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晚 《兰台内外》2010,(6):52-53
1924年,冯玉祥搬师北京,将溥仪逐出紫禁城并修改《清室优待条件》,使溥仪彻底沦为平民百姓。面对社会各界“杀了溥仪”的呼声,反对帝制的急先锋冯玉祥因何保全了溥仪的性命?省社科院研究员、溥仪研究专家王庆祥详解——  相似文献   

2.
2011年,辛亥百年,热闹了一番,纪念了一番,出版了不少有关的书籍。人们认为,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功绩是,推翻了大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所以,结束帝制也就成为纪念的重点,书写的重点。书出了好几本,  相似文献   

3.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在鹿钟麟的大炮威胁下,11月5日,溥仪告别了这个满清王朝占据260多年的宫廷.从此,他永远地结束了在清宫的皇帝生活,从高高的云端坠落到了凡尘人间,从贵为天子的万岁爷变成一介"平民". 寓居天津 1925年2月24日,在郑孝胥和日本人的策划下,溥仪经北京东交民巷日本使馆,化装成商人,由北京前门车站乘火车匆匆逃往天津,落脚于旧日租界张彪之宅——张园.这天正是旧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溥仪选择这一天,是期盼将来重新回到北京,恢复大清祖宗遗业.1929年张彪去世后,张家派人向溥仪收取租金.无奈,同年7月2日,溥仪被迫迁居乾园(今鞍山道70号).  相似文献   

4.
陈晓东 《历史档案》2000,(2):111-115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共和制的中华民国,功垂史册。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在辛亥革命的高潮中,中国的政体骤然改换,仔细审视一下历史,其中亦有一个嬗变过渡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1942年,伪满洲国成立10周年,南京的伪中华民国不能不有所表示。于是,5月4日汪精卫率领代表团访问伪满洲国,以示恭贺之意。30年后仇人相见溥仪与汪精卫两人素有世仇。说家仇,是汪精卫曾经冒死刺杀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说国恨,是汪精卫曾经是辛亥革命的领袖人物。  相似文献   

6.
徐立 《出版史料》2011,(4):93-96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反动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我国延续两千馀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然而,革命果实很快为政治野心家袁世凯所篡夺,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人民遭受苦难,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继续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这时的上海,由于江浙雄厚经济实力的拱卫,租界的特殊地位,中外交往的地区优势,逐渐成为革命的重心。就在这时,一批旅居上海,曾经参与革命的画家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在上海创办了《真相画报》。  相似文献   

7.
1912年2月12日,农历腊月二十五日,离辛亥年结束还有5天,南方已是春风拂动,京城仍然寒风料峭。这一天清晨,隆裕太后携6岁小皇帝溥仪在紫禁城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见仪式,颁布了退位诏书。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仅仅4个月的时间,大清帝国就彻底灭亡了。  相似文献   

8.
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之一就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创建了"中华民国",使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对于清王朝的崩溃,史学界普遍认为主要的导火索有两个,一为四川保路运动,一为武昌起义,其实纵观历史的发展,这两件大事并没有使清王朝立刻土崩瓦解。已成强弩之末的清王朝在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后,依然把持着中央政权,在以良弼为首的宗社党的支持之下反而来势汹汹,似  相似文献   

9.
张宝申 《北京档案》2011,(10):18-19
百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步入了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新时代。北京作为千年帝都,虽然是封建势力和封建习俗观念的顽  相似文献   

10.
吴强 《云南档案》2011,(10):7-10
<正>一百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于中国近代历史具有深远的意义,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近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从此终结,古老的中国从此走上与既往完全不同的道路。然而这场社会的变革却非始于辛亥革命这个爆发点,或者说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自那场著名的鸦片战争,就已经开始在孕育了。辛亥革命的发生正是这一社会巨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和社会变革,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在中国的统治,极大地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打开了中国通向现代国家的大门,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篇章和转折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