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注重探究研究性教学的途径,以期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为此,教师要努力当个好"导"师,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变"教"师为"导"师,变"教"课为"导"课,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大胆尝试"导"课,让学生当"演员",学生跟着我"导"的方向走,课堂上有声有色,教学效果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专生上网动机对生活、学习与健康的影响规律,以加强对大、中专生上网的管理与引导。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在校某年级医学类中专生进行匿名性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生上网的目的均是以"娱乐需求"与"情感需求"为主,上网聊天的主要动机是"游戏消遣";男生上网时间与费用高于女生(P〈0.01),在"身心疲惫,行为怪异"(P〈0.01)与"学习成绩下降、迷恋上网难以自拔"(P〈0.05)上网不良影响方面高于女生;与网友约会方面,女生没有赴会者(P〈0.01)与见面受到伤害或欺骗者(P〈0.05)显著多于男生。结论应当加强对中专生上网的管理与引导,正确对待互联网的作用,保障中专生的身心健康与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3.
孙志毅 《师道》2010,(10):4-4
教师是一个专业工作者吗?应该是,但又似乎不是。既然是"专业的",那么就应该经过专业化的系统训练。师范院校就是"教人怎样当老师"的高等教育机构。可是它教过我们当老师吗?  相似文献   

4.
因为遇上你     
李镇西 《班主任》2014,(12):65-67
2014年教师节前夕,我从教后带的第一个班"未来班"举行了毕业30周年聚会活动。学生们纷纷向我表达感谢之情。我说:"我教你们时什么都不会,是你们教我当老师的!"说"什么都不会"似乎不太确切,因为我读了四年师范,怎么会"什么都不会"呢?但大学四年,对教师职业我只是"懂"了,而不是"会"了。懂,只需要读书,而会,则需要实践。四年师范教育,只是为我当一名合格的教师提供了可能,而真正要成为合格的教师,还需要和孩子每一天共同生活。"虽然我教他们读书和写字,计算和画图,但他们却授予了我最高水平的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5.
《礼记.学记》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也是关于修养之学的论著。这一双重性质本是相互通融的,但由于"学"与"教"从古代的统一走向后世的疏离,《学记》便有了双重性质的分殊。与"教"相比,"学"是《学记》中更核心的概念,因此《学记》的根本性质是关于修己之学的论著。将《学记》仅看作教育文献,仅从"教"的角度强调它的教育思想,显然不能全面理解它修己治学的真正内涵。今之教育当以修己为学问之根本。  相似文献   

6.
孟其银 《现代语文》2009,(11):62-63
"教课文"与"教语文"差不多,平时我们老师所说的"教语文",其实就是"教语文书",也就是"教课文",能把课文教好,其实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语文老师了。但"教课文"与用课文"教语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语文书“教课文”,其实就是传统的“教书匠”;  相似文献   

7.
陈莉烨 《现代语文》2010,(10):55-56
语文教学历来重视"怎么教",忽视"教什么"。在许多语文教师的心目中,"教什么""容易"确定,而"怎么教"似乎难度重重。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中这个"法"那个"模式"层出不穷,至于"教什么"却少有人问津。其实,"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来得重要。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8.
当新课程强劲的风吹遍大江南北时,我们曾一度被各类热闹的公开课所痴迷,也曾努力追寻着所谓的"新"的课堂教学,但最后我们却找不到了教育的方向。难怪经常会听到有的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  相似文献   

9.
李晓菊 《教师》2011,(2):85-86
"教"与"不教",一直都是各级教师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而在教学实践中,"教"什么,如何"教","不教"什么,如何"不教",这些都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教"与"不教"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各有所长,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们。  相似文献   

10.
新学期,领导安排我到另一所学校任教,当我在原来的办公室收拾东西的时候,我上学期教过的一些学生悄悄地走进办公室,其中的一个学生拉住我的衣袖说:"鲍老师,你为什么不做我们的班主任了?""鲍老师,你为什么不教我们?""鲍老师,我好喜欢听你的课。"其他的同学也纷纷发问,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许久,才开口和她们说明了原因。孩子们听完迫不及待地说:"那下学期你再调回来当我们的班主任,好吗?"  相似文献   

11.
学生沉迷于上网已成为为急待解决又很难解决的棘手问题,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学生更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分析这部分学生上网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上网问题进行疏导和控制,做好学生的上网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解决当前学生"上网"这一令老师和家长以及社会头痛而又必须面对的急切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余文森教授在《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中讲道,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也就是说,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时,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和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这些思想和理念告诉我们在中高年级进行"先学后教"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学"和"教",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概念和关键事件。但是,因"师教生学"、"重教轻学"的惯习影响,很少有教师对"学"与"教"的内涵、特质以及孰主孰从、孰先孰后的关系等作系统深入思考。事实上,唯有对"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学什么更有价值"、"怎样教能更好地促进学"等问题作深刻思辨和清醒认识,学校教育才能实现"重教"向"重学"转型、"为学而教"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4.
李美芳 《现代语文》2009,(11):131-133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圣人",《论语》是其思想的结晶,被奉为"经典"。"儒家"是一种学派,不同于西方以"圣经"为依归的基督教等宗教。"儒教"非教,"儒教"之"教"非"宗教"之"教",乃"教化"之"教",同时也具有"政教"之"教"的含义。"征圣"和"宗经"在现代社会仍然不可或缺,同时更应牢牢把握"非教"这一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少教多学"里的"多"和"少"不只是一个量的反应,更应该有质的内涵,"少教’不是不教,而是精教优教,"少教多学"的"多学"也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多学,更应是爱学,好学,会学。"少教多学"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教师的教学而言,思考"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从某种角度来说,"怎么教"属于技术层面,而"教什么",则关系到价值判断和思考。对于"中位数和众数"这节课,如果只是将"教什么"定位于"会求中位数、众数",带来的结果可能只是关注技术层面的练习,这是不够的。理解概念的本质含义比"会求中位数、众数"这个技术更重要,甚至可以说,"会求中位数和众数"也是理解概念中的一部分。"教什么"确定了,再来思考"怎么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大胆取舍,上课才能应对自如,可进可退,把握火候。思考"教什么",有很多相关途径和要素。  相似文献   

17.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后教",是指在课堂上,在"先学"的基础上,在教师积极而有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之间进行的合作实践、探究、学习。"后教"的主体是每一个学生,是学生集体的互教、互研、互学。教师在"后教"中起科学"导教"作用。"后教"体现了中外优秀的教学思想,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曹新民 《教育文汇》2011,(12):16-16
"教"是"研"的土壤;"研"是"教"的深入。教科研论文是"研"的成果,是"研"的结晶,是"研"的升华。老师只研不教,误人子弟;只教不研,定会平庸;教和研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不断成长。因此,提倡老师撰写教科研论文,应当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每个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概括总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体教结合"优势及其制约因素.提出"体教结合"的研究与发展动态和"体教结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以及对业余训练"体教结合"的思考,把"体教结合"作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学评教"是教学质量监控中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但现实却存在对"学评教"意义认识不清等问题,并异化出教师为了迎合评教而教等现象,背离了"学评教"目的。作者通过对"学评教"意义、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