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清小说对"戏拟"叙事手法的充分运用,表达出中国小说的传统叙事向现代叙事的转变,其中蕴含着小说在价值观念、美学特质等多方面对传统的消解,对时代话语的文学表达,也是晚清小说家力图突破传统叙事模式的束缚、尝试新的叙事方式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2.
舒婷 《教育教学论坛》2014,(33):133-134
佤族人民世代与音乐有着不解的情缘,良好语言氛围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支撑着佤族音乐的有序传承。佤族音乐元素折射出佤族人民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向佤族人民传递着佤族社会的世代社会规范,透露出佤族人民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饱含着佤族先民们的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3.
佤族节庆文化根植于独特的地域文化生态区—阿佤山区,是佤山文化的代表,现今依然固定持久地保持着“原生文化样态”的特征。佤族节庆文化活动与原始宗教观念、神灵祭祀融为一体,表现出泛灵化寓意的奇特性,叉表现出奇异的地域民情风俗,浸透着原始古朴的豪放和率真。  相似文献   

4.
佤族是云南的世居民族之一,佤族的节日丰富多彩,但节日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促使佤族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摒弃节日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传承和创新节日文化中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5.
佤族传统生态文化由于受其环境和宗教的影响,其生态保护观念与行为在许多层面透射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爱护,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有效地维持了人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共存。解析佤族传统文化,展示其中蕴含的丰富生态保护观念与行为,不仅可以保护传承其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而且其研究也将有助于为当代民族地区的环境问题提供重要的智慧启迪与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6.
木鼓文化是佤族的标志性文化。沿用学界常用的文化"三分法",佤族木鼓文化之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均以有人涉足。总体而言,时间段集中于民国之后至解放初期,研究者主要集中于民族学和历史学学科。这些研究成果可为佤族木鼓文化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从研究现状来看,佤族木鼓文化研究过程中研究视角仍有待拓宽、研究范式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佤山是歌舞之乡,哪里有阿佤人,哪里就有歌舞。阿佤人高兴时有歌舞,悲伤时有歌舞。喜怒哀乐多种情感都有不同的歌舞来表达。这些歌舞世世代代伴随着阿佤人,成为佤族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佤族民族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如今,《甩发舞》、《木鼓舞》等佤族歌舞已成为大家熟悉和喜爱的经典民族歌舞。  相似文献   

8.
佤族文化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魂曼文化,或者叫祭祀文化。打造佤族文化品牌,对于培育佤族文化旅游品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佤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打造佤族文化品牌的关键,一是营造氛围,二是加强研究,三是培育支撑,四是健全机制。  相似文献   

9.
佤族的巫舞     
佤族巫舞宛如一块“活化石”,再现了这一民族的历史、风俗,同时折射出他们的宗教信仰、性格和审美意识等。深入研究佤族的巫舞,对研究这一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爨文化上承古滇青铜文化之神韵,下启南诏大理佛教文化,并称为云南古代三大特色文化,而爨文化中突出的特色就是盟誓文化,探讨佤族盟誓文化的渊源为爨文化,佤族盟誓文化产生的地理特征,论证了盟誓文化是佤族的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1.
“同姓不婚”是佤族一项重要的婚姻制度,同姓婚禁忌是佤族婚姻文化的重要内容,但佤族社会中却仍然存在同姓婚。以沧源县班奈村佤族同姓婚禁忌为例,分析了佤族同姓婚的含义以及同姓婚禁忌的根源、班奈村同姓婚个案及其相关仪式、班奈村同姓婚引起的亲属称谓调整,班奈村存在同姓婚的根本原因,并指出班奈佤族在其婚姻文化进程中遵循了自然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佤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通过对佤语的分布情况的介绍,结合普通话教学、测试经验及问卷调查佤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情况,围绕语言的三个要素,重点分析了影响和制约佤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重点、难点,总结提高佤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biángbiang面秦人最喜爱的一种面食,“biáng”字。作为表达声音的字充分体现了秦人的强音特点,这个字由十个文化元素组成.包含了秦人秦地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向人们传达出秦人特有的文化信息,并承载着秦人的精神和品格。所以,biáng字就是秦人在秦地借助秦音创造出来的充分反映秦人性格品质的秦字。biángbiang面是遍布秦地独有的地方面食,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biángbiang面应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  相似文献   

14.
佤族神话被誉为活形态神话的典型,然而,这个典型的活形态神话,今天还活着吗?佤族神话是活着还是死去了,这个命题直接影响到关于佤族文化类型的准确定位,关乎学者对其社会形态、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问题,因此,必须加以研究和阐明。根据佤族神话及佤族当前的社会状况,认为佤族活形态神话已经终结,佤族神话成为了存在于民间口头,活在人们记忆里的真正神话。  相似文献   

15.
佤族传统社会生活中宗教祭祀活动十分频繁,宗教活动主持人"魔巴"对佤族社会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职能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李文祥 《海外英语》2014,(4):169-171,188
In this article, the researcher first provided the overall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heritages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cradle of Qin Qiang Opera, to generally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intangible heritages; then he described Qin Qiang Opera from its historical and technical aspects; after applying the S.W.O.T method to analyze its cultural significances and possible risks of pressures or even disappearance, the researcher tried to work out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significant intangible heritage.  相似文献   

17.
早在八十年代,贾平凹在他的"商州系列"作品中已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了寄寓.在<秦腔>中,作家一如既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了宏观性地观照,最明显的就是儒家的耕读文化,巫道文化和民间文化等,从作家对这些文化的关注,可见作家对这些传统文化慢慢消解的无限忧虑.  相似文献   

18.
在拉祜族的世界里,哲学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既影响到拉祜族对世界的看法.又影响到拉祜族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远古的原始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到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拉祜族的哲学思想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但它仍然进入了现代科学的领域,成为拉祜族文化范畴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9.
佤族原生态音乐可分为歌曲和乐曲两部分。虽然曲调短小简练,旋律却优美动听、耐人寻味独具魅力。佤族虽然与拉祜、哈尼、傣、汉等民族毗邻而居,然而在音乐方面却能保留原貌,不受影响,实在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