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鲁迅先生战斗的一生中,前后有十八年从事教育工作。他光辉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我们中华民族教育史宝贵的财富。为便于有志者学习和研究这一遗产,特将他在一九○九——一九二七年间在学校任教和在教育部任职时期的主要活动用年表形式列出。 一、浙江任教时期(1909—1912.2年) 一九○九年七月: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经好友许寿裳推荐,在浙江两级师范任教,担任初级师范的化学教员,优级师范的生理卫生学教员,兼任日籍植物学教员铃木圭寿的助教,当他  相似文献   

2.
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且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在近二十年间从事教育活动,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浙江时期 1909年 7月鲁迅从日本回国。8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当时沈钧儒任校长,许寿裳任教务主任)任生理学和化学教员,还担任日籍植物学教师铃木珪寿的翻译,课余采集植物标本,曾  相似文献   

3.
这篇《生理实验术要略》,原来是鲁迅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担任生理学教员时编写的讲义--《人生象斅》中的附录?度松髷隆啡逡延商茝|同志编入《鲁迅全集补遗续编》中。最近从一九一四年十月四日出版的《教育周报》上,发现了经过修订后证式发表的定稿。它有别于讲义中的附录,是一篇单独发表的科学实验论文。这是我们过去所不知道的。鲁迅集外的这篇佚文,现在重新出现,是个可喜的收获。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于1909年从日本回国就投身教育界,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十四所大中学校任教十多年,他受到青年学生的热诚欢迎和衷心爱戴,决不是偶然的。跟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一样,他的教学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强有力地吸引着他的学生们。 鲁迅先生教学活动有哪些特色呢,这里我提出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正>鲁迅从日本回国后,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一天,一个学生问他:"我喜欢看小说,可看完这本,拿起另一本,一本接一本地看,却什么都没有记住,是什么原因?我到底该怎样读书?"鲁迅最擅长的就是启发式教学,喜欢用举例子、打比方的方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鲁迅就是这个伟大时代所产生的巨人之一.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同时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致力于教育事业,乃是他全部光辉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先生,从一九○九年由日本回国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一直到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四·一五”反革命政变时为抗议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屠杀革命青年和进步学生而在广州辞去中山大学的职务为止,其间有十八年之久工作在教育岗位上.在这长期的教育工作中,鲁迅以崇高的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7.
一、“这个我没有经验”也许是受藤野先生的影响,青年鲁迅在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生理卫生课的解剖实验。鲁迅先生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生理学的时候,一次在课堂上解剖狗,正在解剖中间,这只狗突然拉出了大便。按照严格的解剖“规矩”,被解剖的动物拉出了大便,这堂解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年,鲁迅先生在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任教。有一天,他给学生作氢气燃烧试验,临时离开教室去取火柴,他交待学生:不可动氢气瓶,以免混入空气导致燃烧时爆炸。鲁迅回到教室,一点火,轰然一声,氢气瓶爆炸了,手上的血溅在衣服上、讲台上。这时,鲁迅才发现,前二排座位上的学生早都避开了。 大发雷霆么?鲁迅没有这样做。他不声不响,用带血的手,拿着血染的粉笔,继续作完了试验、讲完了课。  相似文献   

9.
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曾经担任过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教员,教育部佥事,还担任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的讲师或教授.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 ,鲁迅先生的著作占有相当的份量。鲁迅的思想和艺术给予了我们无穷无尽的启示 ,成为一代代师生的精神财富。近来笔者翻阅了鲁迅的一些传记 ,非常有意思 ,又与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大语文观”联系了起来 ,颇有感触。我们都知道鲁迅去日本留学的时候学的是医学 ,后来因为不满于精湛的医术治疗不了愚昧的国民 ,于是改治文学 ,遂成为一代大师。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 ,鲁迅曾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当过教员 ,担任的是生理学和化学课 ,还给教植物的日本教师铃木当过翻译员。有一次 ,他和铃木一起带着学生到野外去采集标本。学…  相似文献   

11.
经亨颐(1877-1938),字子渊,浙江上虞人。他于清末东渡日本攻读教育和数理,留日期间一度应召回国参与筹建浙江省最早的官办师范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并受聘担任教务长,学成回来即到校服务,献身于师范教育事业。辛亥革命后,他任该校校长,以后两级师范学堂更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仍长此校。他主持浙江第一师范期间,苦心经营,努力创新,成绩卓著,尤其五四期间顺应时代潮流大胆进行改革,因此引发与当局的冲突而酿成声势浩大的“一师风潮”,震惊国内,颇具影响。民国初年,经亨颐被教育界同仁公举为浙江省教育…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曾经担任过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教员,教育部佥事,还担任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的讲师或教授。教育工作是他一生中从事的唯一的一个社会职业。他虽然没有专论教育的鸿篇巨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深入考察了鲁迅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师范学校的教育实验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揭示鲁迅对于浙江近代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与杜甫     
早年熟读杜诗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关心孩子的教育。他不主张孩子过早就学习杜甫的诗篇。在其《示樟寿诸孙》手谕里指出:“如杜之艰深,韩之奇崛,不能学亦不必学也”。但是鲁迅却并没有禀遵祖训,他对杜诗熟读得惊人。凡是跟鲁迅接触过的人们,会对他的娴熟杜诗,留有深刻的记忆。杨莘耜是他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同事。这位高年老人在解放后回忆道:“豫才于学,无所不窥。……对古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于1909年从日本回国就投身教育界,把培养青年一代的重担主动地挑到肩上。他先后在杭州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山会初级师范学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世界语专门学校、集成国际语言学校、黎明中学、大中公学、中国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劳动大学等十四所大中学校担任教职,在教育战线上紧张地战斗了十余个春秋,所到之处,均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不但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个卓有成效的伟大教育家。他从1909年回国后任教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起,直到1927年离开广州中山大学,有十八年左右的时间从事教育和教育行政工作。即使在上海的最后几年,他也时刻关心着祖国的教育事业和青年一代的成长。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鲁迅披荆斩棘,呕心沥血,为振兴国家民族,造就一代新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光辉的教育思想,是他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宝库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份极其珍贵的思想遗产。他关于教育方面的许  相似文献   

17.
[李叔同](1880—1942)五四时期音乐教育家,学堂乐歌的选曲填词音乐家。浙江平湖人。1905年至1910年间留学日本,习西洋绘画,旁功音乐。1906年创办的《音乐小杂志》,是在东京编印,寄至国内发行的刊物。只出过一期,是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回国后,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绘画,音乐教员。工诗词、擅长书画篆刻,作有歌曲《春逝》、  相似文献   

18.
夏丐尊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最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从1908年起,相继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上虞私立春晖中学、上海私立南屏女子中学等校任教。前后数十载,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1932年,他与傅东华等发起组织中国语文教育学会。同时,他还创办杂志、撰写论著,宣传现代语文教育。如《中学生》、《文章作法》、《文章讲话》等。他和叶圣陶合著的《文心》,曾风行一时,日本《新中国事典》称它在“国语教育史上划了一个时代。”总之,夏丐尊先生毕生为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我国现代语文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很多著名的作家、学者,早期都曾有一段中小学教师生涯。他们边教学,边深入生活,边创作,边研究,最后成为中外知名的作家或教授。朱自清、俞平伯、夏丐尊、丰子恺、朱光潜等,曾在浙江上虞县春晖中学任教。朱自清还曾在江苏、浙江的多所中学任教。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先后在杭州两级师范、绍兴府中学堂任生理学和化学教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对师范教育史的研究有所发展,这是好事。但是,有些研究文章史实有误,很不负责。去年八月十六日《光明日报》第三版雷克啸同志的《张謇与师范教育》一文,就存在这个问题。雷文七处提到“通州师范学堂”。其实,张謇创办的师范学校,最初称为“民立通州师范学校”,从未叫过“通州师范学堂”。这有《张季子九录》中的《教育录》六卷为证。张謇办师范之始,有过将学校称为“师范学堂”之议,后从通州学者王漱六的意见,决定称学校而不称学堂。雷文中又说:“张謇精心择师,延聘王国维教伦理学,心理学,朱东润教语文课,还请了十几名日本教员”。说张謇办通州师范精心择师这一点是对的,延聘王国维和日本教员任教也是对的。但是,朱东润一九一九年从美国留学回来,到通州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