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务犯罪立案难是指在存在较为明显的职务犯罪嫌疑信息的情况下,检察机关也难以进行立案侦查或不能及时立案侦查.职务犯罪立案难有制度上的原因,主要是:检察机关缺乏独立性;刑诉法规定的立案条件不合理;检察机关与纪检监察机构配合不够.解决职务犯罪立案难问题,需要加强检察机关的独立性,在法律中规定合理的立案条件,加强检察机关与纪检监察机构的沟通与协作.  相似文献   

2.
现行法律关于立案监督的规定存在逻辑意义上的矛盾,公民的"人权"难以得到有力保障,不利于立案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违法行为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必须明确赋予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的职权,并实行侦查机关立案报备制度。  相似文献   

3.
现行法律关于立案监督的规定存在逻辑意义上的矛盾,公民的"人权"难以得到有力保障,不利于立案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违法行为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必须明确赋予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的职权,并实行侦查机关立案报备制度.  相似文献   

4.
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立案监督是通过检察权对立案权的有效介入,实现对刑事立案权的理性制约。结合刑事立案监督工作实践,分析我国检察机关刑事立案监督工作在法律规定、监督程序、运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检察权的性质和特点、司法实践的要求等方面阐述了完善刑事立案监督的必要性。并就如何从法律机制,保障措施机制及内外部制约机制上完善我国的刑事立案监督制度提出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5.
为凝聚反腐败合力和提升反腐效率,监察机关可同时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启立案程序,即监察立案“一体化”模式。但仍存在监检衔接不畅、被调查人权利缺乏保障、证据和事实的认定存在衔接困境。因此学界提出“二元化”立案模式,在监察立案程序之外另设刑事立案机构,通过程序分离的方式保障人权和促进监检衔接。但此模式也存在非适配性和降低反腐效率的问题。为在“一体化”立案模式固有优势下,进一步保障被调查人的权利和促进监检衔接,监察立案应采取“折中二元化立案模式”,采取形式立案模式,构建梯度性的监察强制措施和出台监察程序法,以促进监察立案制度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6.
程序保障与司法为民作为立案登记制度的价值追求必须在法院的立案工作中得到贯彻,但当前该制度无论在立法层面还是司法实践层面,均与其制度设计的初衷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为此必须推进对现行立案制度的改革,在《民事诉讼法》中对立案登记制度进行规范性指引,以起诉要件为民事立案的标准,落实检察监督制约机制。对于当事人诉权与法院审判权价值取向及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衔接等关联问题也必须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进行妥善处理,从而彻底解决"立案难"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立案登记制度既为民众开辟了更为有效的通过诉讼寻求纠纷解决的道路,同时也为恶意诉讼打开了方便之门。恶意诉讼防治首先应当知悉恶意诉讼的多样性特征,协调立案登记制度在应对恶意串通的虚假诉讼和妨碍逃避执行中的作用,为司法改革寻找适合的协调适用方式。警惕立案登记制度适用时可能存在的案件信息泄露风险,并就可能出现的信息泄露主体予以明确,通过对相关法律规定的探索寻求责任承担方式。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以立案登记制代理立案审查制,真正实现立案登记制需将实体判决要件移出立案审查环节,改为仅对诉状的形式要件进行审查,以此真正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同时必须明确,立案审查制改为立案登记制绝不是简单地回避审查,立案登记制也还需对诉状的形式要件等内容进行审查,同时法院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格式化诉状的适用。至于补正告知程序,当事人提交的诉状和材料不符合规定的,法院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在指定的期限内补正,同时应履行"释明"义务。  相似文献   

9.
在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三大顽疾中,立案难因其处于关口位置而产生着特殊的消极功效。在此形势下,新《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立案登记制应运而生,在运行之后,立案登记制对行政诉讼产生的影响、运行的效果、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都亟待研究。通过对592起案例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存在诉讼矛盾回弹并转化为信访矛盾,纠纷并未得到真正化解,即以裁判方式突变成为对抗案件井喷的挡箭牌、立案难的问题逐步演变成"立案易,审理难"、诉讼矛盾大量转化为信访矛盾,形成"矛盾栓塞"等问题。解决以上问题要全面深刻把握改革意见的内涵;以完善的审前程序为基点,规范立案—庭前审查—审理流程,疏通矛盾化解栓塞,健全配套机制;大力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二庭成立起,各省从高级法院至基层法院相继成立了立案二庭。文中以云南省 W 市人民法院立案二庭为实证分析对象,发现自其成立以来,预期职能与实践职能间产生极大的脱离。立案二庭的预期职能主要是涉诉信访、再审立案与判后释明。而实践中由于法律规范的模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诉前咨询有巨大的社会需求空间,导致立案二庭的职责模糊,其职能逐渐转变为提供诉前指导与咨询。未来立案二庭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明确其定位,厘清其职能并下放再审立案管辖权。  相似文献   

11.
《嘉应学院学报》2017,(1):57-61
立案登记制以后,案件数量大幅提升,相比之下法院案多人少的局面更加被动。如何应对庞大的案件增长与捉襟见肘的司法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矛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显然网络科技的发展为这一矛盾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实践中,网上立案工作正在进行时,在取得了很多有益经验的同时,也有诸如主体限制、受案类型不统一、再加上起诉条件的不明确等始终存在影响试点经验推广的困境,这些问题的克服无疑是网上立案所回避不了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受贿罪立案依照贪污罪以5000元为标准。根据1999年《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4000元以上情节较重的也予以追诉。以数额作为受贿罪的主要标准存在易惹争端、不符合刑法基本原理、不利于司法操作以及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稳定性等缺陷。与贪污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采取相同的立案标准也不符合受贿罪的罪质与特征。因此,应当取消具体立案数额标准,依据《刑法》第385条关于受贿罪行为犯的内涵,采取非量化的立案标准。  相似文献   

13.
立案是诉讼程序的开始,是进入司法途径的门槛.我国的环境侵权民事诉讼立案存在不少问题,它使得我国的环境司法进程受阻,应当完善我国环境侵权诉讼立案制度,以更好地完善与推进我国的环境司法.  相似文献   

14.
立案条件是立案阶段的核心问题,它不仅涉及立案标准的把握和追诉范围的确定,而且对立案阶段目的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也将具有直接影响。本文从分析现行立案条件的缺陷入手,找出现行立案条件在事实和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网上立案是最高人民法院在本轮司法改革中推出的一种立案程序,是电子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立案切实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对于当事人诉权的保障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司法实践当中,网上立案存在名实不副、对基层人民法院重视程度不够、与现行民事诉讼法具体规定存在冲突等问题,由此网上立案程序需通过完善网上立案平台及配套服务、处理好与现行立法的衔接、转变当事人诉讼观念等举措,从而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立案条件是立案阶段的核心问题,它不仅涉及立案标准的把握和追诉范围的确定,而且对立案阶段目的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也将具有直接影响。本文从分析现行立案条件的缺陷入手,找出现行立案条件在事实和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是破解“立案难”的重要举措,也是司法改革的重点之一。由于《行政诉讼法》整体法条设计未体现立案登记制的本质与内核,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对案件加以实质审查的现象依然存在,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存在审查程序明晰不够、起诉条件界定不清、保障措施有待完善等问题与不足。通过对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的实质意涵和构建模式的考察,提出了细化立案登记制审查程序、限定行政诉讼起诉条件范围和健全立案登记制保障机制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立案工作特点,结合对诉权的尊重和保护,通过我国的起诉和受理的现状,探讨关于初审立案的两种不同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实施三年有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政诉讼领域长期存在的"立案难"问题。但是,其存在起诉要件的文本逻辑失范、立案审查标准不明确、滥用起诉权行为的防范缺失的现实困境,现行制度仍然无法摆脱行政纠纷立案受理过程中实质审查的窠臼。对此,需要探寻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的实质意涵,以实现起诉要件的低阶化回归,从正当化改造的可行路径推动立案登记制的规范运行,并构建相对集中审查机制和规制滥用诉权,释放立案登记制度的潜能。  相似文献   

20.
民事立案,作为民事诉讼程序的起始环节,其设置是否科学,将对当事人的诉权能否保护、其实体权利能否得到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对我国现行民事立案制度中立案条件、立案程序及其现实性等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民事立案制度在理论上绝对化了实体权利对诉权的决定作用,逻辑上颠倒了结论与条件的关系,违反了诉讼的一般运行规律;在程序上与民事诉讼的一些基本原则、精神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脱节、相背离;在实践上不具有现实性。因此,民事立案应改实质审查为形式审查,并进行相关的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