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忠平  裴韬  彭兰霞 《资源科学》2008,30(7):1061-1067
利用1996年~2006年武汉市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结合1991年、1995年、2000年和2002年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借助系统论中的信息论思想,计算1996年~2006年10年间武汉南湖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并利用边界维数对南湖各时期的岸线形态变化进行定量判断。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南湖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湖泊岸线分维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湖泊岸线分维在湖泊保护、管理规划方面的应用潜力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从1996年至2006年,南湖湖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均衡度以及岸线分维均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湖区土地利用类型向建设用地不断转变与湖泊人工填占是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武汉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大大加快了城市湖泊发展演化进程。土地利用结构熵、均衡度以及湖泊岸线分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湖泊发展演化过程,能够为城市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为进一步利用复杂性理论开展城市湖区经济、人口、资源协调发展等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RS与GIS的支持下,综合集成SPOT5、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城市规划图等空间数据对长春市1900、1930、1954、1976、1990及2004年城市用地进行分类,引入信息熵、分形指数及空间插值模型研究长春百年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信息熵与分形特征,进一步研究其演变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百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逐渐升高(除1990年),各类城市用地复杂程度逐渐提高,向着均衡化的方向发展。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熵空间变异函数符合指数模型,块金方差(Nugget)与基台值(Sill)的比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信息熵空间自相关减弱,城市土地利用均质性空间差异变大。长春百年城市土地利用分形特征表明商业用地在城市中心集聚,而工业用地向城市边缘分散,1954年后城市土地利用表现出很强的分形性,表明城市发展过程的自组织特征。社会制度、城市交通、城市地价及城市规划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演变过程中信息熵与分形变化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土地利用中的人地关系分析入手,阐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PSR概念系统,并据此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①浙江省东北部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较高,西南部偏低,这主要是由于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所致;②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其PSR系统的协调度成正相关。这说明PSR各子系统及其内部各因子之间的协调性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均衡度.模型可信度比较高,可供有关方面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嘉鱼县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益变化的耦合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孔雪松  刘艳芳  谭传凤 《资源科学》2009,31(7):1095-110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是实现土地利用效益增长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两者之间的时空变化关系对于解决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助信息论原理,分析1997年~2007年湖北省嘉鱼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动态演变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简明化的指标体系,探讨其研究期间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化特点;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比较研究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益变化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①1997年~2007年嘉鱼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出现较快增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变化之间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关性,关联度为0.7679;②不同土地类型的结构变化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变化之间分为强、较强、中等3种关联性,强关联的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园地,关联度均在0.8以上,较强关联的是林地、未利用地与耕地,关联度都高于0.7,中等关联的是交通用地与水域,关联度分别为0.6714与0.6672;③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利用效益有效发挥的前提,土地利用效益变化是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的即时效应与累积效应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5.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是否可持续,需要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定量的科学评价。从影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用地面积,用地效益,用地结构和用地管理等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最后以杭州为例,对杭州市及所辖六区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信息熵和模糊物元模型的城乡结合部农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艳  周勇  钱建平  黄建武 《资源科学》2008,30(6):919-924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农村相互结合的特殊经济地理单元,是城市快速扩张的重点区域。目前城乡结合部范围不明确,确定方法以定性为主,土地评价偏重土壤质量。针对此点,文章以信息熵理论为基础,通过遥感解译TM影像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图后,构建土地利用信息熵模型,计算500m×500m网格单元的熵值后借助突变点检测法确定城乡结合部内外边界,内外突变点位熵值为30;然后确定农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叠置法和多边形法相结合来获取评价单元及其属性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模糊物元贴近度聚类分析模型计算评价单元贴近度,划分研究区农地质量等级,并采用野外调查和相关系数法检验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农地质量中等偏上,以二级, 三级为主,占评价总面积的73.35%;尽管受多因素及RS栅格数据特点的影响,城乡结合部带有锯齿状和犬牙交错,但本研究结合了行政界线完整性的原则,划分方法科学、适用,其结果为荆州市确定城市扩展方向、合理利用城乡结合部土地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够为类似地区城市扩展方向的确定提供一种较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武汉城市交通的特征出发,利用地理系统GIS开发软件商MapInfo公司提供的GIS软件开发平台MapX组件,结合微软公司提供的面向对象VC编程工具进行二次开发。通过介绍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的功能模块,分析了此系统功能模块实现的各个方面因素,结合武汉实际交通情况,并以容量限制-多路径方法来实现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仿真。  相似文献   

8.
熊晓华 《科技广场》2012,(10):145-148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发展通过一定的土地利用水平决定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而一定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反映了一定的土地利用水平下城市发展的特征、状况和阶段。因此,在对特定区域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前,应当了解该城市特定时段土地利用的自然、经济与社会的相关背景。本文就此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浅谈生态城市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存  张文贤 《内江科技》2007,28(5):77-77
本文对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生态城市和生态城市规划及其原则,探讨了城市在土地利用规划、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及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旅游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崔峰  欧名豪 《资源科学》2010,32(10):1963-1971
利用江苏省1996年-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别从土地利用数量、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10年来,江苏省耕地、牧草地明显减少,交通用地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迅速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总体呈增长态势,用地结构不断趋于均质化;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增强,用地效率明显提高。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选取旅游总收入作为LUCC变化的旅游驱动因子,借助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江苏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旅游驱动力模型,结果表明,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对其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建议制定有关土地利用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因子,以更好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魏敏  胡振华 《科研管理》2019,40(11):67-84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赋权,借助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模型,对湖南省2000-2015年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发展度动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前者明显快于后者,两系统时间性协调存在不均衡性;从结构功能看,两系统相互作用不明显,整体功能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从动态趋势看,两系统协调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协调发展度不断提高,但协调类型从城镇化滞后转变为产业结构滞后;各市协调发展度存在不均衡性,东部城市远高于中西部城市。  相似文献   

12.
采用信息熵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城市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构建了包括创新投入、创新转化和创新产出等维度的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进而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并计算熵权重,对城市群城市进行综合排序.研究表明,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创新能力具有不均衡性特征,部分城市创新能力短板明显.从建立有效的城市群创新协同机制和完善城市群科技服务体系方面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因拟建工程建设而必须进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估研究,为建设用地预审提供依据。以土地和谐为前提,构建了建设项目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以信息熵技术计算各时期土地利用系统的土地和谐度,并利用相对熵评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对规划实施产生的影响程度。运用此方法对某建设项目对原邕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影响进行评估,经过对土地和谐度和差距程度的比较,认为调整方案具有较高的土地和谐度,对保障规划的实施具有积极作用,此调整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该方法可以计算对实施产生的影响,并能分析影响的程度,为建设用地预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展开论述,系统讨论了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现状以及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诸如城市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均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城市外延开发,忽视内涵挖潜改造;区域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管理亟待加强等问题,提出了土地利用要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才是克服弊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魏敏  胡振华 《科研管理》2006,40(11):67-84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赋权,借助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模型,对湖南省2000-2015年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发展度动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前者明显快于后者,两系统时间性协调存在不均衡性;从结构功能看,两系统相互作用不明显,整体功能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从动态趋势看,两系统协调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协调发展度不断提高,但协调类型从城镇化滞后转变为产业结构滞后;各市协调发展度存在不均衡性,东部城市远高于中西部城市。  相似文献   

16.
曾伟 《资源科学》2014,36(7):1317-1326
国内学者运用"增长阻尼"的研究方法,更多分析土地资源对我国某一个省或者某一城市的经济增长影响,缺乏考虑土地资源约束对我国城市经济的整体"增长阻尼"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针对这一不足,基于一个改进的二级CES生产函数,分别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角度,考察了土地资源约束对城市经济的"增长阻尼"。研究表明,土地资源约束对城市经济的"增长阻尼"大小受规模报酬、人口增长以及不同生产要素在城市经济活动中重要程度的影响;土地资源约束对我国城市经济的"增长阻尼"的平均水平约为0.24%,略低于土地资源约束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阻尼"水平,同时,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约束对城市经济"增长阻尼"除表现出"程度大小"的不同之外,还在"作用方向"上的差异。深入分析后认为,城市土地的过度增量供给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而言,对城市经济增长均是不利的;最终解决城市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约束"问题,需依赖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以及借助市场调节机制等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分析是实现区域用地结构优化的关键,对于解决区域快速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借助信息熵模型和偏移-份额模型,分析了1996-2010年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时序变化特征及空间配置差异,研究表明:①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经历了上升-波动-下降-平稳的过程,而优势度变化与之相反;②城镇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属于增长性结构,其中城镇建设用地表现出显著补给效应;农村居民点用地、采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属于衰减性结构,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和采矿用地表现出显著挤出效应;③成都市下辖的4市、10区和6县对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竞争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4建设用地结构时序变化与空间配置差异是各区域社会经济要素、区位因素、资源禀赋、区域政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互动影响关系,而两者相互协调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根本办法。因此,全面系统地开展城市土地利用对交通系统的影响作用机制的研究,对于探索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等均具有重要价值和借鉴作用。本文通过我国机动化背景的分析,指出我国城市机动化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高密度土地开发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数理统计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以眉山市为例,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由此得出2006年眉山市土地及其社会经济因子都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生态因子处于不太协调状态。提出在今后的城市土地利用中,应有针对性地展开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重要的生物要素和物质载体。土地资源管理需要从长远着手,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方案,这样才能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益,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决定着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潜能。本文对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