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诸多人的眼里,澳门意味着赌彩。多少嗜赌成性前瘾君子带着一枕发财梦,来到澳门。在大大小小的赌场上一掷千金.一夜间的暴富和一夜间倾家荡产的故事.不新地在澳门演绎.对那些染上赌瘾的官员来说,此地也是其仕途的终点,也难怪,借大中国.这是惟一赌博合法化的地方;对赌君子而言,澳门俨然是其“用武”胜地。  相似文献   

3.
印象云龙     
杨湛 《大理文化》2012,(11):73-77
寓居大理,前后也有二十余年了,其他县都去过,就是没有到过云龙。壬辰正月初四,与妻儿驱车,欲取道云龙、兰坪到剑川马登。下高速,至漾濞跃进,便走上了至云龙的二级路,新修的柏油路平坦宽阔,车少,路沿顺濞河往西北,过黄莲铺、永平北斗,到团结乡,已是云龙地界。穿隧道后,一路下坡,至谷底,一片楼群,数条街道,是为云龙县城。云龙县城坐落于溉江河畔,沿河建城,四山围聚,所在清秀,窃以为,有山有水,便是好地方,云龙山水俱备,幽静窝严,因白族聚居,斯文一脉,自古亦然。  相似文献   

4.
里燕印象     
旅日水墨画家里燕正在筹备2006年秋于北京中国美术馆的个人画展,希望我为其写点儿字。承蒙里燕厚爱,我虽嗜画如痴,却从未习作,亦无精研,谈艺惟恐不着边际,只能谈谈画外与画中的印象里燕。[编按]  相似文献   

5.
北欧的秋天让圣彼得堡绽放出一年四季中最动人的姿容,天湛蓝、云雪白,乍凉还暖的微风拂净了古都每一个角落。那一座又一座古香古色的城堡宫殿和艳丽如初的皇家花园,像洁净多彩的琥珀,镶嵌在波光万点的涅瓦河畔和三角洲绿荫的怀抱中。在这满城的美丽中,我轻轻采撷着俄罗斯城市化的绚丽花朵。  相似文献   

6.
陈可之印象     
名油画陈可之的艺术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给我的印象是不善言辞的老实人,激情澎湃的艺术家。他的油画艺术积淀深厚,气势恢弘,是当今画坛不配中多得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7.
四月 初入诗经 牡丹开得小心谨慎 秦汉明月里  相似文献   

8.
牧雨 《大理文化》2013,(10):61-61
沿旧时光挤进大理瘦削的命运 风上窜下跌送来朝珠花潸然的香影 我弹响古城柳下的小路  相似文献   

9.
赵云 《大理文化》2012,(3):84-87
早在1000多年前,大理古城就已是南诏和大理的都城了。中国历史上一些有名的典故,如:“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元跨革囊”等都与它有关。  相似文献   

10.
牡丹与“国花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士琦 《寻根》2001,(1):79-80
牡丹花艳丽多姿。雍容华贵。为国人所喜爱。今有尊之为“国花”的。然而这“国花”之称实际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1.
雷双印象     
认识雷双有段时间了。读雷双的画册,看雷双的画展,听雷双阐释,总有一种激情强烈地感染着我,并每每有诉诸笔端的冲动。然而,每当伏案执笔时间,才发现这位女画家的艺术世界竟那样地浩瀚、深邃,以我的学识功力,走进并探索雷双的艺术世界是困难的,只能漫步艺海,捡拾几只贝壳,姑且作为我对雷双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海地印象     
最近,地球上一个叫海地的国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与惦念,因为在她的首都太子港发生了里氏7.3级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3.
堪培拉印象     
2005年2月初,笔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作为语言学高级访问学只身来到了澳大利亚堪培拉的堪培拉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和研究。尽管我有着在美国学习一年多的“西方化冲击”经历,但初来乍到堪培拉,从隆冬季节突然置身于炎炎夏日,太阳转到北边,车辆左边行驶,房屋都掩映在绿树丛中,路上只见车辆,不见行人,还是着实令我晕头转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蔡云程,1929年出生于福建晋江金井塘东村。幼年的他便崭露绘画才能。当年,酷爱绘画的小云样.石板是他的画布.砖块是他的画笔.墙上的雕刻是他临摹的对象。蔡云程10岁时.为避战乱随兄长等亲友远涉重洋.移居菲律宾。长年的漂泊并未中断蔡云程自幼养成的作画习惯。他不懈地努力.受到东南亚知名画家杨赓堂的赏识.师从杨先生学习中国画。  相似文献   

15.
蓬生 《世界文化》2006,(6):37-38
凡在伦敦生活过的人,都会有一个很深的印象:作为国际大都会的伦敦,在餐饮方面也十分国际化,尤其是法式、意式、中式、印度式餐馆比比皆是,多如牛毛。就说这展示咱们中华饮食文化的中餐馆,且不说位于市中心的唐人街,哪怕在不算繁华的去处,你想寻找一家也非难事。目前在英国定居的有30万华侨、华人,而住在伦敦的就超过一半,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从事餐饮业。所以,你就不难理解伦敦中餐馆为何如此众多了。这里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伦敦的中餐馆基本上都是由来自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华人开的。这些人一般在上世纪40至70年代移居英国,当初他们…  相似文献   

16.
牛津印象     
一踏进牛津城便爱上了它。大片的赭石色建筑物扑面而来;成簇成林的圆顶尖塔目不暇接;哥特式教堂、学院、修道院前呼后拥,争相媲美。满墙满壁满街道的历史文化艺术;满天满地满氛围的庄严神圣和美。  相似文献   

17.
张强印象     
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旅日华人画家里燕介绍,认识了同在日本东京的华人油画家张强。在曾经积贫积弱的年代,以强为名不少,更何况与一个中国大姓结合,我的朋友中就颇有几位张强。然而,这个普通的名字与这位儒雅的艺术家结合的时候,竞发生了那样不平凡的经历。我的新朋友张强,在日本又称东强,现在日本从事油画创作。他的故事要从一幅表现毛泽东在书房读书的版画——《伟大导师》谈起。  相似文献   

18.
任戎印象     
艺术家任戎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弄潮美术激流中。年轻的他在海外多年放还自我艺术,像海绵般吮吸艺术精髓。近10年往返于世界各艺术胜地与中国本土的化交流中,任戒逐渐发展和完善了自己的艺术体系.建起自己的图像谱系和符号系统。在当代艺术全球化过程中,作为有中国化背景的国际性艺术家,任戎的艺术世界正在观众面前逐渐展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洛阳、菏泽、彭州三地为"牡丹"最盛的基地,人们对其赞誉有加,也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资本。然而"牡丹"因何得名,世人解说甚不统一,亦甚不可信。或谓之因"雄性之物色丹"而名;或谓之因"武则天改名"而成。仔细考察,此两说均不确凿,有必要对其得名缘由进行进一步探讨,以解"牡丹"真正得名的原因。"牡丹"又名"花王",为花中之最大者,与"花相"之"芍药"相并提。据调查,主要存在两种较为典型的说法。其一,"雄性之物色丹"说。论者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牡丹'以色丹者为上品,虽结  相似文献   

20.
徐唯辛印象     
名油画家徐唯辛本不在我的“美术家印象”系列,我写的艺术家多是功底扎实、创作勤奋、成绩卓却默默无闻的“草根”。而徐唯辛则是市场价格飙升、官场声名显赫、官拜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副院长的名人、艺术家。是共同关注的中国农民工问题,把我与他紧紧连在一起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