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课本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书中有许多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漫画、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等.这许多图、画、表和照片,大部分插附在课文之中,小部分则附在课文之前或课本之后,总称为课本插图.它是组成地理课本的有机部分,也是地理课本从内容和形式上区别于其他课本的最明显的特征.课本插图,它既是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又是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地理课程改革,一定要注意图文结合.  相似文献   

2.
地理课本最明显的特点之一 ,就是书中有许多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漫画、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等。这许多图、画、表和照片 ,大部分插附在课文之中 ,小部分则附在课文之前或课本之后 ,总称为课本插图。它是组成地理课本的有机部分 ,也是地理课本从内容和形式上区别于其他课本的最明显的特征。这是地理学科的特点所提出的要求 ,地理课本必须要有大量的地理插图 ,才能更好地完成地理教学所担负的任务。课本插图 ,它既是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 ,又是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 ,它既要起“教具”的作用 ,又要起“教材”的作用。概括起来 ,课本…  相似文献   

3.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构成这篇课文的字、词、句、段是有机组成部分。要读懂一篇课文,就必须抓住课文的整体结构,强化部分教学。我认为: 一、抓审题,着眼于整体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它不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中师地理教学的"五环三扣"法的"五环"是指中师地理教学的五个环节,即"预习·思考·提问·精讲·训练"等五个环节,"三扣"是指中师地理教学过程始终要扣紧"课文·插图·练习".它们是中师地理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陈伟 《地理教育》2014,(11):25-26
正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1册)》设计的"案例研究"版块位于每一节的正文后,"案例研究"有的是对课文系列具体内容的深化,有的是对所学内容的具体应用,或者是对课文系列的补充。因此,严格来说,"案例研究"也是课文系列的有机组成部分。"案例研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体现了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三大学习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本以其崭新的理念、丰富的内容、新颖的结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课本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地理图表、照片、漫画及景观图。它们大部分插附于课文之中,小部分则附在课文之前或之后,总称为课本插图。插图是地理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本密切配合,发挥着课文、地图册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也是地理课本从内容和形式上区别于其他课本的最明显的特征。课本插图载有丰富的地理信息。基于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广阔,而同学们活动范围小、见闻有限,利用插图就可以帮助你们建立完整、清晰的地理空间概…  相似文献   

7.
强化活动课文是地理新教材的主要特点。在活动课文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与新课程教学理念发生冲突。活动课文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现代教学思想、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标将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德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挖掘课文中的人文性,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注重教学"形"与"神"的有机结合。一、新课改背景下地理教学的"形"这里所说的"形"是指教学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节课的骨架。要想使地理教学富有实效,教师  相似文献   

10.
地理活动课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中的一次结构性改革,它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实施方式,构建更加开放的地理学习环境。新课程每单元均有活动、探究设计,与本单元主题密切联系,是课文学习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实现了活动与地理的有机结合,构建了地理“活”、“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课文阅读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有时候是可以穿插"课堂智能练习"的。其目的在于对课文进行"助学助读"。这种智能练习一般用于语言学习,或积累,或辨析,或运用;这样的活动能够将学生诗意地带进课文之中,能够充分利用课文文本的训练价值,能够体现教师注重语言教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由课文、图像、活动、阅读四部分组成。其中"活动"部分让学生通过不同活动的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对地理现象或事物的探究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通过探究性学习过程,增强学生地理素养。本文以日本为例,探讨"活动"内容的教学。一、"活动"内容根据教材设计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内容为区域地理。教材从认识大洲、认识地区及认识国家三个角度编写,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学习与  相似文献   

13.
人教社2012版初中地理教材内容大体由四部分组成,正文、阅读材料、图表和活动,增加了“活动课文”比例.“活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思考题、练习题等,通过“活动”将正文、阅读材料和图表等内容串联起来,“活动”成为教学内容组织的重要形式.“活动”课文和传统课文有机组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活动”被设计成一个个探究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独立或合作完成活动过程,最终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赵燕 《地理教育》2014,(10):18-19
正人教社2013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与以往教材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活动板块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七年级上册为例,全书共设计39个"活动"板块,约占课文版面总量的30%。这些"活动"内容是培养学生地理技能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如何开展活动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一、活动教学的理论指导活动教学法,即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完整的地理教材,是由课文、图象和作业三大系统的有机结合构成的。多年来,课文和作业系统在教学中一般比较重视,而图象往往被视为附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现就地理教学中如何利用图象发展学生的智能谈点初浅的看法。 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具有广阔性和遥远性,对许多地理事物,人们很难直接感知,只能借助地图的再造形象,形成表象,产生联想,获得对事物较全面的认识。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或运用地图,把广阔而遥远的地理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地理要素间在地理位置上的相互关系、地理分布和地区差异等情况表现出来,便于进行综合联系和地区差异性的分析。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地理知识,又能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叙事与感悟有机结合,二是叙事过程中插入了不少细节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两位教师均能根据课文表达上的这两个特点来设计教学。一是"事"与"理"结合。引导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不"孤立",而是与"事"有机结合,或在"事"中渗透"理",或以"事"  相似文献   

17.
郑州市初中地理开展新课改实验已经10余年,反思新课改以来的教学行为,特别是课堂,笔者感到基于有效、高效课堂之上的魅力课堂才是地理课堂较高层次的追求.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什么是魅力课堂、如何打造魅力课堂. 一、什么是魅力课堂 魅力地理课堂上能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最大程度激励学生参与地理课堂.魅力课堂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1.符合新课改要求 魅力课堂要求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着眼于学生的学情,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和探究活动开展,着眼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符合新课改标准.这是魅力课堂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随课微写作旨在改变当前语文教学高耗低能的实际情况,改变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张皮的教学现状,着眼于教学由教读型向练能型转变。传统教学是以提问和讲解为主的面面俱到的教读型教学,而练能型课堂侧重有所取舍地选点练能,其推进教学的方式是大板块的、任务导练式的,注重对学习结果的展示。具体做法是: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深读课文,选点练能;在练能点上展开练读或练说活动;进入预设的练写点。  相似文献   

19.
活动性课文是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材内容表述的基本形态,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叙述性课文有着极大的差异。文章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出发,以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为例,从情境导入、知识窗、活动、单元活动四大学习栏目研究活动性课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叙事教学法"是关于语言教学的一种思路或理念。它主张在外语教学中运用叙事化手段,将教学的某一过程及教材(一篇课文或一段材料、一个语言点、一个语法或语言教学项目等)尽可能以叙事的形式设计和呈现,营造出一个真实的情境或可能世界,使学生在身心方面最大程度地投入学习情境,充分而协调地发挥语言、情感、想像、创造等心智能力,在这种生活化或艺术化的认知活动中"习得"语言。同时,"叙事教学法"又指一种教学的方法或方式,还包括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它是Approach、Method和Technique有机融合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