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传播》2010,(3):5-5
不经意间看列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等三家协会发布的关于网上打折售书不得低于8.5折的消息,很是诧异!我是在小城市中长大的,图书是我认知世界的重要媒介。以前就算囊中羞涩竞也能攒出块八毛钱去买我喜欢的书,那时候书价定得十分合理,无须打折,也鲜有人抱怨书贵。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书价也随着翻跟头似的飙升,对于我这样收入有限的人来说,  相似文献   

2.
球迷痛揍洋裁判 我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跟着人家去天文台路(现合肥路)看足球比赛,只花了两毛钱,买了最差的位子(那时最好的位子也不过才六毛钱),挤在人堆里看了一场球,没想到一次上瘾,大概被场上的气氛所激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每到礼拜天,就向大人要一元钱,三毛乘三轮,两毛买门票,五毛吃点心,和几个伙伴一起,到球场去玩儿,不是看球就是踢球,不到天黑不回家.后来人家告诉我,我那次看的是"亚洲球王"李惠堂出场的球赛,世传"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嘛!难怪好看.  相似文献   

3.
在回来的地铁上,我又遇到了那个卖报纸的中年妇女。说又,是因为能经常见到她。卖报纸的人很多,但我没见过第二个人比她更认真地对待这件事。别的人只叫嚷“看报啦,5毛钱一份”之类的,而她却带着解说,把报纸上的无聊新闻描绘得活灵活现,非常吸引人,因此总是见到有人掏钱买她卖的报纸。  相似文献   

4.
孩提时代的我,可能是受做编辑工作的父亲的影响,就特别喜欢读书.记得才七八岁时,逢星期天,常常拉着父母,去书店买书.当时,父母的工资加起来才100多元,哪能次次都满足我的要求.有时书暂时没能买到手,还不高兴,其实,他们给我买的书,已经有一抽屉了.  相似文献   

5.
活到七十才明白 我曾羡慕过那些有家谱的人.他们不但能一口气滔滔不绝地背出自己的父亲、祖父以至曾祖父的头衔官职,有的甚至能追溯到更远的年代.  相似文献   

6.
算起来,我结识《军事记者》已有17个年头了。那是在1991年2月中旬的一天,我入伍才两个多月。一个星期日,班长带班里其他几个新兵到街上买东西,只留下我和另  相似文献   

7.
我的星期天     
星期日的早晨,太阳给灌水河畔洒上了一层金色。我和爱人挽着孩子佳佳,准备到商场买套衣服,这是为了给我过生日而买的。刚走到广播站门口,来了电话找我,我拿起电话才知道,上级要我带上录音机,到  相似文献   

8.
政经资讯     
话语"每个人都要买房?这样的观念一定要改变!我租房住了40多年,一直到58岁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年轻人想着无论如何都要买一套房子,我只能说我同情他。年轻人现在一个月赚2000元钱,别想着去买房,要自信自己以后能月薪20万,买别墅去。廉租房解决最贫困家庭的住房问题,中低收入者考虑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商品房是富人们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啃你的萝卜,让郎中哭去吧! 这不是我的原创性句子,是我在一份报纸里看到的标题.我一般没有买报的习惯,前天坐公交车没有硬币,只好买了一份报,当时也没看,今天闲在家才翻开来看.  相似文献   

10.
听壶     
我有一位精于茶道的朋友。某天,我将从宜兴为她买的紫砂壶,给她送去。她小心翼翼地拿捏起来,细细品玩,久久不放。我心里一片感动。朋友之间,凡有所赠,应投其所好。送他的,必将要成为他的心爱之物,才值得一送。这样做,才不至于唐突一件佳物,而是得其所哉。 良久,她说:我请你听壶吧。 壶也能听吗?要听什么呢?这些问号  相似文献   

11.
孤独的行星     
没想到,冬天的越南河内相当玲。至少比我当时居住的香港还冷。这是怎么回事?我不是往南飞了一个钟头吗?打开地图看以后,我才发觉,其实河内在香港之西,而不是南。总之,非得买毛衣不可了,否则会得感冒。于是匆匆去商店,发现里面挂的全是中国货。我从香港特地来越南避寒,要买中国制造的毛衣,觉得自己的处境荒谬不堪。当年河内到处都是摩托车,噪音吵闹得耳朵都要聋了;跟商店售货员说话,也要提高嗓门大声喊。  相似文献   

12.
我每次打定主意去买某样东西,十有八九无功而返。然而,之后总是要在买其他东西时或者上下班的路上,偶然发现它。才知道,自己其实是一直惦记着,下意识在寻找,偶然无非是必然的另一张脸。所谓偶遇,其实是天赐良缘。某年暑假,路过书店门口的特价摊,发现“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中的一本,  相似文献   

13.
一位网友在我的博客上留了这样一段话:"编辑,是用良心工作的,一篇稿子来了,用心去修改和敷衍而过全是良心使然.刊登出来让读者品味,才知道花钱订杂志,原来买的是编辑的良心!"读罢,我的心不禁怦然.  相似文献   

14.
18年前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父母身体都有病。8岁那年的一个周末 ,我和妹妹到同学家去玩 ,正巧同学家正开着电视。我和6岁的妹妹感到既新奇又陌生。看着电视上的草原、高楼 ,还有大海…… ,太美了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世界那么大 ,大自然那么美。直到那节目的结束 ,我才依依不舍地带着妹妹回家 ,那时天已经黑了又下着小雨 ,我背着妹妹一连摔了几个跟头 ,再加上害怕 ,到家时我的眼睛都哭红了。后来才发现膝盖也摔坏了 ,至今还有伤疤。虽然如此 ,我仍然很高兴。第二天我才从同学那里得知那节目叫《正大综艺》。后来 ,我自己家也买…  相似文献   

15.
1、在我将近七十岁时,我才放下斧头享受退休度晚年。(1984、3、24《常州日报》《我真想跨过二○○○年》) 动词“享受”与受事宾语“退休”在意义上不相合,应将“享受退休度晚年”改为“享受退休待遇,安度晚年”。 2、也许,劳累了一天的父老乡亲,正躺在床上安享着宁静的生活……您的战士甘愿吃尽天下苦!  相似文献   

16.
各位领导、同志们: 人生七十古来稀,报生七十中国稀.作为大众报业集团一个退休的老同志,我对"中国稀"的大众日报七十华诞,表示由衷的祝贺!  相似文献   

17.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重大的课题,理论界似乎应该竭力给予系统的历史研究的努力,因而一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七十年》(以下简称《七十年》)问世,自然引起我的极大的兴趣。我冒着盛夏酷热,读完全书,收获颇丰,觉得《七十年》写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曲折发展的历程、胜利前进的气势,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18.
捡空瓶     
我和宁晓波是第二炮兵某基地机关小车队的调度员,我们俩负责派遣车辆,维护停车场和车库的卫生。由于车辆动用频繁,尤其是夏季气温高,赤日炎炎,有的司机外出难免要带一些矿泉水和饮料。出车回来后他们随手将空瓶丢在车场上和车库内,既不雅观又不卫生。于是,我和小宁看到散落在地上的空瓶子就主动捡起来,起先将捡到的空瓶随手扔到垃圾桶里。最多时,我们一天捡了70多只空瓶子和5个箱子,真有点儿当“破烂王”的感觉。一次外出,我看到一个收破烂儿的。一问才知道,矿泉水和饮料瓶大的1毛钱、小的5分钱。我跟小宁商议这事,我们俩感到把这些空瓶子扔…  相似文献   

19.
婚纱照     
我和女友的婚期定在国庆节,由于买房、装修、买家具的开支大大超过预算,我只好压缩其它的结婚费用,首当其冲的就是婚纱照。看了好几家影楼,动辄几千的价格实在无法接受,最后找到了一家名叫“伊伊”的影楼,照一套婚纱照只用888元,据说是迎国庆才搞的优惠活动,我暗自庆幸自己捡了  相似文献   

20.
七十交情九十翁,君今飞去一条龙。我是破车牛亦老,万人如蚁吊丁聪。这是我2009年6月送别丁聪的一首诗。我是在1935年认识丁聪的,那时,我22岁,他只有19岁,到我们永别,算起来已有74年了,我们都是年逾九旬的老翁了。能有七十多年的交情,不仅靠深情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