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怎样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文化基础,让学生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加有效,这是信息技术课程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提出著名的创造教育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创客教育实现学生由知识接受者到知识应用者和再造者的转变。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工具性学科,较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创客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无疑是创造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价值再创造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信息工具,信息技术教育备受关注,尤其是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满足了很多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一所技工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要以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组织途径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感兴趣.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等。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触良多,下面是个人在教学探索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已是必然的趋势。而信息技术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辨别和预防能力,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STEAM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跨学科整合教育模式,对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STEAM教育是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这也为信息技术课程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学校教育期间,教师也应当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初中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教师要抓住这一教育黄金期,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实践证明,立足STEAM教育视角,能够从多角度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效果。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STEAM教育视角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驱动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我把任务驱动模式与信息技术教学结合起来,进行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驱动模式的尝试,变教师向学生硬性灌输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向教师请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在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下,掌握了知识、得到了乐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与启示,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今教育理念和手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给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更主要的是提高课堂的效率,增加了课堂教学知识的容量,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范围,对提高教育质量无疑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字、词、句、  相似文献   

8.
以信息技术带动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先进的设施设备和软件为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技术资源,合理利用好这些技术手段和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也可以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可见,教育信息技术已成为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武器。1加强软硬件建设与投入,确保信息化工作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应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素质 信息技术教师既要在理论上刻苦钻研学科知识,又要通晓各种教学媒体的特点、使用技术及教育教学的方法,还要了解中外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过程、现状及趋势,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及其在中小学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卓有成效地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同时,教师应具有不断学习的,积极探索的精神,才能接受最新的知识和理念。  相似文献   

10.
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愈显突出,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已势在必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作了具体的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有利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正确了解和掌握,有利于促进各地信息技术课程普及工作的开展和切实落实。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时代要求学生具有极高的信息技术素养,这对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堂,教授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养成基本的信息技术思维。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最新的教育理论。创客式教育是当前新兴的教育理论,帮助学生以更加全面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本文主要探究在创客式教育视角下,如何构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和归宿,但在实施过程中,它对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内蒙访古》为例,阐述了指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走进课文、感悟课文内涵的过程,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和合作探究,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养。继而论述了在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多种素养的观点,如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先进教育理念、超学科的知识素养和综合应用各方面知识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素养等。  相似文献   

13.
"教育"本身具备超越时代而不变的性质和价值,如果有人问:"什么是具有时代性和永恒性的事业",那么教育事业是完全具备这些特征的。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行业更加重视智慧教育,智慧教育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足以弥补以往传统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助学案"的前身是"导学案",在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于是,变"导"为"助"。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非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同学)的帮忙,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构建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依托该理论为背景,成此文。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时代要求学生具有极高的信息技术素养,这对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堂,教给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养成基本的信息技术思维。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最新的教育理论。创客式教育是当前新兴的教育理论,利用这种教育方式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以更加全面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本文主要探究在创客式教育视角下,如何构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从第一次提出智能的概念,到20世纪初比奈等科学家编制出测评智能高低的S-B量表,再到今天,各种提高智能的培训、书籍充斥在我们周围,传统的智能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影响非常巨大。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以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让学生掌握各类软件的操作步骤为目标,各种评价也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重心,信息技术教育窄化为一元化的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达到教育目的的主渠道,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在教学中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创新性教学,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在传授知识中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关注的中心始终是创造性,它包括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语文教学的核心与宗旨在于让学生在感悟语言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语文创新教育也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一目标。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呢?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不断发展创新,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载体,其作用日益显现。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教学中所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就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的存在。而差异性的教学方法正是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实现的授课方式。本文就如何利用差异性教学使每位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做简要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8.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心理学知识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很好地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根据心理学知识的相关理论,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等教学策略,提倡合作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已成为当前创新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它成为数学教学多元化、多层次且内容广博、可收可放的教学工具,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可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媒体和教学设计的物质基础,是传递信息、使知识内化、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它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使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理念。信息技术教育做到了让学生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提高学生分析、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优化教学媒体手段,革新教学理念,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提供手段、理论的支撑多种教学媒体是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最直观、最形象、最有效的教学工具。我们在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