元/斤计算,一两白银是2×94.4×2×1.75=660.8元.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播州(今遵义)海龙囤是播州杨氏土司险要的军事城堡,近年有关海龙囤及播州土司的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关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进攻海龙囤的明军总兵吴广在囤顶的战斗中受伤而亡。张廷玉在所纂《明史》中说,吴广是因"中毒矢"受伤而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遂致次年身亡。而明代的史料多未记载吴广为"中毒矢"者。比较明清时期的众多文献史料,关于吴广死因的记载不一,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明代贵妃的宝印,《明史》《明会典》与《万历野获编》等史籍记载皆有不同。明初,贵妃只授镀金银册与金印。宣德元年(1426年),特赐予孙贵妃金宝、金册,但此事仅是特例,贵妃授宝并未成为定例。本文拟对相关史料进行考释,以廓清明代贵妃宝印之史实。一关于明代贵妃授予金宝的不同记载有关明代贵妃的宝印,《明史·后妃传》载"故事,皇后金宝、金册,贵妃以下有册无宝。妃  相似文献   

9.
近代人编写的《南明史》,除已出版的谢国桢《南明史略》和尚未付印的钱海岳《南明史》外,那就是柳亚老的《南明史纲·史料》一书了。亚老在编写此书时,却有过一番不平常的经历。  相似文献   

10.
抗日时期,爱国诗人柳亚子潜心致力于南明史的研究,整理有关史料,出版著作。他或分析明末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状况.或表彰誓与清廷抗争的明朝遗民及明末坚持抗清的志士,或记载南明诸王的活动,或综述南明各方面的事迹,取得了累累硕果。以此作为抗战期间鼓舞士气、救亡图存的舆论武器。1952年,柳亚子等四位名士保护明代督师袁崇焕祠墓,正是他明史情结的印证。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春瑜、《中国史研究》编审杜婉言汇编的《明朝宦官史料》,2016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是明代宦官经济史料的汇编。宦官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宦官专权对中国社会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又以东汉及唐、明三代为祸最烈。然而,史学界对宦官史的研究还缺乏深入。该书编著者从20世纪70年代末便开始钻研明代宦官史料,陆续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  相似文献   

12.
正《明史·朝鲜传》,万历二十二年(1593)七月条载:"于是诏撤惟忠等兵,止留綎兵防守,谕朝鲜世子临海君珒居全庆,以顾养谦为经略。"(中华书局,1974年,第8293页)这条史料的背景是万历援朝战争第一阶段,明、日议和取得一定成效后,明廷决定撤军。为善始保终,做到有备无患,东征经略宋应昌提出一系列朝鲜善后计划。史料中的错误之处是"谕朝鲜世子临海  相似文献   

13.
正由胡丹博士辑考汇编的《明代宦官史料长编》,2014年1月由凤凰出版社出版。胡丹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长年从事明史研究。该书为精装,16开,全三册。以《明实录》中的宦官史料为骨架,广泛辑录明清政书、正史、文集、野史、笔记及传世方志、碑刻中的相关史料。采用史料长编的形式,凡史料不详其日,则附于月下;不详其月,则附于年末;不详其年,则附于卷末。全书约200万字,依朝为序,总分十二卷,在位时间长的,析为卷之上下或上中  相似文献   

14.
《海南档案》2005,(4):12-12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档案局原副局长刘国能委员的话让人吃惊:“我国有字记载的明史4000多年,可现在国家档案馆藏较为完整的档案史料仅始于1616年,即有档可查的历史不到400年。”  相似文献   

15.
近读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第一版)《明史》列传,发现二处人名有误,勘正如下:其一,列传第二十五(卷一三七)罗复仁传后有"孙汝敬"传,云:"孙汝敬,名简,以字行,永乐二年庶吉士"(下略)。"孙汝敬"三字左旁标专名线,即认定为人名,其人姓孙。考[光绪]《吉安府志》及[光绪]《江西通志》列传,罗复仁有孙名简,字汝敬,以字行,其行履同《明史》所载,知《明史》误以"孙"为姓氏,致其人似与罗复仁无涉。实则《明史》罗汝敬传为罗复仁传之附传,故传中不载乡贯。《明史》目录及李裕民《明史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85  相似文献   

16.
《明史·本纪》中存在月份记录缺失、重要事件被漏记、对自然灾害等一些实情记述过于简略等诸多问题,本文试以《明实录》等档案史料为参照,来探讨《明史·本纪》中的这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陈旭 《历史档案》2017,(4):115-117
贵州播州(今遵义)海龙囤是播州杨氏土司险要的军事城堡,近年有关海龙囤及播州土司的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关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进攻海龙囤的明军总兵吴广在囤顶的战斗中受伤而亡。张廷玉在所纂《明史》中说,吴广是因“中毒矢”受伤而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遂致次年身亡。而明代的史料多未记载吴广为“中毒矢”者。比较明清时期的众多文献史料,关于吴广死因的记载不一,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8.
《袁自如公粤西家传》是清人撰述的关于明末著名抗清将领袁崇焕的重要传记,原藏于广东中山图书馆,今存杨宝霖誉钞本。由于该书仅存抄本,且一直藏于岭南边徼,长期以来为绝大多数研究者所忽视。该书早出于《明史·袁崇焕传》,以《袁督师行状》、袁崇焕遗文以及相关颂冤文献为主要史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可以纠正、补充《明史·袁崇焕传》的错误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刘晨 《湖北档案》2012,(10):28-30
萧朝贵,太平天国的奠基人之一、前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官拜前军主将、西王,封"八千岁",对他的研究一直是太平天国人物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这主要是因为他早期战死,留下的史料较少且跨度大、分散广、查找困难。但目前仍有不少史料尚未得到充分研读,已有的重要史料仍然不可忽视。一、清朝官方档案  相似文献   

20.
《明实录》为明代之史料长编。记录明代各朝史实政事,朝章国计,是研究明史不可缺少的重要史籍。此书向无刻本。明中叶之前,各朝实录纂修完成,只录正副二本,存明宫内皇史及内阁。至万历以后,始渐有传写本流布于世。但辗转传抄,各抄本或缺朝、缺卷,或文字、内容歧异甚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