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刘萍 《学语文》2009,(5):33-34
经典似乎应该是远离尘嚣、供人顶礼膜拜的,于是,面对经典。我们习惯并期待着沐浴在一片清雅而神圣的光泽当中,暂时忘却俗务的侵扰。然而,经典终究是丰富多彩的,小说集《为了一夜的爱》就以其突出的“情色。特征,给我们展示出经典的另类风采。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在喧嚣的世间奔波忙碌,渐渐疲惫麻木时,什么能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心灵?读书是个不错的选择,它能催生心灵的感悟。有了感悟,就不会寂寞孤独,因为心灵上的震撼是生在内心深处的永不熄灭的火焰,使心灵永远地拒绝冰冻。读书的意义,就在此。读书并领悟书中的智慧与精彩,能使入学会用微笑传递情感。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在教师中积极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相似文献   

3.
轻轻合上这本《老人与海》,不禁思绪万千,我的心早已随着这本书飘到那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这本书,使我对生活更充满了信心和勇气;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相似文献   

4.
看完《边城》,仍然觉得浸蕴在一泓清澈的春水中,水水的,带着江南素有的一丝忧郁气氛慢慢氤氲……应是春末了吧!透过沐浴的5月的斜风细雨似乎已嗅到了一点6月中夏雨欲来时闷人的热和闷热中的寂寞。只是哀伤却不痛,很平静,默默的……似乎一切悲剧的发生都很顺其自然,如落花依偎水面随着水慢慢流逝。流走了只给有心人留下默默的哀伤和淡淡的寂寞。因为与水有着太多太多的关系,于是故事中的哀乐,于是记忆中的酸甜全都是湿湿的。天保的意外失足,傩送的迷惘逃避,老艄公满怀遗憾的死去,翠翠无谓的等待等等,就连那诗般的青山绿水和维系整个故事的渡…  相似文献   

5.
李梓维 《下一代》2011,(2):18-18
中国有着传承五千年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已经成了她的代言。而今,让我们一起走进南唐,认识和了解一位悲情帝王——李煜。 从古至今,想当官的不少,回望历史,有多少人身披血雨腥风坐上了那不过三尺的龙椅。可就是有这样一个人,偏偏不想做皇帝——他就是李煜。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那么《青春之歌》中的爱情描写则赋予了爱情常新而持久的魅力。根植于不同时代的爱情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习惯流连于现代唯美爱情的读者们触碰到抗战时期的革命爱情时,不觉为之一震。  相似文献   

7.
于唯 《吉林教育》2009,(6):95-95
《孩子,你慢慢来》是龙应台写的一本关于她的两个孩子成长的散文集。龙应台被称为是“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她的文章一般都是万丈豪气的,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是万丈深情。这本书,决不是作家的作秀,而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更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做不思索的热爱”。  相似文献   

8.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是一部著名的美学论文集,认真读来发觉它更像是一本优美的散文集,字里行间流露的全部是宗白华先生对美的感悟。读它如品茗,细腻而不乏深刻,犹如泉州南音,悠扬缓慢,使听者浮躁的心趋于平和。本文主要通过书中"美从何处寻"、"空灵"、"净化"等方面,对南音美学进行了的几点思考,惟愿作散步之谈。  相似文献   

9.
在我房间的书柜上,陈列着许多的书,有中国的四大名著,有外国的《鲁滨逊漂流记》,有沈石溪的动物系列……这些都是我的宝贝,平时只要我一有空,就会与它们作伴,与它们亲密交谈。其中,我最喜欢看的就是《三  相似文献   

10.
以“诗佛”称的王维,一生习佛,写下了大量以禅入诗的作品.特别是他的山水组诗辋川二十景,处处流露出许多似有若无的佛光禅影,通过景物风光隐寓禅意,构成了一个空灵、寂静的世界,衬托诗人超逸、高妙、不为物扰的内心,传达出他闲适、寂静、空灵、自如的心境.予人无限感悟。  相似文献   

11.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是张九桓先生对“俯仰”的读解。俯仰之间,诗人信手拈来素材,才思敏捷,诗情流淌,怡然得诗。厚重的青山在他骨子里埋下了诚挚务实的诗意;世界各地的山河景观激发了他雄壮热烈的诗情;多姿多彩的外交生涯,牵动了他那颗百转千回的诗心,诗人感受着脚下每一寸土地的呼吸与悲喜,俯仰之间,吟唱出一首又一首动人的诗篇。  相似文献   

12.
<正>窗外是临近傍晚的黄昏,一方斜斜的夕阳洒进了我的书房。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蝉鸣声,我又翻开了《昆虫记》,这本书充满了童真童趣,内容精彩纷呈,让我爱不释手!我好奇地跟着法布尔的脚步,随他一同漫步于大自然之中。耳畔,鸟儿唱起了歌谣,眼前,蝴蝶跳起了圆舞曲。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和记录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征,透过他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仲要 《中文自修》2009,(10):30-31
这是英国人彼得&#183;梅尔写的一部散文集。 读了他的作品后,有不少读者会对他在书中所描绘的普罗旺斯的生活如痴如醉,人们甚至从世界各地前往那里,寻找体验书中所写到的美景、美食……  相似文献   

14.
白薇 《文教资料》2013,(12):88-89
庄子的生活环境使其放浪形骸,达观自得,其作品弥漫生意盎然的自然之美感。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使得他考虑个体生存论意义,探讨现实人的价值和幸福。他的理想价值的构筑主要体现在他对当时思想界的现实弊端的无情批判。庄子思想是对现实世界的无言反抗,其表现为通过个体自我逃逸社会属性而固守自由自在的自然本性。  相似文献   

15.
最是读书滋味长。那悠长的回味,萦绕于眉间唇边,更倾注于字里行间。一次偶然的机会,翻开程然的《一心一意来奉茶》,立刻感受到一脉淡淡的茶香,顿觉神清气爽。童年时自己也喝过茶,却没有作者那样的感悟。那是一次偷喝爷爷的茶的经历。记得那茶苦得够呛,  相似文献   

16.
正偶尔浏览周国平先生的博客,发现他写的文章大多富有哲理。跟着他的美文,我们可以静心读社会、读生活、读人生、读自己的心灵,的确是一种享受。《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一本散文集,几乎汇集了他1984年以来发表的全部散文。里面分12辑共80篇文章,每一篇散文都让人觉得扣人心弦,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执著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每一篇散文都是他的沉思,从中可以看出,周国平对生活充满激情与热爱,对人生充满睿智与希望。做一个守望者,守望快乐和幸福,感受美好生活当下,"你幸福吗"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追问。周国平先生认为:"世人常把善终视作幸福的标志,其实经不起推敲。若从人生终结看,善不善终都是死,都无幸福可言。若从人生过程看,一个人只要痛快淋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上海的印象,还是停留在上世纪初的30年代。 十里洋场,灯红酒绿,老式的黑铜色汽车有着大大的车前灯,电车叮叮当当地驶过,夹杂着报童清脆的卖报声。歌女们身着旗袍,在那个暧昧胭红的天空下唱出一季繁华,一生凄凉。这注定是个没有夜的城市。  相似文献   

18.
正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第九章《道德经》第九章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说:水碗已盛满,不如停止下来。捶打金属使它尖利,难保长久,必遭挫败。金玉满堂,没有守得住的。富贵而骄傲,自己招灾。功成业就,退位收敛,是合于自然规律的。  相似文献   

19.
无为之治也可以用到教育管理上。教育只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的规律(即是道),教育局长应该放权给学校,局长的无为而让校长有所为;校长要放手让老师改革创新,校长的无为酝酿出老师的新鲜经验。家庭教育也是这样,父母事事都包办代替,孩子的能力就难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低下地方,所以最接近"道"。"上善",最好的善、第一流的善;"若水",像水一样。老子的话,似乎与我们接受到的教育不一样。我们受到的教育往往是叫人要坚韧,要刚强,要宁折不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