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业不良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有一般学习问题,存在认知技能和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造成学业成绩低下,或其智力与学业成就水平差距较大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焦虑,意志薄弱,人格适应不良等。但随着学习年限的增长和教育教学干预措施的影响,其不良状态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变。本文从激发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帮助学业不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方面谈谈本人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在基础教育某一特定的年龄阶段,生理上无缺陷、智力上正常的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品德、行为等方面各占一定比例的标准化综合评价中,评价结果远远低于班级的其他同辈群体,并且同时其自身的优势潜能又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这样的学生可以界定为学业不良,成为进行转化和帮助的对象。这一界定对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以及对学业不良学生的界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校系统中,学业是一个含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概念。从生命的历程和生命的整体的角度看,学业不良是一个相对的综合性评定结果,同时又要注重个体标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优势潜能的发挥。评价学生学业不良的标准也是一个多样化的有机系统,各部分都应该予以合适的比例,避免对学生作出单方面的评价、给学生过早地贴上不恰当的“不良生”的标签。  相似文献   

3.
学业不良儿童基本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基本能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种种表现都会得到缓解和克服。对学业不良儿童的概念要作出界定和分类,目的是确定学业不良儿童诊断的模式与方法,并在吸收国外对学习能力困难学生干预的基础上,提出符合中国教育实际的学习能力优化训练的新模式与操作方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习困难儿童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学学业不良儿童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业不良儿童在心理、思维等方面有自身的特征,而且成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为此,要依据新课程的理念,从加强学校教育、转变家庭教育、改善社会教育等方面做好小学学业不良儿童的转化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研究界对学业不良的概念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定义.西方学者认为学业不良的群体障碍显示于倾听、说话、书写、阅读、推理或数学能力与使用方面.我国学者则认为学业不良指智力正常、学习效果低下、未能达到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的学生.这个说法基本符合大多数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学业上的困难,这就是所谓的“学业不良”。我们可以把学业不良学生描述为:学业不良学生的智力是正常的,即智商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在学校的学习中有困难,  相似文献   

7.
学业不良心理学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不良群体指除了中枢神经系统失常以外的各种原因引起,智力正常,但有一般学习问题,存在认知技能的缺陷和心理行为问题,学业成绩低下,或者智力与学业成绩差距较大。客观分析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的干预,能帮助他们得到较大程度和根卒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学生学业不良是中小学教师和家长头痛的问题,也是长期困扰我国教育界的一个现实难题。所谓学业不良是指学生智力水平正常,身体素质正常,由于某些心理因素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学习效果长期、稳定地未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水平而需要额外辅导和矫治。在我国中小学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存在为数不少的学业不良学生。一般认为,这部分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8%-12%。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湖南省衡山县211名高三学生的数学成就动机进行调查,比较数学学业不良与学业正常学生在成就动机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学自我效能感、内部归因、表现目标和数学价值变量上,学业不良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学业正常学生;不同性别高三学生在数学成就动机的六个维度上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心理素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瑞文测验和中学心素质问卷,对182名学业优秀与182名学业不良高中生进行了心理素质的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1总体比较,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在心理素质各因素上有显著性差异;2分性别比较,男性组在智力、创造力等15项因素上差异显著;女性组在智力抱负等12项因素上差异显著;3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学生在个别因素上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未能充分发挥自身拥有的潜能,因某些身心障碍而导致学业迟滞.他们的智力正常,但却常常考试成绩不及格.本人通过对3~6年级学生的问卷及1~2年级学生的访谈,发现小学数学学业不良的学生有如下一些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从了解、改善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创办家长学校;重视课外阅读的作用;在低年级阶段就教会儿童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激发儿童认识的欢乐五个方面总结、归纳了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学业不良的预防思想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心理因素对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分析手段与方法,对影响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心理因素的发展特点及其综合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和正确的学习控制性观念,缺乏元认知调节能力及系统的认知结构是导致学业不良的最主要原因。智力水平与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因果关系。非智力因素、原有认知结构在直接影响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的同时,还产生显著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心理因素对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分析手段与方法,对影响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心理因素的发展特点及其综合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和正确的学习控制性观念,缺乏元认知调节能力及系统的认知结构是导致学业不良的最主要原因.智力水平与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因果关系.非智力因素、原有认知结构在直接影响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的同时,还产生显著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课题组两年的研究,对高中物理学业不良问题进行了界定,找出了高中物理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指出了物理学业不良的学生是可以转化的,初步探索了物理学业不良的转化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6例学业不良儿童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6例学业不良儿童的调查报告王书荃,王文福,曹英,蔡文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学业不良的概念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教育发达国家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定义了学业不良,如美国心理学界称学业不良为学习无能,英国学者则将学业不良称为学习困难,但对其内涵的界定又不十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为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干预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运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儿童孤独量表,在北京市四所普通小学四到六年级1276名小学生中筛查出144名学业不良儿童为被试进行团体测查,另外在一般儿童中简单随机抽取227名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学业不良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情感温暖"及"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三个维度得分和一般儿童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一般儿童(P<0.001);学业不良儿童的孤独感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显著正相关.(2)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影响模式与一般儿童孤独感的影响模式在回归方程中存在差异.对学业不良儿童,母亲的惩罚严厉和父亲的温暖理解是最主要的解释变量.而对一般儿童,母亲的拒绝否认和母亲的温暖理解是最主要的解释变量.结论:学业不良儿童的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父母应改变其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待学业不良子女时,尤其要减少母亲采取严厉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素质教育与创新的持续深入发展中,依然存在着对学生不良学生的教育问题。教育不能因为学生存在智力差异就怀疑或否定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丧失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信心。在现代智力理念指导下,审视学业不良学生的智能发展,可为实施素质教育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利于促进学业不良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研究设计,对五名小学学业不良儿童进行生活技能教育.结果表明:生活技能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业不良儿童课堂积极参与行为,降低学业不良儿童课堂消极参与行为,提升学业不良儿童课堂被动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20.
社会支持是学业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问卷法对189名学业不良儿童和205名普通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学业不良儿童在获得父母亲、教师和同性朋友的总体社会支持上均少于普通儿童,并且在母亲支持和教师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2)在父母和教师的多项具体社会支持内容上,学业不良儿童的得分也显著低于普通儿童;(3)学业不良儿童更倾向于从异性朋友那里获得陪伴娱乐性支持和亲密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