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10,(24):14-18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09年测试结果一经公布震惊世界,作为首次参加的地区,上海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三大领域测试的成绩均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2.
周大平 《教育》2011,(16):37-38
中国上海5000多名中学生在2009年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下称PISA)测试中的表现领先!这个测试结果在2010年12月公布后,使内地基础教育界不少人感到扬眉吐气。更有国内专家认为:这表明,上海"进入了世界基础教育第一方阵","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很有‘亮点’的,不要随意乱改革,以免改掉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相似文献   

3.
2012年的国际学生水平测试(PISA)结果近日出炉,上海学生继2009年的测试之后,再次蝉联第一。中国教育界一片欢腾,比如《文汇报》发文《上海教育问鼎,制胜点何在》《“申城小囡”三大科目世界第一》,《中国教育报》发文《上海又获数学阅读科学三项第一》《中国学生数学为什么那么好》。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2月3日,PISA2012测试结果揭晓,上海再次蝉联第一,令全球瞩目。这次测试的主要领域是数学,上海学生的成绩突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的学习机会多。我国的学生家长大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数学学习,不少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数学知识的启蒙甚至竞赛训练。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对学校数学课程的设立、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要求:学校的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时间  相似文献   

5.
<正>据经合组织网站2013年12月3日报道,当日,经合组织(OECD)发布了最新"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报告。上海教育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上海学生在数学、阅读、科学三大测试领域的成绩均排在世界第一。这是继2009年之后,上海第二次参加PISA测试并折桂。2009年的PISA以阅读为主要测试科目,而2012年的PISA以数学测试为主。PISA2012中国上海项目组组长张民  相似文献   

6.
王蕾 《考试研究》2009,(3):46-59
大规模教育质量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走向。本文以PISA2006结果报告为中心,解析PISA对大规模教育质量和相关影响因素评价的理念和方法,为研究和开展我国大规模教育质量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电脑》2011,(1):6-9
2006年10月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引进并启动了PISA2006中国试测研究项目。在天津、北京、潍坊三市进行了试点性测试.获得了关于我国15岁青少年的表现及教育存在问题的一些有价值结论。20019年4月17日8:30。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2013,(35):28-28
PISA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认为,主要是“三个一”。  相似文献   

9.
由于PISA 2006是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及科学素养轮流作为主要评估领域的最后一站,2008年,芬兰教育部组织一批专家学者,研究、撰写了一份最为完整的芬兰PISA报告——《PISA06·芬兰:分析、反思与说明》,除了将测试结果完整记录在册,更对被认为是理解芬兰教育成功的社会和教育方面的核心因素作了概述和解读。  相似文献   

10.
李飞 《现代教学》2012,(6):71-73
2010年12月7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公布了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2009年测试结果,其结果令国内外教育界及新闻媒体震惊,原因就是中国上海首次参加该项目测试,便以绝对的优势勇夺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领域的第一名。这个第一也着实让很多人为此纠结并产生疑问,纠结我们这个第一的可信赖程度,疑问我们的教育水平究竟是否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底,一本以建国60年来上海教育界著名人物的教育活动为线索的书《浇灌上海——上海教育60年见证》甫一出版,便受到了广泛欢迎。与此同时,很多读者读完后觉得很不过瘾,希望能阅读到更多关于上海教育的有意义的往事。为此,我们特别邀请该书作者,原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厥轩,在本刊开设"厥轩忆往事"专栏,以其独特的经历和视角,为我们讲述更多上海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OECD在2010年12月7日发布了PISA 2009结果,在65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首次参加该测评的中国上海,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领域都位列第一,这一结果引起了国内外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13.
近期,我读了《基础教育课程》今年第三期关于PISA的专访-《提供参照,让教育更加开放》,感觉非常精彩.上海在本次PISA测试中名列国际前茅,这是上海实施高质量的教育均衡政策的一个必然结果.结果公布后,上海教育界已经有人提出看好上海学生的潜力,未来拿大奖的可能性似乎已经可以期待.这也激发我思考:这些优秀的中学生能否成为我...  相似文献   

14.
陆劲彬 《教育》2011,(6):37-38
中国上海5000多名中学生在2009年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下称PISA)测试中的表现领先!这个测试结果在2010年12月公布后,使内地基础教育界不少人感到扬眉吐气。更有国内专家认为:这表明,上海"进入了世界基础教育第一方阵","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很有‘亮点’的,不要随意乱改革,以免改掉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相似文献   

15.
PISA是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的英文缩写。它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举办的大型国际性教育成果比较、监控项目,测量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末期15岁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全世界对PISA的反应许多有关OECD今年发布的PISA结果的媒体报道都关注亚洲学生如何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学生。但是,OECD全球学生成绩评估的固定追随者的脑海中却在想另外一件事:芬兰到哪里去了?他们不是唯一感到困惑的人。芬兰著名媒体——Finnbay叹息:芬兰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底,上海学生参加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称PISA)的成绩公布,世界为之瞩目.上海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测试中均举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这也是PISA项目自开展以来的最好成绩.这一测试成果引起了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广泛关注及对自身教育的反思.测试结果公布后,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  相似文献   

19.
浅谈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教书育人的素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今天我们该如何做教师?笔者从以下三方面作了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式微 《教育文汇》2014,(6):13-15
我们如果换一种方式来思考,把学校认为是家庭那样的单位,每个人都必须得到满足,那么就不会考虑什么成功者和失败者,而会考虑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发展,使教育更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