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闻亮 《上海教育》2014,(34):52-54
在地处上海闹市的巨鹿路上,有一家叫做"逸想秀"的特色"店",这家"店"里所展示的"商品"和其名字一样透着一股飘逸、灵秀之气——手绘玫瑰花潮鞋、古典盘扣装饰画、织锦缎手袋、"我爱上海"马克杯、原创蛋糕模型……所谓"逸想"即超尘出世的思想,用这两个字来形容这些极具设计理念的创意作品,真是最贴切不过了。  相似文献   

2.
2010年底,一本以建国60年来上海教育界著名人物的教育活动为线索的书《浇灌上海——上海教育60年见证》甫一出版,便受到了广泛欢迎。与此同时,很多读者读完后觉得很不过瘾,希望能阅读到更多关于上海教育的有意义的往事。为此,我们特别邀请该书作者,原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厥轩,在本刊开设"厥轩忆往事"专栏,以其独特的经历和视角,为我们讲述更多上海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李玉  黄玉仙 《黑河教育》2013,(10):56-57
金坛籍教育家、教育改革家段力佩是在上海教育界乃至全国都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他1979年提出来的"八字教学法"曾经风行一时,用今天的眼光看,完全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笔者把"八字教学法"运用到历史课堂,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水与大力士     
林楚 《今日中学生》2010,(12):23-24
有这样一个"大力士",它的体重只有两千二百吨,可它产生的压力却有一万二千吨,是它体重的五倍。这个"大力士"就是上海江南制造厂制造的万吨水压机。这个"大力士"的力气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讲到十九世纪法国科学家帕斯卡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11,(7):14-15
回顾三十年来上海课堂的变革,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依旧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并且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们都关注了"学生"。  相似文献   

6.
徐星 《上海教育》2011,(10):22-23
"圆桌"的目的是让更多人参与到课堂中来,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以讨论为课堂的基础。这种方法有来自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强有力支撑。在与部分参加过"上海-加州影子校长"项目的校长交流"课堂在转型"话题时,不少校长都提到了美国的一种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圆桌"。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与王安忆作品中的上海形象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两者都在物化、世俗化和都市时代背景下对女性进行了人文关怀。张爱玲笔下展现了一个有颓废气息的上海,王安忆展现的却是有怀旧气息的上海;在塑造上海形象的方法上,张爱玲多用象征主义的隐喻性语言来表达,而王安忆则善于用"皴法"叙写。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经验、文学理念和宗教等的不同,造成她们作品中上海形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陈亦冰 《成才之路》2011,(24):10-I0005
曾经轰动一时的美国"虎妈",日前来到上海,与上海"猫爸"进行了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对话。媒体制作的标题是《上海"猫爸"交锋美国"虎妈"》。"猫爸"说,尊重孩子选择,给予更多自由;"虎妈"说,富不过三代,教育就要严格。  相似文献   

9.
计琳  徐倩 《上海教育》2013,(13):39-39
《上海教育》:上海明确将包含时尚设计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柱产业,东华大学在纺织、服装设计、材料等领域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势必在推进我国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承担重要角色,东华大学又是如何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助力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刘春红:"东华之于时尚,时尚之于长宁,长宁之于上海,上海之于世界",东华大学目标即成为上海建设国际时尚之都、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中岳 《老年教育》2007,(10):16-17
1969年3月,我们曙光农场来了一批上海、哈尔滨等大城市的知识青年.当时,作为"臭老九"从场部学校下放劳动的我,被任命为一个青年连的排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刚刚过去的2011年,对于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06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4号令)颁发、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五年来,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沿着"科学化管理、专业化培养、多样化发展"的道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们建立了包括岗位职责、教育培训、考核管理、职务评聘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三千余所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现高速校园网络全覆盖、教室多媒体化、消费一卡通化等,初步打造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记者从11月4日召开的上海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获悉,上海教育信息化工作经过五年努力初步形成了"网络可访问、资源可获取、师生可交流"的信息环境,基于"十二五"期间奠定的坚实基础,上海提出了2020年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愿景。  相似文献   

13.
潘盛 《文教资料》2014,(36):60-6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的文学审查机关将左翼文学作为重点查禁对象。在这种文化环境中,上海的左翼文学采取了期刊更名、作品伪装、利用文学传播中的"禁果效应"等方式,来实现文学出版,扩大文学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教育现代化发展承载上海的未来与希望,寄托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盼。进入新世纪,上海立足落实国家战略和推动国际大都市建设需要,把握机遇,顺势而为,率先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并为之多途径实践探索、全方位改革创新。回眸上海教育发展,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在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以及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中,上海教育率先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不断推进良好的教育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月22日,上海《青年报》"娱乐新闻"版出现了一篇报道《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落幕资深评委失望"90后"作文功利老套》。报道中提到本届大赛评委、作家叶兆言对有的选手把平时背诵的范文硬生生地写上去"套题"的现象非常反感。"这次我在‘新概念’身上看到了高考的投影,很多人带着很功利的目的来赌一把,希望拿个奖,为高考创造机会。他们不知道,这样是一定不会得奖的。"  相似文献   

16.
现就数学教学中如何以人为本,培养创新能力谈谈几点体会.一、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模式都是以"精讲多练"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的.根据上海教科所顾冷源教授的调查研究:目前,我国数学教学传统模式的弊病是教师"讲"的多,没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创新性的关注;课堂教学毕竟是学生"学",如果光教师"讲",学生就始终处于"听"的被动地  相似文献   

17.
中篇小说《骄傲的皮匠》选取上海作为小说的远景,作家把目光定格在上海最具特色的小里弄堂里,把人物锁定在一个外来的盐城"苏北佬"身上。在上海这样一个大的文化、经济集散地,根海从无声地抵抗到为这个文化所沉沦,最终"觉醒"而得到精神上的独立的过程。和《长恨歌》选定的战争时代的上海背景相比,文本的时代似乎离我们更近了。  相似文献   

18.
首次参测PISA并且成绩名列榜首的轰动性新闻,让上海基础教育成为全球教育同行关注的焦点。从OECD评估数据来看,最令人"好奇"的是,在他国还在为改变教育质量和教育均衡"顾此失彼"的现实而苦恼时,上海基础教育却实现了"高质量"和"高均衡"的双丰收,从而引来海内外各路人马的集体围观。  相似文献   

19.
"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是新时代高校的目标和要求,"世博会"期间的上海高校更是把这个目标落实在行动上;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上海海洋大学在"迎世博、保安全"过程中,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1940年代上海文坛的历史小说创作领域先后涌现出以具有鲜明"海派"特质的"故事新编"小说引人瞩目的秋翁(平襟亚)、吕伯攸以及谭正璧、李拓之等四位卓有成就的历史小说家。本文拟从分析"故事新编"小说的高度通俗性、市民性和李拓之历史小说的精英品质这两极形态入手,勾勒1940年代上海历史小说演进的基本线索,进而展现历史小说与1940年代上海之间丰富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