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言桐 《中国教师》2013,(Z2):41-41
坚持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要想提高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在任何一门功课中都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育,确实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注重了学习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我认为要想要学生成才,必须想让学生成人。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应用题的教学,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问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基础教育必须转变观念,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寓素质教育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在课堂中渗透品德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还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加强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数学教育研究的努力目标是“数学素质教育”。数学素质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上。中学数学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教学中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能力。那么素质教育如何走进课堂?今天,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金钥匙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素质,本文针对其薄弱环节,结合数学教学实际,提出了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新教学观念等的方法和措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实践中体会、感悟和总结,把学生带入愉快有趣的学习境界中,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提高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5.
庄志辉 《考试周刊》2013,(15):74-75
<正>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从90年代起,我国中小学逐步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这就对学科的教学与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数学教育要求教师让学生不仅要"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不仅要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因此,在现代教育思想下,需要对数学再认识,积极培养数学兴趣,全面提高数学素质。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形:认为重难点的地方层层细化,条分缕析,结果学生印象还是不  相似文献   

6.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要以学生的"学会学习"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充分意识到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要在这一阶段中着眼于对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新课标改革后的发展方向,是提高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有效的提高民族素质的方法手段。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充分的将教育的育人功能展现出来。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体现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因此,本文针对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素质教育谈点看法,以抛砖引玉吧。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而注重创新正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新课标的理念提倡教育要从传统的教学中走出来,教师要担负起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重任。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教育、接受式学习,要解放自己的学习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在探究中提升创新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教师素质教育是否到位的一个标尺。在多年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藉此和同行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9.
尹兵 《考试周刊》2012,(56):46-47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数学素养"在我国数学教学大纲中首次被提出,标志着我国的数学教育将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对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整体素质教育观,把握好中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在重视数学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以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张瑞芳 《学周刊C版》2010,(6):201-201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人们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数学素质教育就是指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发掘其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数学课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教育厅葛道凯厅长认为:"适合的教育"是因材施教的另一种表述,是素质教育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教育现实解释的特别强调的一个方面,也是破解素质教育难题的一个切入点。小学数学的学与教要尊重学生思维的差异,数学教学既要通过课堂调控发现学生的差异,又要通过课后辅导来解决差异。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来说,"适合的数学学习"就是要尊重学生思维的起始点,点拨学生思维的生长点,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从而获得不同的、积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崔红玉 《新疆教育》2012,(15):80-81
如今,素质教育是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素质教学的提高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方法和思维方式,从而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和融入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的必备良方,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使学生收获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不断地提升个人能力和素养。高中数学学科是高中课程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相对来说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切实提升学生能力,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高中生的素质有很大意义。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传递知识的桥梁。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始追求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一种新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育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想,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眼睛"吸引到数学教学的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教育正从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育向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应被每位数学教师重点关注。教师应分析当前数学教学的现实状况,掌握指导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应遵从的原则,加强学法指导,正视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差异,真正让学生学中有思、思中有变,持之以恒,真正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习效果的能力。我在教学中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突破口,把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做到"会学",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方位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初为人师,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上都经受了一定的锻炼,感触颇深,现就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谈一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初中数学教学多在课堂中进行,如何有效把握课堂时间,合理地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于整个课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是实施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数学素质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要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基础相对薄弱、数学素质较差的学生,他们认为数学太抽象难学,枯燥无味,因而缺乏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并逐步发展成为数学学习困难的"学困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转变数学"学困生",让他们脱困乐学,既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笔者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素质教育谈几点看法。一、在教学中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只有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