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以极其鲜明的对比手法和生动形象的插图,讲述了发生在小松树、大松树和风伯伯三者之间的故事。全文结构活泼生趣,情节变化有序,对话描写贴切传神,深受学生的喜欢。课文一开始便开门见山呼应题目,仅用一句话交代故事背景:“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相似文献   

2.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第二册的一篇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寓深刻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中,颇有点儿深入浅出的味道,蕴涵着深厚的哲学考量.  相似文献   

3.
正教材解读《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以极其鲜明的对比手法和生动形象的插图,讲述了发生在小松树、大松树和风伯伯三者之间的故事。全文结构活泼生趣,情节变化有序,对话描写贴切传神,深受学生的喜欢。课文一开始便开门见山呼应题目,仅用一句话交代故事背景:"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  相似文献   

4.
松树和杨树     
从前,有一位农夫家门口种着两棵树,一棵是松树,一棵是杨树。松树长得笔直、粗壮,杨树呢,又纤细,又弯曲。人们看见它们,总要称赞松树:“瞧,这苗子将来准能成材!”松树听了,神气地摇晃着身子,杨树默不作声。  相似文献   

5.
陆平 《小学语文》2009,(5):36-38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的是山上的小松树以为自己长得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批评了他。海峡两岸均有版本将它选入教科书,一为大陆地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8课(简称“苏教版”);二为我国台湾翰林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国民小学教科书《国语》一年级下册第13课(简称“翰林版”)。  相似文献   

6.
正一、设疑导入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小松树、大松树和风伯伯之间的故事。小松树从骄傲变成"惭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今天让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二、理解位置1.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分别在哪里呢?(多媒体出示: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  相似文献   

7.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听到后批评了小松树的骄傲自大。文章以此告诉小朋友不能骄傲,要谦虚有礼。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这则寓言通俗易懂,趣味性很强,在教学时,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要以人为本。构建对话平台,激发其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有效。搭建对话平台,使学生融入课文情境;课堂教学能以人为本.注重情趣的激发,充分以教材为例子,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进行思想价值观的教育;联系生活,实现情感迁移。  相似文献   

9.
(本问题由湖南邵阳胡芊芊提出)松树的叶子像针,是因为它是个魔法缝纫铺。甜老虎从前的武士打完胜仗回来之后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把自己的剑挂到松树上以显示自己的功绩,后来松树上挂的剑多了就变成了松树的叶子,但是它还一直保留着剑的形状。  相似文献   

10.
案例描述 声音一:"老师,我知道,我要说!"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出示了小松树说的话:"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让学生边读边想: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来?学生们很专心地去读,读完后,学生们纷纷举起小手说:"我知道,我要说。"  相似文献   

11.
每当读到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时,我就想起当年做班主任时发生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2.
松树的自述     
我是一棵高大的松树,活到现在快一个世纪了,这一百年来我为人类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我不但经历了无数的风霜雪雨,也经历了无数个寒冬酷暑,我给你们说说我的身世吧!  相似文献   

13.
孩提时的我,总是那么笨拙:吃饭时会突然忘记该用哪只手拿筷子;穿毛衣会糊里糊涂地穿反.前面领子高.后面低……于是,姥姥就在我毛衣的胸前.用绿线勾绣出一棵挺拔的小松树,米黄色的毛衣把绿茸茸的小松树衬托得格外耀眼。从那以后,凭借小松树的引导,我再也没有把毛衣穿反过。  相似文献   

14.
松树的品格     
李杨 《青少年日记》2006,(12):49-50
11月2日 松树,有多少人歌颂、赞美过它。它那不怕风吹雨打的精神至今令我敬佩。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它那坚韧的根像鹰爪一样,牢牢地抓住泥土。连暴风雨都无法撼动它。  相似文献   

15.
小松树     
我家阳台上住着一棵小松树。它的生命力特别旺盛,不管风吹雨淋,它都保持着苍翠碧绿的本色,我可喜欢它了。记得小松树刚来我家时,浑身上下光秃秃的。我想:连叶子都没有,它是不是快要死了?妈妈说:  相似文献   

16.
松树的遗书     
李奕伶 《科学启蒙》2011,(9):104-104
一棵老松树死了,动物、植物们都来悼念它,兔子妹妹发现树上有一封遗书,便大声朗读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学会审视自我。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松树和大松树》。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指导书写"松"。)2.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朗读了课文,谁还记得这两棵松树分别住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并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培养写作能力,这些要从一年级抓起。金雁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突出了这一点。]师:(出示板贴画)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一棵大松树和一棵小松树,小朋友们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老师边说边板贴大、小松树画,板书课题)生:愿意!师:那就赶快翻开语文书,读一读第8课《小松树和大松树》,边读边想想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读课文)[评析:教师以富有趣味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板贴画,形象直观地导入新课,不仅…  相似文献   

19.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质疑、释疑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有株古老的松树长得高大粗壮,总是鄙视身边的那些小树。"你们长得太细小,看上去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再瞧瞧我魁梧的体形,即使是风吹雨打,也不会动摇。"松树傲气十足地说道。不久,这里来了几位伐木工,他们利用手中的工具,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