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讲台的老师们都在抱怨:我怎么摊上这样的学生?语文不好、数学不好……教过的知识学不会,还到处惹是生非!我们周围真的有那么多"坏"学生吗?笔者觉得很多时候我们是庸人自扰,没有正确理解"教师"的含义。古人说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排在第一位的是"传道",也就是说把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放在传授学业知识之上,但近年来学校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业,老师们谈论的重点也是哪些学生数学好、哪些学生语文好,很少有人提起哪些学生品德高尚。近年发生的校园恶性伤人甚至杀人事件让广大教育工作者警醒。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怎样看待自己的事业?怎样评价自己的学生?笔者深感正确评价学生对一个学生的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下面就怎样客观评价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正当过班主任的教师都有深切的体会:"班主任的工作是纷繁复杂的,却也是最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只有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才会真正领会到当老师的酸甜苦辣。"班主任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承担管理班级的重任;也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所以,如果事事亲为总有一种疲惫不堪的感觉。许多老师都说现在的学生和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学生们都能体验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  相似文献   

3.
<正>一、全程跟踪加分制评价研究的缘起目前,小学英语教师任教班级基本是5个,老师们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批作业,很少有时间给学生订正作业,更别说辅导学困生,提高教学质量了。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一种"全程跟踪加分制评价"体系,既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又能让学生学得快乐,促进师生的"双赢",共同提高教学效果。二、全程跟踪加分制评价的内涵全程跟踪加分制评价是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  相似文献   

4.
学生学习成绩好,同学羡慕,老师重视,家长厚爱,整日沐浴在阳光下.这些学生被教师认定为"优秀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视线往往锁定班级的"问题学生",对优秀生总以为他们学习自觉、求知欲强、成绩突出、遵守纪律,很"安全感",不会让老师担忧.因此忽视了对这些成长在掌声和鲜花中的优秀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使用电脑时,每一次"刷新界面"以后,电脑都会让人有崭新的发现和异样的感受。其实,"刷新界面"对于教育往往也会产生一些神奇的力量:有时候学校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而让某个班级进行了"教师刷新",没想到的却让一个家庭、学校都头痛的"浪子"回头;有时候因为机缘巧合班级里进行了"活动刷新",小小的改变却让原本"默默无闻"的学生改头换面,甚者脱颖而出;甚至有时候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评价刷新",就可以唤醒"笨石头"久睡的"聪明神经"……教育工作其实更需要"刷新界面",让育人者可以发现更多崭新的施教条件、方法和技巧,受教育者也可以更多地展示真实、潜在、复杂的自我。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学生学业负担"成为大家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而作业是学业负担中最为突出的.学生怕写作业,家长怕谈作业,老师怕改作业,作业成为了最让学生、家长、老师头疼的话题.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作业,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理想     
女儿四岁去学画.老师从来不布置作业,还总是对家长们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逼孩子画画,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画得不好骂孩子."为了训练画斜线,这位老师想出来画蜘蛛网的游戏:为了训练画圆.她义想出来画蒲公英的游戏:她的课堂总是妙趣横生.所以.女儿很喜欢去画画.在我看来.这是一位高明的幼儿艺术教师.她有自己的教育理想--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画画.  相似文献   

8.
家长会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日常工作的一项内容,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纽带。通过它,老师可向家长展示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学识水平;通过它,也将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评价,对班级工作的建议传送给老师,教师根据建议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以便系统地开展工作。因此,家长会的作用是不小的。然而,笔者在近期却发现一种让人难以理解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习作,这是一个未必能让广大教师、学生、家长轻松的字眼。尽管有许多教师、家长在为之努力,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但遗憾的是更多的学生对提笔习作还是望而生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写的那一番老掉牙的内容。而为了能博得作文本中的高分,不少学生还以"借鉴"为挡箭牌,走上了"抄袭之路",直到真相大白时,他们会因为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而彻底对习作心灰意冷。  相似文献   

10.
最近读了几篇关于"学生选择老师"文章,学习了少数学校先让自己的教师"演讲"、"才艺展示"和"答辩",再由"家长和孩子投票选择教师"的"先进经验",读后如刺在喉,不吐难受.笔者以为,该校让学生选择老师这一做法背离了中国的教育现实和学生实际,是不懂教育规律的做法,似有做秀之嫌.  相似文献   

11.
《教师》2019,(12):F0004-F0004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句话:"教师走多远,就能带学生走多远。"同样,"教研员走多远,就能带老师们走多远",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彭昕老师。她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她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老师们送得更远。她是小学语文教研员,而开福区现有小学语文教师九百多名,如何带领这支庞大的队伍向前走?如何让他们走得更远?在实际工作中,她将这支队伍分为新任教师、中坚教师和骨干教师,并采取了分层提升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2.
学生小王为了不让班级被扣分,"急中生智"绘制了校徽,结果没被检查员发现,保全了班级的"荣誉"。但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高兴起来,也由此产生疑惑,这样做是否合理?班主任李老师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请大家讨论并表决,班级4位学生弃权,认为这种行为不诚信,但想不出更好的办法;41位学生赞成,认为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这一问题让班级师生纠结:因为在学生眼里,这是一道难选的单选题:要么"不诚信",要么"让集体扣分"。不仅学生为难,教师同样为难;还因为我们目前的道德教育很少引导学生讨论此类生活中的真问题。但这一问题值得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应对。  相似文献   

13.
正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学生如何叛逆不听话,让他向东他向西,让他打狗他撵鸡;明知故犯,瞪着眼犯错误……说学生"叛逆不听话"还可以,说学生"明知故犯,瞪着眼犯错误",我认为不恰当。犯错误就要受批评,这个道理学生都懂;不愿意受批评,这是人之常情。那学生为什么"明知故犯"、自找麻烦呢?因为不理解,所以不服从很多教师都爱用命令式的语言与学生谈话,诸如"不要顶撞家长"、"不要穿奇装异服"、"不要随便上网"……这些简单的命令,确实是金玉良言,但因为没有必要的解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能否健康、快乐成长,与老师的关爱是密不可分的。那些"优秀"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爱,而那些有"差异"的学生同样需要老师无私的爱,需要老师更多关注和引导。作为教师,必须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真心喜欢他们,想办法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建立自信,让他们能够在充满爱的氛围中茁壮成长。班级里有个男生,个子高大,长得胖些。也许就是因为这"胖",让孩子有些自卑,觉得自己不是很优秀,十分在意其他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在与同学相处时有  相似文献   

15.
"后进生",他们或调皮捣蛋不思进取,或自暴自弃不喜学习……无论哪一种类型,都会拖班级后腿,让老师们头痛不已。作家冯骥才在《珍珠鸟》一文中这样说:"信赖,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那么,如何让后进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用"期待效应"转化他们呢?一、注意观察,识珠不易想要利用好"期待效应",教师必须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教师在鼓励学生时才更有说服力。在班级中,后进生在任课老师  相似文献   

16.
<正>相信我们每个接受学校教育的人都知道,每个班都有"好生"、"差生",无论你身处何地。大部分老师都会在心里给自己的学生贴上标签,哪些学生是班里的"尖子生",哪些学生是班里的"中等生",还有,哪些学生是给班级拖后腿的"差生"……老师们对这些了如指掌。当然,差生与好生的待遇相差很多。一、差生与好生的区别待遇一般情况下,老师往往比较喜欢好学生,因为好学生听话认真,成绩好;而差生成绩不好,常惹麻烦,老师不容易接受。这是当今教育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张老师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班主任,她带的班级各项常规管理工作都井井有条,因为她有"私人订制"的班级管理"独门绝技"。在学校里,张老师班上学生中午食堂就餐的场景,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每一次接手新的班级,张老师都会结合原来班主任的推荐、同学的反馈以及自己的观察,根据各桌的实际需要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出富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班级午餐"桌长",负责班级午餐的管理。"桌长"定了之后,张老师就会引导他们认  相似文献   

18.
钟丽 《班主任》2011,(11):63-64
上学期,因为工作需要,学校临时安排我教小学一年级英语,这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从教8年来,我一直教中学英语,习惯了与一帮"成熟的"大孩子打交道,面对刚从幼儿园走出来的小朋友,我真有点儿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不过,幸运的是,与我搭班的班主任曾老师在班级管理上很有经验。她经常像母亲一样呵护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很快乐,家长们很放心,也让身为同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一次批改周记时,看到一学生写道:"在老师家访的这半个多小时中,我成了五个人谈论的对象,那滋味如坐针毡。"回想起当天的家访,我们原只是从多了解、多沟通的想法出发,帮助学生克服身上的缺点,更好地投入小中考的备战中。不料,家长对其成绩、学习态度的不满让轻松的交谈变得紧张尴尬。的确,不知从何时起,家访、家长会成了教师、学生、家长们最头疼的"烫手山芋"。这些本是为促进家校沟通、加强家校教育的平台陷入了如此尴尬的境地:学生们怕教师在家长会上批评自己;家长们害怕老师告状;教师们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读了《江苏教育》(班主任)2017年5月刊发的蔡舒老师的《给每个孩子一个"绿手指"》一文,深有感触。她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学生没有显现出来的优点,找出催生学生成长的"绿手指",并指导学生用好"绿手指";她利用家长资源丰富班级活动,以小组和社团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走向舞台的中央,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在她的引领和指导下,学生们的发展潜力被唤醒,自信心在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