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华 《青年记者》2004,(9):33-34
媒体提供资讯和娱乐已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除开新闻资讯类节目,其他如影视剧、游戏类节目、博彩竞猜类节目、综艺类节目等等,无不以娱乐消遣为旨。可是,娱乐节目、娱乐报道不娱乐,已成为当下的一个突出问题,甚至受众对“娱乐”有了贬义。  相似文献   

2.
“娱乐”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华  蔡尚伟 《新闻与写作》2004,(8):24-25,31
(一) 媒体提供资讯和娱乐已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除开新闻资讯类节目,其他如影视剧、游戏类节目、博彩竞猜类节目、综艺类节目等等,无不以娱乐消遣为旨。 可是,娱乐节目、娱乐报道不娱乐,已成为当下的一个突出问题,甚至受众对“娱乐”有了贬义。如果我们简单看一下媒体关于“娱乐”的作为,相信也会有同感。张国荣跳楼自杀,演员陈宝莲坠  相似文献   

3.
娱乐类广播节目是一种新的广播节目类型。在我国广播节目的传统分类中没有娱乐类节目的单独分类,一般归属于“文艺类节目”或“综合文艺类节目”。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娱乐”作为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已不容置疑,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产生了许多新的内容和形式。娱乐类广播节目既要一分为二地认识娱乐节目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娱乐类节目的社会功效,把握其对社会人群的影响。如何引导人们并提供有益的娱乐节目,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娱乐类广播节目主持人应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主待人是一个节目的核心,其形象和风格往往会左右节目的基调和风格。宁波电台的娱乐节  相似文献   

4.
张民 《视听纵横》2005,(3):76-77
当前,综艺类节目从繁荣走向低谷,而益智答题类节目却随之升温。在这两类节目相互交替转换的时期,以《中国电视吉尼斯》为代表的竞技娱乐类节目,仍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在电视节目的领域里牢牢地占据着一席地位。竞技娱乐类节目的走红,其原因何在,笔作为《中国电视吉尼斯》的创始编导之一,从以下几方面表达一偶之见。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的娱乐功能被逐渐开发、重视、放大,娱乐类节目已经成为仅次于新闻类节目的第二大收视焦点。同时,娱乐类节目主持人也因此成为新的电视明星群体,他们在备受瞩目的同时也备受争议。特别是近几年大量的电视选秀节目将“娱乐”旋风席卷全国时,观众对娱乐节目和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审美疲劳”也达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6.
贺飞 《新闻爱好者》2008,(10):57-5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视文化随着整个社会的市场化转型.开始从宣教文化走向娱乐文化。知识、文化、说教类节目不再傲居榜首,而生活、调侃、娱乐类节目开始向主流进发。进入21世纪后。由于各电视台、电视频道的激烈竞争,也由于处在消费社会里的电视受众对娱乐需求的增加。电视的娱乐化倾向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7.
要给娱乐谈话节目下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们先对谈话类节目进行一个描述性概括,所谓谈话节目,在形式上表现为由主持人、几位特邀嘉宾、一群现场观众在演播室里围绕某一特定话题展开讨论,是一种面对面的、双向的、即兴的、平等的交流。中国的谈话类节目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而现如今,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娱乐谈话类节目作为谈话类节目的一种新模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与传统的谈话类节目相比,娱乐谈话类节目的叙事性不强。现如今的中国有很多档娱乐谈话类节目,但能被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却很少,《天天向上》作为一档长时间高收视率的娱乐谈话类节目,有着其自身的叙事特点,今天我们就以此为例进行一个简单的论述。本文以叙事学的结构、技巧为重点进行研究说明,总结其叙事特点,最后得出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瑞 《青年记者》2020,(8):77-78
当下,电视文化类节目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各卫视平台也竞相制作可看性强、视觉技术创新的电视文化类节目,用以替代原有的综艺娱乐节目,从而带来了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复兴。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现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娱乐元素在文化节目中的融合方式当下流行的几大类文化节目中,娱乐元素的融合方式主要有幽默化表达、多维化交互、故事化演绎三种。这三种娱乐元素共同作用,为电视文化类节目带来了全新的“文化综艺+”模式,赋予了传统电视文化节目生机。  相似文献   

9.
近一段时期,电视频频被文化类节目刷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等,屡屡成为焦点,并出人意料地成功实现了对综艺娱乐节目的逆袭,其发展势头方兴未艾.其中缘由值得考察,而深度娱乐可能是此类节目最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从浅层娱乐到深度娱乐 一面是《读书时间》类栏目的黯然下课,一面是《中国诗词大会》类栏目的辉煌勃兴,表面看来,同样都是文化类栏目,怎么会有如此悬殊的遭际而呈现出冷热两重天呢?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栏目改版的需要,最近我们对一些优秀电视台的新闻栏目进行了观摩学习和比较。我们发现,近年来,国内一些成功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均进行了宝贵的尝试,突出情节性、故事性、悬念感成为一种新倾向。这种现象被称为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娱乐化倾向。 一、对电视新闻类节目娱乐化的理解 娱乐化并非传统观念所理解的,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地电视台基本上都以新闻类、娱乐类、法制类、服务类节目作为自办节目的主体,这些节目理所当然地占据着黄金播出时段,而文化类节目却大多数都处于节目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不佳、收视率低下的状况.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多数文化类节目走的都是精英化路线,以高品位、学术性作为自己的节目追求,而普通观众看电视的初衷往往是为了消遣和娱乐,这样在目标受众群上就淘汰了大部分观众,人为地造成了收视率偏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一、现阶段电视收视市场的变化与特点:影视剧节目“王位不倒”,新闻类节目“趋势走低”,大众娱乐类节目“步入中兴”。大众娱乐类节目占有当前电视收视市场份额的约1/7。 电视传播是以时间为其展开形式的。因此,考察各类电视节目在人们收视行为中的结构性占位的状况,主要是通过人们赋予各类电视节目不同的收视时长来判断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于2000年5月进行的“北京居民电视收视行为与收视意愿的调查”显示,北京人每天收看娱乐综艺类节目的平均时长为463分钟,这一收视时长在本次调查所列的11类电视节目中,次于…  相似文献   

13.
从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电视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倾向明显,不仅娱乐节目在质和量上都泛滥开来,娱乐节目遍地开花,甚至新闻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势头.当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选秀类节目余热未减,《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中国达人秀》等节目又开始炙手可热,电视在娱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电视媒介娱乐化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当前媒体普遍的娱乐化倾向?我们是否会像波兹曼所说的那样,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受众对信息类节目需求的增大,特别是对电视服务类节目收视审美的提升.电视服务类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通过对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娱乐化现象的分析,找寻此类型节目的美学化的表现特征,探求其娱乐化要素的表现形式成为生活服务类节目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类节目是电视节目构成的主体,电视新闻娱乐化迎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文化发展趋势,但是在发展中要注意度的把握,使之健康发展,成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探讨新闻娱乐化的合理性出发,对新闻娱乐化的内涵和合理性因素进行了阐述,并阐明了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危害,以期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良性健康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荆天 《新闻传播》2010,(5):61-61
明星访谈类节目是综艺娱乐类节目的一种。它的根基是娱乐,是在取悦受众,娱乐受众上,是受众对娱乐节目的消费。近几年来不管是港台还是大陆,在明星访谈类节目上都有很大发展,台湾的如《康熙来了》等都是非常好的节目。近些年来大陆的明星访谈节目也得到了飞快的发展,类似《艺术人生》、《超级访问》等节目也有自己的固定受众群。那么明星访谈类节目是如何做到如此深受喜爱的呢?下面我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相似文献   

17.
阚乃庆 《视听界》2008,(2):45-46
以往更多地承担认知功能和教育功能的生活服务类节目在娱乐化大潮的冲击下迅速分化,一部分向娱乐靠拢,唱念做打,五光十色,挤上娱乐的末班车;另一部分挤眉弄眼,一地鸡毛,沦为二类广告的代名词。 本文以美食节目为例,对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生态嬗变及走势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立足我国受众需求,围绕我国文娱类节目的媒体责任,结合我国具有特色的播音主持研究成果和笔者的音乐电台工作实践,分析我国文娱类主持人通俗娱乐化语用现状、时代意义和缺憾所在;并用务实和发展的眼光,从确立语用的个性与风格、提升语用文化涵养、通俗娱乐化语用中思索的力量、通俗娱乐化用语与真实等方面分析文娱主持人通俗娱乐化语用要求和风格走向。  相似文献   

19.
电视娱乐资讯节目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帆  王阳 《现代传播》2006,(3):64-67
本文从电视娱乐资讯节目的界定出发,分析了电视娱乐资讯节目的特质,并从电视受众、社会语境和传媒市场三个层面剖析了娱乐资讯类节目兴起的原因。最后,结合中国电视娱乐资讯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0.
邵军 《中国广播》2007,(5):12-13
近几年,广播电视娱乐类节目发展非常迅猛,广播也涌现出一批不错的娱乐类节目,而且在不断取得一些进步,比如沈阳电台的“娱乐双响炮》等。但是,总体来讲,广播娱乐节目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生命周期短,一个娱乐节目的有效生命周期也就半年,有时候能坚持到一年,偶尔能到两三年,就觉得是一个奇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