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杨琳 《科教文汇》2008,(31):38-38
本文从适应及心理适应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大学生活的特点及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适应等问题;在剖析大学生适应障碍产生的原因的同时,指导大学生获得加强心理适应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做合格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环境变化后,角色转换带来的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恋爱与性问题的困惑及矛盾,生活经济负担带来的压力、网络的诱惑、就业的压力和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等是诱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建立以预防为重点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能更及时深入的预防和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防止心理危机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丽琼 《科教文汇》2011,(16):175-176
由于校园环境、教学模式、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大学新生在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过程中,出现了程度不一的心理适应不良现象,这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与成长。文章针对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症的形成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新生心理适应不良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对策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在校本科生适应状况的内在结构进行了探讨,根据大学生的身份、特点及其相应的心理与文化特征,以及导致他们在大学生活、学习、交往出现的许多不适应现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一方面为教育指导提供心理依据,以供高校教育工作者参考;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由于校园环境、教学模式、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大学新生在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过程中,出现了程度不一的心理适应不良现象,这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与成长。文章针对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症的形成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新生心理适应不良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迷茫心理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亟需重视。大学生迷茫心理的表现可分为学业适应、人际交往、情感与性、求职就业、经济压力、生活适应、自我价值认识、生理健康等八个方面。大学生迷茫心理的影响因素既包括个体特征,也包括校内与校外环境特征;要解决大学生迷茫心理问题,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分别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浅析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淑 《科教文汇》2009,(20):73-73,103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凸显出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误区,阐述了适应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  相似文献   

8.
牟珊珊  梁肖 《内江科技》2011,32(5):84-84
通过对山东师范大学部分学生体育锻炼的抽样调查及相关数据分析,揭示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健康状况的真相及其相关规律,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着手,为大学生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疏导是在遵循大学生心理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以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通过平时的思政课或是课堂教学的渗透,关注和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该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心理疏导内容、人文素质、深入程度、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网络平台更新知识、优化心理疏导方法、促进人文关怀和实施队伍的有机整合等方面促进心理疏导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曾霞 《科教文汇》2021,(13):166-167
大学生心理疏导是在遵循大学生心理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以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通过平时的思政课或是课堂教学的渗透,关注和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该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心理疏导内容、人文素质、深入程度、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网络平台更新知识、优化心理疏导方法、促进人文关怀和实施队伍的有机整合等方面促进心理疏导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地方院校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对728名地方院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占总数的65.385%;女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男生;本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专科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均显著低于理科生和艺术生。结论:地方院校应针对大学生的性别、学历、年级和学科等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李俊茹 《科教文汇》2014,(4):187-189
目的:分析地方:校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对728名地方: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占总数的65.385%;女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男生;本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专科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均显著低于理科生和艺术生。结论:地方:校应针对大学生的性别、学历、年级和学科等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与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研究新生心理资本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是否担任班干部在心理资本自我效能感因子上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且在学校适应多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新生的心理资本与学校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乐观、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是学校适应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与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研究新生心理资本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是否担任班干部在心理资本自我效能感因子上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且在学校适应多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新生的心理资本与学校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乐观、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是学校适应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5.
杨光 《科教文汇》2008,(24):32-33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各种价值观的多元化、各种新兴事物和新观念的冲击,都对高校就读的大学生产生影响。面对“冲击”,大学生出现了各种不适应和困惑,心理问题尤为突出。文章从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入手。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舒 《科技风》2012,(24):267
大学生的心理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角色的适应.大学生经历着生活环境、学习、人际关系的显著改变,这种现实要求他们同时努力进行角色改变,以适应以后社会的生活、学习和人际环境.在改变角色时,有些大学生可能会产生角色改变障碍问题.这些需要高校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更是复杂多变,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须针对形势的变化,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格的健全及素质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高校不容忽视的问题。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以进一步树立大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自我教育意识是非常重要。应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成长质量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可是现在随着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针对大学生中存在心理困惑、心理障碍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及对策,促使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以旺盛的精力、积极进取的心态去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  相似文献   

20.
张文静 《科教文汇》2008,(14):44-44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高校不容忽视的问题。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以进一步树立大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自我教育意识是非常重要。应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