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在小学实施创新教育,其重要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其创新知识的获取、创新精神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动力,从而使学生自觉能动地以“创新”来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一切。因此,在小学作文中渗透创新教育,须在其全程的指导中启发创新,鼓励创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创新精神能否发挥出来,主要还在于后天的培养与引导。因此,我们要从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进行各科教学时,有意识地渗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里,就小学思品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联系生活实际,写“学习心得”激发创新欲望“明理、导行”之后并不意味着思品教学的结束,还应对学生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每次思品课我都控制一段时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学习感受写在“学习心得”本上,以此来检验和强化教育效果。如学习《从小爱科学》一课后,有学生写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也…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不是真学”的生活教育思想启示我们:数学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以我们必须时刻记住:“学习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必须靠学生自己完成”.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知识,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树立信心,获得成功感,就必须改革教学模式,把数学知识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生活中来一形成理论性认识一再到生活中去,必将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证明未来社会是以创新为标志的社会,而未来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创新教育。笔者从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出发指出:中学教育目标应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怀疑,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学习的态度由“漠不关心”变为“积极探索”,达到教育的价值在形式陶冶和应用价值之间的平衡。使未来世纪的中国公民具备良好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创新素质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影响和教育,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创新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一、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意识创造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自然属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创造力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而激发出来,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因此,创新教育的起点,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让“人人皆有创造力”的信念深入人心,这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是多变化、快节奏、高速度的知识社会,多种信息…  相似文献   

6.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古希腊普鲁塔戈在 3 0 0 0年前就指出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每个学生能更好的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教育专题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地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的活力在于创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正确引导为辅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问题意识是一种怀疑精神,是一种探究意识,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新精神。我们的教育往往习惯于教育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其实,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启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思维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着力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事业 ,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 ;教育是科学 ,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艺术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突出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既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更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要充分依赖于他们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创新意识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能力的提高 ,进而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呢 ?一、培养学生“不知足”的学习习惯心理学指出 :人的学习动机和探索心理很大程度上由需要引发。需要分为生理…  相似文献   

10.
<正>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从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劳动与技术》课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技能,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只有将课程深入到学生的生活,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产生"我要学"的欲望,进而产生"我要创新"的思维。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劳技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1.
张锁周 《天津教育》2022,(15):135-137
<正>“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理念,旨在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有助于践行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与“教学做合一”的观念不谋而合。基于此,文章将简析“教学做合一”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价值,并从链接教材,融入生活元素、设置任务,培养探索意识、关注热点,增强创新思维等方面探索其落实路径。一、对“教学做合一”这一教学理念的全面发展与认知  相似文献   

12.
苏永榕 《考试周刊》2012,(61):187-188
新世纪,中国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对每个国家提出的要求是:提高综合国力,而提高综合国力在于提高国民素质,而提高国民素质重在教育,而当今教育,要体现“人本主义”和“人才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和发展并规划人生,今后能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成为中国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于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文教育思想,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和个性发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民主课堂教学模式是民主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就在于改革专制化的课程与课堂教学模式,代之以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能使学生广泛参与、自主决定的民主的课堂学习模式.我们大力提倡在民主式的语文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不同素质的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取长补短,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开拓思维,培养团队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落实教育的“全体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4.
“学会合作”已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合作学习是教学条件下的学习的组织形式.其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学会合作与学会知识同等重要,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学习的优势不言而喻,恰当地运用.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精彩纷呈,不加甄别地滥用.则会使它流于形式。课堂上.什么时候才是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呢?怎样选择和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呢?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来源于生活,是具体化和个性化的“怎样做人”的教育.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精神,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因而制约了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品德教育实效,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体验,获得能力,有创新.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开拓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创新,以学生发展为本,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品德与生活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倡导活动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索”的方式参与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教育模式,努力构建“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相似文献   

17.
封秋锋 《考试周刊》2011,(33):220-221
学生的发展是在客观环境的活动中逐步获得的。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使之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标。因此,开展主体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格的首要任务。开展主体教育,首先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而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发挥化学教育的优势 ,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学化学教育的创新 ,主要指个人意义上的创新 ,即中学生在自身心理水平上去创造出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 ;是引导他们走向创新的情境 ,而不是让他们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体系。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中学化学的创新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科学的思想方法为基本价值取向。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旺盛的求知欲望 ,往往是创造力产生的源泉 ;良好的学习心态 ,强烈的学习兴趣 ,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新课标也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主动提问的意识?我们知道,教育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创新,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因而,美术教师也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学校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此 ,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些体会。一、创设新奇、有趣的学习情景 ,激发创新意识创设一定的情景 ,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 ,提高学习质量。例如 :学习“小数性质”时 ,教师先在黑板上写 3、3 0、3 0 0三个数 ,显然这三个数所表示的大小不一样。教师说 :“谁能想办法用等号将这三个数连起来。”学生议论纷纷 ,甚至有的学生表示出不可能的神色。在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