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尔德童话的“三美”指幻想美、诗意美和感伤美。幻想美是他童话的基本特征,这是由童话的特征所决定的。诗意美体现着他对童话语言的运用。而他的童话总给人以感伤美,这是作家“世纪末”情绪的一种反映,是他童话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幻想是童话创作的生命。幻想在童话创作过程中又有其特殊的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物性与人性的合理组合及现实与虚幻的高度融通两个方面。无数优秀的童话作品都已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严文井是继叶圣陶、张天翼之后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童话作家之一。他的童话作品具有浓郁的诗意。诗意是严文井童话创作的有意追求。这种诗意来自优美纯净的语言、生动的艺术形象、真挚的情感以及灵动的幻想。这四个方面共同构建了他富有诗的意境,诗的美感,洋溢着动人诗情的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4.
安徒生童话的悲剧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徒生的悲剧性童话作品,倾注着创作主体温暖、诗情和爱的感情激流,这使安徒生的作品在悲剧的叙事中显出特殊的韵味和美学风范。文章从作者对悲剧的温情叙述和对死亡的诗化描述两方面对安徒生童话的悲剧之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家,也是世界文学童话的创始人,创作了众多深受儿童欢迎的童话作品,如《卖火柴的小姑娘》、《海的女儿》等。19世  相似文献   

6.
王尔德的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和《石榴之家》表现出一种"变态美",这种美是通过对肉体痛苦的过度渲染、对死亡意象的反复书写和同性恋意识的自然流露而形成的残酷且怪异的美,而王尔德生活的时代,他自身的变态心理以及他的美学追求则是形成这种变态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童话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幻想性.童话的幻想美具有特殊的功能:第一,童话通过幻想张扬与提升儿童的幻想天性,对儿童幻想天性的张扬实际上也是对一个民族创造力的张扬;第二,宣泄与补偿儿童的游戏精神,童话与儿童游戏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有未来实践的社会内容和释放心理能量的双重功能,使积淤于儿童内心中受到压抑的冲动得以宣泄,无法满足的欲望得以补偿.  相似文献   

8.
童话的思想内容涉及少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寓意深邃,道德性强;在表现上,具有情节离奇,想象丰富,亦真亦幻.语言流畅.亲切动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葛翠琳童话:诗意在探索中绵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诗化童话的代表作家,葛翠琳坚守着唯美的诗学立场,抒写着浪漫动人的童话故事,在诗意的天空中上下求索,以其迷人的意境描写、诗意的幻想、美好的形象塑造营造了童话浓郁的抒情品格。她的童话是诗、是画、也是歌。  相似文献   

10.
奥斯卡·王尔德的一生及其作品都富有争议,但人们普遍认同他的童话作品的风格是纯真美好的.王尔德在为孩子所作的此类作品中表达了自己身为一位唯美派作家对于爱和美等问题的独特思索,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论王尔德童话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尔德打破传统童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正反人物性格鲜明的、扬善惩恶为主题的创作模式,他多以善无善报的悲剧结局为主题,折射人世间的冷酷和丑恶.人物多重性和可变性性格的塑造;花和心等传统意象的反义运用,童话篇名的反义设置;非童话生僻词、复杂句式和刻意修辞的使用,都是王尔德童话的特点.他以童话为"面具",对现实社会的冷酷与丑恶进行揭露和抨击是其童话的主要特点,也是其童话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童话是一种非写实的以幻想精神作为主要审美手段的文学品种。幻想在童话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童话中的幻想也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它追求的是一种“超自然”的艺术真实,能够丰富和提高少年儿童的幻想力。因此,其美学价值也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3.
王尔德童话在其唯美特色之外,还体现出浓厚的宗教气息。从王尔德童话中人物形象所契合的宗教原型(包括弥赛亚原型和圣徒原型)入手,可以分析其宗教观和唯美主义理论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4.
深受广大儿童欢迎的童话艺术,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幻想性是其根本性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童话幻想的现实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度的童话幻想中都存在着现实性的踪影,体现为生活本身形式与非生活本身形式的结合。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幻想和现实性的结合又有不同的体现方式。在中国新时期的童话创作中,出现了更明显的将现实融入幻想的趋向,既影响我们对于童话的判断,又进一步影响童话研究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传统童话质疑者认为:童话中的幻想违背客观事实的真实性、塑造的一些儿童形象折射出被压抑的儿童观、其中包含的狭隘的道德观与伪善的道德教育,背离了教育的真善美。与之相反一些学者辩护称:童话中的幻想具有超越性,具有荒诞美,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其儿童观是某一时代社会文化的反映、道德主题鲜明、极端化契合儿童直观的思维特点。事情上,儿童在童话阅读中的幻想具有审美意义,应从社会学视角来评价童话中的儿童观,童话道德教育以显性、正向功能为主,但存在隐性、负向功能。  相似文献   

17.
拉康关于自我建构的精神分析理论拓展了文学批评的视野。王尔德在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童话《西班牙公主的生日》和《少年国王》中较好地体现了"镜像"这一自我建构的主题。这些心理学主题的作品凸显了王尔德创作理念及创作技巧的超前性。  相似文献   

18.
以郑渊洁为代表的中国"热闹派"童话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儿童文学流派。虽然"热闹派"童话在新时期曾受到批评界的关注,但对其是否是文学流派却一直未有定论。借助艾布拉姆斯对文学活动的研究方法,从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等方面来研究"热闹派"童话,可见中国"热闹派"童话具有文学流派的特性和价值,是新时期童话创作中重要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